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5篇肝癌
  • 4篇动脉
  • 4篇动脉栓塞
  • 4篇栓塞
  • 4篇肿瘤药
  • 4篇抗肿瘤
  • 4篇抗肿瘤药
  • 4篇肝动脉
  • 4篇肝动脉栓塞
  • 3篇治疗肝癌
  • 3篇投药
  • 3篇细胞
  • 2篇减量
  • 2篇腹水
  • 1篇蛋白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选药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0篇唐文清
  • 6篇夏景林
  • 6篇杨毕伟
  • 5篇赵志英
  • 5篇陈漪
  • 5篇葛宁灵
  • 5篇陈荣新
  • 4篇翁书强
  • 4篇沈锡中
  • 3篇邹静怀
  • 2篇董玲
  • 2篇崔璨
  • 2篇张丹瑛
  • 2篇张思
  • 2篇田慧
  • 1篇黄佩新
  • 1篇徐晶
  • 1篇薛如意
  • 1篇张宁萍
  • 1篇徐晓晶

传媒

  • 5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钙离子依赖的分泌激活蛋白1在NK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钙离子依赖的分泌激活蛋白1在NK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研究发现,CAPS1过表达的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增强,提示CAPS1具有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多色免疫组化发现CAPS1分子低...
唐文清张丹瑛薛如意董玲张思翁书强沈锡中张宇清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首选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患者均为单个肿瘤。结果 2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0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2.2%、16.6%。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AFP水平是生存时间影响因素(P<0.05),总胆红素水平不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5)。24例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平均为70.5μmol/L,术后1月33.2μmol/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6)。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首选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赵志英田慧杨毕伟唐文清邹静怀陈荣新葛宁灵陈漪夏景林
关键词:肝动脉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栓塞方法、栓塞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分析血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38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中的31例(81.6%)和4例肝动脉-肝静脉瘘中的2例(50.0%)瘘口栓塞有效;介入及封堵术后无明显肝功能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联合瘘口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毕伟徐晓晶赵志英田慧唐文清陈荣新葛宁灵陈漪夏景林
关键词:肝肿瘤动静脉瘘并发症动静脉瘘肝肿瘤并发症放射学介入性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腹水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腹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水均在中等量以上。结果 4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4.0%、34.0%。白蛋白≤35 g/L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0.090,P=0.001)。有23例(52.3%)患者术后1月随访腹水较术前消失或明显减少,21例(47.7%)与术前相当。44例术后无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赵志英徐晶杨毕伟唐文清陈荣新葛宁灵陈漪夏景林
关键词:抗肿瘤药腹水
一种消化内科用腹水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腹水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片的一侧开有竖形开口,竖形开口的底部设有引流管穿孔,底部固定片上表面沿着竖形开口的开口方向依次设有弧形板、固定块,弧形板靠近引流管...
张丹瑛张宁萍朱新宇翁书强唐文清董玲沈锡中
文献传递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292例分成3组,A组伴有白细胞减少85例;B组伴有血小板减少41例;C组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66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3.0月,1年生存率72.2%;A、B和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月、36.0月和20.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7.5%和69.5%。对292例患者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2.0×109/L(r=0.657,P=0.016)、肿瘤>5 cm(r=3.175,P=0.000)和白蛋白≤35 g/L(r=0.452,P=0.000)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不是生存的影响因素。60例(20.5%)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和(或)术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用药与否对生存没有影响。介入术后1月内随访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杨毕伟唐文清赵志英陈荣新葛宁灵陈漪邹静怀夏景林
关键词:肝动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门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门脉主干和(或)一级分支癌栓的原发性肝癌。其中合并门脉一级分支癌栓者76例,合并门脉主干(包括同时合并门脉一级分支)癌栓者96例。结果 172例肝癌的中位生存期为8.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5%、22.3%、17.0%。伴有门脉一级分支癌栓与伴有门脉主干癌栓的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月vs 18.5月,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1%、15.7%、13.7%vs 39.8%、29.3%、20.3%,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AFP水平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172例患者共行377次介入,无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赵志英黄佩新杨毕伟唐文清陈荣新葛宁灵陈漪邹静怀夏景林
关键词:肝动脉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附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治疗和预后。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2011年收治的EG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EG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泻(9例)、腹痛(7例)、便血(5例)、低热(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腹水(1例);(2)EG患者中9例有过敏体质;(3)9例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明显增高,随症状缓解而下降;(4)患者内镜检查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可见黏膜散在充血、点片状糜烂、出血灶或浅溃疡,以胃窦、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回盲部最明显,活体组织检查可见大量EOS浸润;(5)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13例(81.3%)黏膜型EG的CT或消化道钡餐检查无特殊发现,2例(12.5%)肌型EG肠壁肌层受累时可见不全肠梗阻,1例(6.3%)浆膜型EG出现腹水;(6)激素为治疗EG的一线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并使EOS恢复正常;(7)本病是一种自限性变应性疾病,虽可反复发作,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EG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深层活检胃肠黏膜组织中EOS增多是诊断关键。
翁书强唐文清崔璨沈锡中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细胞
小肠间质瘤(SIST)83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3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消化道出血55例(66.3%),贫血32例(38.6%),腹痛腹胀26例(31.3%)。SIST好发部位最常见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分别为40例(48.2%)、29例(34.9%)、13例(15.7%),另有空回肠交界1例(1.2%)。螺旋CT对SIST诊断率为100%(77/77),诊断符合率为72.7%(56/77),在各项检查中最为准确。8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极低度危险性16例(19.3%)、低度危险性24例(28.9%)、中度危险性17例(20.5%)、高度危险性26例(31.3%)。术后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阳性率为95.2%(79/83),CD34阳性率为75.9%(63/83)。术后5例病灶完整切除并且病理极低度危险性患者未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未见复发;其余78例患者均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随访期内,短期服药组(≤2年)复发率为77.3%(34/44),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29/44)、31.8%(14/44);长期服药组(>2年)的复发率为41.2%(14/34),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4/34)、82.4%(28/34),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较难诊断,螺旋C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术后长期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翁书强唐文清崔璨沈锡中
模式识别受体TREM2在肝癌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模式识别受体TREM2在肝癌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具体公开用于预测肝癌患者肝癌生存及复发的生物标记物,以及TREM2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研究发现,TREM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低,显著低于正常组织;肝癌组...
夏景林张思杨毕伟唐文清苑菲菲郭梦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