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琳

作品数:17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术后
  • 4篇颈椎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胫骨
  • 2篇手法
  • 2篇手术
  • 2篇胫骨骨折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近端
  • 2篇颈椎病
  • 2篇股骨
  • 2篇关节
  • 1篇单种
  • 1篇导航技术
  • 1篇导引
  • 1篇电磁导航
  • 1篇电生理

机构

  • 17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周琳
  • 7篇匡勇
  • 6篇顾新丰
  • 5篇张磊
  • 5篇史萌
  • 5篇郑昱新
  • 5篇房雷
  • 4篇俞仲翔
  • 4篇王树强
  • 3篇李志强
  • 3篇王海生
  • 3篇冯俊涛
  • 2篇郭凯
  • 2篇沈孜良
  • 2篇詹红生
  • 2篇缪锦浩
  • 2篇展嘉文
  • 2篇常跃文
  • 2篇谈绎文
  • 1篇刘印文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URESHOT导航技术与徒手技术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效能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SURESHOT 导航技术与徒手技术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的效能.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3 例新鲜单发性股骨干骨折病例选用TrigenTAN 股骨髓内钉治疗,采用徒手技术进行动力孔锁钉,采用SURESHOT 导航技术进行静力孔锁钉.比较两种技术首次锁钉成功率、辐射次数及操作时间.结果SURESHOT 导航技术首次锁钉成功率为92.5%,徒手技术首次锁钉成功率为13.2%;SURESHOT 导航技术平均辐射次数为2.66次(2~8次),徒手技术平均辐射次数为8.77次(6~13次);SURESHOT 导航技术平均锁钉时间为3.49min(2~10min),徒手技术平均锁钉时间为10.4min(7~16min).结论SURESHOT 导航技术学习曲线短,可明显提高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成功率,减少辐射暴露及缩短操作时间.
史萌张磊周琳俞仲翔王树强匡勇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电磁导航髓内钉远端锁钉
多种模式与单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体次全切术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多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与单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护在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5~73岁,中位数59岁;病程6~72个月,中位数39个月。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无力,下肢脚踩棉花感,站立行走不稳,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障碍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进行多种模式的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模式监测。结果:术中8例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监测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出血,放置止血棉过多,导致脊髓受压而出现体感诱发电位波形异常,及时去除止血棉后恢复正常;3例因收缩压下降导致体感诱发电位波形出现异常,由收缩压升高纠正。12例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波幅出现异常,9例因术中误触神经根引起,及时调整位置后恢复正常;3例因术中吸入肌松剂干扰引起。11例肌电图波形异常,其中9例经调整手术操作后能恢复正常波形,2例经短暂观察后自行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术后运动诱发电位波形好转(P<0.05)。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后7 d后自行愈合,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神经并发症。结论:在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行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中进行多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实时了解脊髓和神经功能状态,明显降低术中损伤脊髓、神经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周琳张浩张磊冯俊涛蔡雨卫匡勇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神经电生理监测肌电描记术
四肢冰袋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肢冰袋固定套,包括:第一弹性套和第二弹性套,所述第一弹性套与所述第二弹性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套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套,所述第一弹性套及所述第二弹性套上均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冰袋插槽。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于...
陈羽匡勇郑昱新徐盛明顾新丰张磊俞仲翔房雷周琳冯俊涛沈孜良蔡雨卫王聪王树强史萌
文献传递
尖顶距与股距尖顶距对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Asian type proximal femoral nail,A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不同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和股距尖顶距(calcar referenced tip-apex distance,Cal-TAD)患者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上述两种概念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APFN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8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即刻X线片测量TAD和Cal-TAD,并根据测量结果将其分别分为<25 mm及≥25 mm两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及AO分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螺旋刀片轴向移动、股骨颈内翻塌陷或螺旋刀片向上切出、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8例患者中TAD<25 mm 119例、≥25 mm 69例,Cal-TAD<25 mm 142例、≥25 mm 46例。TAD<25 mm、≥25 mm组间以及Cal-TAD<25 mm、≥25 mm组间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及AO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AD<25 mm组6例(5.04%)、≥25 mm组10例(14.49%)发生并发症,Cal-TAD<25 mm组1例(0.70%)、≥25 mm组15例(32.61%)发生并发症;不同TAD患者间、不同Cal-TAD患者间,以及TAD<25 mm与Cal-TAD<25 mm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TAD或Cal-TAD控制在25 mm以内均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Cal-TAD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更大。
