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砂岩地球化学、构造背景和物源探讨被引量:15
- 2007年
- 对南堡凹陷馆陶组(粉)砂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多数主量元素含量中等,SiO2、Al2O3等主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比值反映大多数砂岩属于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个别为杂砂岩;镁铁族元素(Co,Cr,Ni,Sc,V)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Ba,Sr)含量类似于上地壳。砂岩十分相似的REE分布模式显示了相似的物源和构造背景。SiO2-K2O/Na2O图解、主元素双变量判别图解及Th-Sc-Zr/10和Th-Co-Zr/10等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均表明,馆陶组物源区属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根据主元素物源判别方程图、La/Sc-Co/Th和Th-Hf-Co图投影及(Gd/Yb)N值,表明馆陶组物源主要来自由长英质岩石组成的后太古宙上陆壳。通过与燕山地区不同时代(期)中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REE的对比,表明母岩主要来自燕山褶皱带地区于燕山期发育的中酸性火山岩和/或花岗岩体。
- 刘士林刘蕴华林舸周叶龚发雄张德圣
- 关键词:馆陶组砂岩地球化学南堡凹陷
- 小湾电站预应力锚索施工常见问题初步探讨被引量:12
- 2006年
- 小湾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边坡治理难度大,锚索工程是边坡护坡加固的主体工程。该文主要对左岸边坡锚索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的方法。预应力锚索施工常见的问题主要涉及钻孔、灌浆、编索和下索、张拉等4个方面。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得到的一些结论或经验教训对以后的锚索施工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 张德圣林舸龚发雄刘士林周叶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电站预应力损失
- 上通流对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壳热结构模式的潜在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以多孔介质中大尺度传热问题为基础,结合热平衡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探讨了上通流对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壳热结构模式的潜在影响.根据大陆岩石圈中孔隙波传热概念模型的初步理论分析结果,指出了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壳热结构模式时的重要性.理论分析方法可用来确定岩石圈尺度范围内大陆岩石圈的厚度和大陆地壳相关的边界条件,从而为地壳范围内数值模型的建立提供一些重要信息.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来模拟地壳尺度范围内地壳的详细结构和复杂几何形状.如果地壳内的热分布是所考虑的主要因素,采用具有地壳尺度的合理数值模型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机工作量.利用理论分析方法求出的岩石圈尺度范围内大陆岩石圈厚度与地幔传导热流之间关系的理论解,不仅可以用来验证模拟大陆岩石圈内传热问题所采用的数值方法,而且可以用来初步研究大陆岩石圈内热分布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岩石圈地幔热事件中大陆岩石圈热减薄过程提供相应的边界条件.本文从理论分析的观点初步探讨了中国大陆不同构造背景下大陆岩石圈的热结构模式,其结果与从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中获得的大陆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十分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由大陆岩石圈中孔隙波传播所导致的上通流是影响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壳热结构模式及大陆岩石圈地幔与地壳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可能机制之一.
- 林舸赵崇斌B.E.HOBBS张露周叶
- 关键词:热结构热传递
-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被引量:46
- 2006年
- 邹家山-石洞断裂构造带(又称邹-石构造带)由几组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为30°~40°.倾向Nw或SE,倾角65°~85°,深切基底达10km,属区域性NE向走滑断层。根据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联合控矿作用等特点,自北向南将邹-石构造带分为石马山段、邹家山段、书塘段和石洞段。研究构造带的铀矿化蚀变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发现,邹-石构造带在不同地段控矿形式不同,按容矿位置可分为两类,即主断裂容矿和旁侧次级断裂容矿。邹-石构造带的铀矿化作用明显分为两期,邹-石构造带附近的铀矿床均存在铀-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相山矿田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相山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相山盆地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书塘地区是邹-石构造带的首选找矿靶区。
- 魏祥荣林舸龙期华周叶
- 关键词:相山铀矿田
- 南堡凹陷沉积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多元统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对南堡凹陷Ed1亚段、Ng下、Ng上、Nm底地层的75个沉积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效应造成砂岩和泥岩元素丰度明显不同,砂岩除富集K、Na、Sr、Ba、Si外,其余元素均较泥岩亏损.根据地层垂向上元素丰度由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可将这4个亚段分为Ed1、Ng下和N g上、Nm底3个阶段,与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响应.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表明,表生环境中元素具有不同的迁移富集规律,Ca、Na、Sr等具有较强的活动性,Zr、Hf等少数元素则在粗粒级中含量较高,而其余元素则多在黏土粒级中富集.元素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行为的不同主要受化学结构特征控制,沉积环境对其也有影响.
- 刘士林林舸周叶龚发雄张德圣
-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南堡凹陷
- 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9
- 2006年
- 质谱和质谱-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多呈单峰型,主峰碳多为C21-C24,无明显奇偶优势。受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因素的控制,两者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低,而伽马蜡烷含量高,指示着半咸水-咸水甚至盐湖相的强还原水体环境;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稍高,而伽马蜡烷含量较低,指示着淡水-微咸水的还原环境。奇偶优势比、碳优势指数、C32藿烷22S/(22S+22R)、C29甾烷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基本上达到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生成。
- 刘士林李原郭利果林舸龚发雄周叶
- 关键词:沉积环境成熟度油源对比
- 挤压应力作用下的构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以江西相山盆地研究为例
- 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褶皱构造是最常见的变形构造之一,其在控矿作用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论文首先主要对单层和多层褶皱(以相山数据为基础)变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的变化与水平应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变速率等因素对褶皱变形的影响进...
- 周叶
- 关键词:挤压应力
- 文献传递
- 渤南洼陷沙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12
- 2006年
- 通过对渤南洼陷沙河街组部分烃源岩、原油、含油砂岩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化合物进行GC和GC-MS分析,研究饱和烃色谱和生物标志物特征,讨论了沙三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结果表明,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均可分为两类,沙三段原油可以分为差别明显的三类。油源对比表明,第一类原油来自沙四上亚段膏岩层段的暗色泥岩夹层,第二类原油来自沙四段膏岩层下部的泥岩层段,第三类原油来自沙三段时期淡水-微咸水还原环境下的暗色泥岩。
- 刘士林李原郭利果刘清伟林舸龚发雄周叶
- 关键词:沙三段烃源岩原油油源对比
-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3
- 2006年
- 详细研究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样品稀土总量为146.2×10^-6~317.1×10^-6,平均值为223.3×10^-6;w(LREE)/w(HREE)为8.1~14.5,平均值为11.5,相对富集LREE;Eu为明显负异常;δCe基本正常。δCe和Ceanom值的变化反映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为陆相沉积,水介质条件为富氧环境。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组合特征及其与燕山褶皱带地区不同时代(期)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的对比结果表明: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地层的物源基本相同,主要来自凹陷北部燕山褶皱带地区于燕山期发育的中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体,少部分来自沉积岩。与不同构造环境杂砂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的对比结果及δCe的特征表明南堡凹陷新近系源区属性为活动大陆边缘背景。
- 刘士林刘蕴华林舸周叶龚发雄张德圣
- 关键词:南堡凹陷新近系稀土元素
- 单层褶皱变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与水平应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07年
- 对地质构造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是地质工作者近几十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构造数值模拟是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褶皱是一种典型的构造类型,对褶皱构造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也一直是构造地质学家们所致力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单层褶皱构造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以及笔者近几年来对单层褶皱所进行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主要论述了单层褶皱变形的影响因素,单层褶皱变形过程中的最大主应力与水平应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数值模拟技术为褶皱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在构造地质领域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周叶林舸龚发雄刘士林张德圣
- 关键词:褶皱构造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