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国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原体
  • 4篇小鼠
  • 3篇衣原体
  • 3篇免疫
  • 3篇呼吸道感染
  • 3篇肺炎嗜衣原体
  • 3篇IFN-Γ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禽鸟
  • 2篇鹦鹉热
  • 2篇鹦鹉热衣原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感染
  • 2篇干扰素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血管

机构

  • 9篇南华大学
  • 4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唐国芳
  • 7篇吴移谋
  • 4篇刘良专
  • 4篇徐磊
  • 4篇陈丽丽
  • 4篇李忠玉
  • 3篇周洲
  • 2篇卢兰芬
  • 2篇王绍胜
  • 1篇严海忠
  • 1篇乌汉东
  • 1篇兰海丽
  • 1篇王川
  • 1篇胡旃
  • 1篇陈虹亮
  • 1篇吕明芳
  • 1篇郑江花
  • 1篇罗锡华
  • 1篇赵飞骏
  • 1篇孙各琴

传媒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2010中国...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嗜衣原体临床株的分离鉴定与小鼠接种的初步观察
2010年
目的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肺炎嗜衣原体,接种小鼠后对其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肺炎嗜衣原体;结合吉姆萨染色、间接免疫荧光、16Sr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建立动物模型对其毒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菌株NH001和NH002被鉴定为肺炎嗜衣原体,攻击小鼠后均产生明显肺部病理改变。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出两株毒力较强的肺炎嗜衣原体菌株,为肺炎嗜衣原体相关研究提供了优质菌源。
徐磊吴移谋刘良专周洲陈超群唐国芳赵飞骏
关键词:肺炎嗜衣原体组织切片
IFN-γ抗鹦鹉热衣原体急性感染保护作用研究
唐国芳
中山地区1020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 02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核酸扩增法扩增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进行电泳并测序鉴定;阳性临床菌株通过PCR产物电泳并测序检测四环素耐药质粒tet M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23S rRNA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L4和L22以及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 A。结果 1 02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检出沙眼衣原体感染者137例(感染率13.43%),其中女性126例(感染率17.00%),男性11例(感染率3.94%),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01),感染人群主要集中于21~30岁的年轻女性,以宫颈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率最高。137株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中检出tet M基因18株,喹诺酮类gyr A-QRDR基因有83丝氨酸(AGT)-异亮氨酸(ATT)点突变耐药株10株。有4株同时存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结论 20~30岁女性人群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山地区沙眼衣原体耐药菌株以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且出现多重耐药现象,未发现大环内酯类耐药菌。
唐国芳卢兰芬罗锡华严海忠兰海丽孙各琴王娟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耐药基因
IFN-γ抗鹦鹉热衣原体急性感染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IFN-γ对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的抗感染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机体抗衣原体免疫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FN-γ(5ng/mL、25ng/mL和50ng/mL)作用于感染Cps 6BC的HeLa细胞,48h后计数包涵体数量,并观察包涵体形态的改变。2×10~6 IFUs Cps 6BC滴鼻感染C57BL/6J小鼠,于感染前、后24h腹腔内注射10μg重组鼠IFN-γ,观察小鼠体重、活动状态、生存率等一般指标,分别于感染后5d和10d处死小鼠,取肝、肺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其病理变化;并取感染后5d的肺组织,匀浆,计数其中Cps包涵体数量。结果感染48h后,Cps 6BC在5ng/mL、25ng/mL、50ng/mL重组人IFN-γ处理的HeLa细胞中包涵体数量低于对照组(包涵体数分别为(23.8±5.1)×10~6,(10±3.58)×10~6,(8.0±2.22)×10~6,(43.3±11.05)×10~6,衣原体包涵体形状不规则,体积变小。小鼠实验显示,腹腔注射IFN-γ可明显提高Cps 6BC感染小鼠生存率,并减轻急性临床表现及脏器病变。结论 IFN-γ可发挥早期抗Cps感染的保护作用。
唐国芳陈丽丽刘良专王川卢兰芬吴移谋
关键词:干扰素-Γ鹦鹉热衣原体急性感染免疫保护