蔡雨卫冯俊涛陈羽史萌俞仲翔房雷周琳徐盛明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并发症
AAOS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指南解读被引量:23
2014年
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灾难性的并发症,是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翻修的最常见原因,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翻修的第3大原因,总体发生率介于1%~3%之间。
顾新丰郑昱新王海生周琳李志强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全膝关节置换术
AAOS《肩袖疾病临床实践指南(2010年)》解读被引量:33
2013年
肩袖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以往尸体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肩袖损伤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超过50%,近年在美国每年有大约60万人接受过肩袖疾病相关手术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肩袖疾病今后会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健康问题。
周琳郑昱新王海生顾新丰
关键词:临床实践指南肌肉骨骼疾病人口老龄化流行病学肩袖损伤
胫骨骨折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发生胫骨旋转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胫骨骨折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O)术后发生胫骨旋转不良的原因,探讨降低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6-05采用MIPO技术治疗的50例单纯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1周采用CT扫描测量伤侧胫骨旋转角,胫骨旋转角>10°(内旋或外旋)即为胫骨旋转不良。统计分析不同类型骨折患者术后胫骨旋转不良的发生率。结果 50例中内旋11例,外旋39例,胫骨旋转角绝对值为0°~18.5°(7.66±4.46)°。19例胫骨旋转角>0°且≤5°,18例胫骨旋转角>5°且≤10°,13例胫骨旋转角>10°。A型骨折中1例(14.3%)胫骨旋转不良,7例正常;B型骨折中7例(26.9%)胫骨旋转不良,19例正常;C型骨折中5例(31.3%)胫骨旋转不良,11例正常。B型骨折术后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高于A型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C型骨折术后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高于B型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胫骨骨折MIPO术后可能出现胫骨旋转不良,而骨折越复杂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越高。术中钢板应贴伏于胫骨表面,以最大限度防止发生胫骨旋转不良。
张磊房雷匡勇史萌周琳徐盛明
关键词:胫骨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打印辅助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改善胫骨旋转不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髓内钉内固定术(INT)和3D打印辅助MIPO 3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后胫骨旋转不良的程度和发生率。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80例单侧胫骨骨折患者(年龄16~60岁),不论分型按入组先后顺序依次分入MIPO组、INT组和3D打印辅助MIPO(3D-MIPO)组,每组6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9.18±9.10)、(39.28±9.23)和(39.07±10.40)岁。术后CT扫描双侧膝、踝关节层面,测量患侧和健侧旋转角并计算其差值,其差值绝对值>10°定义为胫骨旋转不良。比较并分析3组患者在治疗胫骨骨折后胫骨旋转不良的程度和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发生,个别患者伤口出现渗液经换药或清创后愈合。MIPO组旋转角平均差值为(6.85±3.82)°,其中内旋9例、外旋51例,确诊胫骨旋转不良7例,发生率为11.67%;INT组旋转角平均差值为(6.34±3.44)°,其中内旋10例、外旋50例,确诊胫骨旋转不良6例,发生率为10.00%;3D-MIPO组旋转角平均差值为(3.96±2.24)°,其中内旋8例、外旋52例,确诊胫骨旋转不良1例,发生率为1.67%。3组旋转角平均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0,P<0.01),3D-MIPO组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低于MIPO组和IN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3D打印辅助完成术前钢板塑形可降低MIPO后胫骨旋转不良的发生率。
张磊房雷陈晓史萌史萌周琳苏佳灿
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钉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117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刘印文匡勇俞仲翔王鹤歧张如明郑昱新张琥周琳周国林石印玉
关键词:颈性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定位仰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根据"骨错逢,筋出槽"评估要素合理运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从而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经评估后在椎骨错缝定位节段运用仰卧拔伸手法)30例,对照组(仰卧拔伸手法)30例。根据《脊柱推拿诊治评估技术规范》中的颈椎评估方法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评估。治疗以每周4次为1疗程,共3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12次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自身积分差值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眩晕和头痛两大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症状、体征方面如颈肩痛、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方面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最主要的两大症状眩晕与头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故根据规范系统的确定病变节段有的放矢进行治疗在短期内能更好的提高手法的疗效,从而使仰卧拔伸手法更加具有针对性。
展嘉文詹红生张开勇沈知彼郭凯周琳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仰卧拔伸手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