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峰

作品数:134 被引量:498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1篇学位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6篇政治法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1篇骨折
  • 23篇内固定
  • 22篇腰椎
  • 21篇成形术
  • 18篇椎体
  • 18篇后凸
  • 18篇后凸成形
  • 18篇后凸成形术
  • 17篇椎体后凸
  • 17篇椎体后凸成形
  • 17篇椎体后凸成形...
  • 14篇脊柱
  • 13篇胸腰椎
  • 13篇椎弓
  • 13篇椎弓根
  • 11篇细胞
  • 11篇后路
  • 9篇疏松性
  • 9篇脊柱骨
  • 9篇脊柱骨折

机构

  • 124篇苏州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苏州市第三人...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昆山市中医医...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133篇周峰
  • 67篇杨惠林
  • 22篇姜为民
  • 20篇孟斌
  • 20篇王根林
  • 19篇史金辉
  • 17篇唐天驷
  • 11篇干旻峰
  • 10篇杨炎
  • 9篇辛钟成
  • 9篇浦金贤
  • 9篇刘滔
  • 8篇刘涛
  • 8篇侯建全
  • 8篇梅昕
  • 7篇巩艳青
  • 7篇李广永
  • 7篇毛海青
  • 7篇张洪涛
  • 7篇李维仁

传媒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7篇苏州大学学报...
  • 6篇江苏医药
  • 4篇江苏省第十五...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24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芳纶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微流控纺丝法,以芳纶纺丝液作为内相溶液,芳纶纺丝液中包括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荧光染料与芳纶,以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作为外相溶液,将内相溶液注入外...
张克勤曾庆萍孟凯尹菲夏晨宇周峰
文献传递
用于Hangman骨折治疗的椎弓根拉力螺钉的设计与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专用于治疗Hangman骨折的椎弓根拉力螺钉。方法选取20具成人干燥颈椎标本,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枢椎的椎弓根高度、椎弓根宽度、侧块中点(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距离、椎体上关节突前后径;6例Hangman骨折患者术前牵引复位后的X线片,采用计算机测量工具测量枢椎侧块中点至椎体前缘的距离、侧块中点至骨折线的距离、骨折线至椎体前缘的距离。参考Herbert螺钉的特点,根据测得的枢椎椎弓根的解剖数据设定新型螺钉各参数,研制一种专用于治疗Hangman骨折的双螺纹加压空心螺钉。用10个PVC高分子塑料制成的枢椎Hangman骨折模型,分别采用新型椎弓根拉力螺钉和普通螺钉对其进行固定,然后进行生物力学抗拉伸测试。结果标本测量:椎弓根高度平均为(7.40±1.04)mm,椎弓根宽度平均为(7.45±1.54)mm,侧块中点至椎体前缘的距离平均为(27.95±1.69)mm,上关节突前后径平均为(17.29±1.51)mm。X线片测量:侧块中点至椎体前缘的距离平均为(29.19±3.54)mm,侧块中点至骨折线的距离平均为(10.71±2.44)mm,骨折线至椎体前缘的距离平均为(15.35±1.66)mm。标本左、右侧椎弓根相关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型螺钉组抗拉伸力平均为(2266.47±158.82)N,普通螺钉组抗拉伸力平均为(1715.51±69.99)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螺钉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普通螺钉。
黄磊姜为民罗宗平汪恒李雪峰史金辉周峰王根林杨惠林
关键词:枢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
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药学监护被引量:2
2020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先后制定了7个版本的COVID-19诊疗方案,并给予了越来越完善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推荐的药物中包括糖皮质激素,但激素在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激素药理作用复杂、种类繁多,在具体应用时,品种的选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各方面都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总结了激素在COVID-19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药学监护方面的参考。
曹俊唐佩军朱烽烽周峰牛广豪宋全潘韵芝杨薇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糖皮质激素药学监护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9年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未成熟粒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形成的肿瘤性包块,最常侵犯的部位为皮肤、淋巴结、软组织、骨及骨膜[1]。GS较多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AML患者中,GS常见于存在t(8;21)、inv(16)等细胞遗传学异常者[1]。
张旭辉张日何雪峰周峰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肉瘤并发症
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术后椎管重塑形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术后椎管形态面积的变化,探讨间接复位效果及术后椎管重塑形现象。方法 2003年5月~2010年9月,同组医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27例,其中L113例,L29例,L34例,T121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D级13例,E级14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取内固定行CT检查,测量伤椎平面的椎管面积及伤椎相邻上下椎管平均面积,计算伤椎椎管骨块占位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椎管骨块复位程度。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3例术前D级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1周CT复查显示椎管骨块占位率由术前(30.9±13.8)%减至(1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管骨块占位率减至(6.3±3.9)%,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能明显有效减少椎管内骨块占位率,经过术后1年重塑形椎管面积接近正常水平。
潘俊王根林史金辉周峰张洪涛杨惠林
关键词:胸椎腰椎椎管脊柱骨折内固定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地市级传染病医院发展战略被引量:8
2020年
阐述地市级传染病医院的定位、职能以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地市级传染病医院存在的必要性和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对传染病医院发展战略的思考:强化专科建设,构建“平战结合”的服务格局;增强多学科支撑,提升综合救治的供给能力;争取政策支持,赢得转型升级的时间和空间;做好科普宣传,消除社会公众的认知偏差。同时,以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三转型三升级”的发展实践,提出地市级传染病发展战略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注重扩大和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提升医院内涵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推动医院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程军平周峰陈磊
颈前路ROI-C与后路单开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2016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2例行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前路组),28例行后路单开门术(后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后路组(P<0.05)。平均随访(16.96±5.3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Cobb角)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ROM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前路组ROM显著小于后路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前路组1例吞咽困难,2例假体位置不正,1例邻近节段退变;后路组1例C5神精麻痹,1例颈痛加重,1例邻近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vs. 10.71%, P>0.05)。[结论]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更易发生术后颈椎活动度减少。
张磊章君鑫刘昊姜为民周峰杨惠林何帆刘滔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观察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行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并观察置钉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5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13例患者由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行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临床资料.男6例,...
干旻峰杨惠林周峰陆俭孟斌毛海青姜为民杨炎钮俊杰
关键词:机器人椎弓根螺钉
Icariin和Icariside Ⅱ调控猪动脉内皮细胞NOS表达的实验研究
刘涛覃新程李维仁周峰李广永巩艳青辛钟成
关键词:ICARIIN
改良Watson—Jones人路微创全髋置换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Watson—Jones(OCM)人路微创全髋置换术的技术要点,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OCM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损伤及疾病患者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65.9±6.8)岁;体重指数(24.4±3.2)。记录每例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问、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假体位置、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法)等,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切口(8.3±0.9)cm;手术时间(92.1±13.5)min;输血量(300±218.2)ml;髋臼外展角(46.3±2.9)°;术后住院天数(7.9±1.7)d。平均随访17.3个月(6~24个月)。前20例患者术后3个月有11例患者主诉臀部疼痛,术后6个月有9例,术后12个月减少到5例;后15例未出现类似症状。无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或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1.3±5.7)分。结论OCM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信心足,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快的恢复。
徐耀增耿德春黄立新李荣群周峰杨惠林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股骨颈骨折微创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