肺炎嗜衣原体CPAF诱导THP-1细胞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Cpn)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hlamydial protease-like activity factor,CPAF)能否在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为进一步探索Cpn感染宿主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Cpn CPAF全基因克隆于pGEX6p-2载体上,在大肠杆菌(E coli)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去内毒素纯化柱和琼脂糖凝胶FF获得纯化且无脂多糖(LPS)污染的重组蛋白GST-CPAF.以不同浓度的该蛋白作用于THP-1,ELISA检测TNF-α吨和IL-6水平.MTT法检测经该蛋白处理后THP-1的增生或抑制作用,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DNA片段化分析、Arm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制备的莺组蛋白GST-CPAF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刺激THP-1分泌TNF-α和IL-6,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HP-1增殖;当GST-CPAF刺激THP-1细胞24 h后,能诱导细胞调亡.结论 制备的Cpn重组蛋白GST-CPAF能诱导THP-1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可能是Cpn致病机制中的一个因素.
胡旃吴移谋陈虹亮郑江花周洲唐国芳
关键词:肺炎嗜衣原体THP-1前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凋亡
鹦鹉热嗜衣原体临床株的分离与鉴定及IFN-γ抗感染作用初步研究
目的:优化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ittaci,Cps)临床株分离培养技术,建立C.psittaci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为C.psittaci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致病性和...
唐国芳
关键词:抗感染作用致病机制免疫机制动物模型
高龄冠心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究高龄冠心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发生MACE,54例未发生MACE。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对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MACE发生的主要因素中,年龄>80岁、吸烟、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饮酒、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均与MACE的发生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吸烟、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高血压、饮酒、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是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PCI术后MACE的发生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临床工作中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发生MACE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李景隆罗灿伟黄连娇吕明芳赖文娇黄颖唐国芳许启春乌汉东
关键词:冠心病高龄多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鹦鹉热嗜衣原体禽鸟株的分离鉴定及小鼠呼吸道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优化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ittaci,Cps)禽鸟株分离培养技术,建立Cps呼吸道感染的小鼠模型。【方法】从禽鸟肝组织中抽提总DNA,PCR法体外扩增Cps ompA基因,初步鉴定Cps阳性标本;同时将阳性标本的肝组织匀浆液接种到HeLa和Vero细胞中培养,Giemsa和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衣原体包涵体。将临床株扩大培养后,用2×104、2×105、2×106 IFU三个剂量鼻内接种小鼠,分别于感染后5 d和10 d处死小鼠,显微镜观察受染小鼠各脏器病理变化。【结果】采用PCR扩增Cps ompA基因,从100只禽鸟标本中检测到阳性Cps标本6例(6%),并成功地在HeLa及Vero细胞中培养出3例,且Vero细胞内的衣原体包涵体体积大,结构致密,对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宿主细胞溶解耐受性较HeLa细胞强,更适合用于Cps的分离培养及体外研究。成功建立Cps的鼠呼吸道感染模型,105 IFU是建立Cps呼吸道感染小鼠模型的适宜菌量。【结论】优化了Cps禽鸟株的分离培养技术,成功建立了Cps呼吸道感染小鼠模型,为Cps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衣原体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唐国芳陈丽丽刘良专李忠玉王绍胜徐磊吴移谋
关键词:动物模型
鹦鹉嗜衣原体禽鸟株的分离鉴定及小鼠呼吸道感染模型的建立
唐国芳陈丽丽刘良专李忠玉王绍胜徐磊吴移谋
γ干扰素抗衣原体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衣原体为专性胞内寄生菌,具有广泛致病谱,是重要的致病菌。γ干扰素在抗衣原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介导的抗衣原体感染效应机制包括耗竭色氨酸、诱导铁缺失途径以及激活一氧化氮合酶等;但衣原体也有其自身特有的避免γ干扰素干扰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综述γ干扰素抗衣原体感染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唐国芳李忠玉吴移谋
关键词:衣原体Γ干扰素免疫应答免疫逃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