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博

作品数:36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理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形状记忆
  • 10篇形状记忆合金
  • 10篇记忆合金
  • 10篇合金
  • 7篇本构
  • 5篇裂纹尖端场
  • 5篇尖端场
  • 5篇本构模型
  • 4篇弹粘塑性
  • 4篇应力
  • 4篇粘塑性
  • 4篇粘性
  • 4篇粘性系数
  • 4篇热力学
  • 4篇马赫数
  • 3篇弹粘塑性材料
  • 3篇形状记忆聚合...
  • 3篇塑性
  • 3篇本构方程
  • 2篇弹黏塑性

机构

  • 30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30篇周博
  • 15篇王振清
  • 10篇梁文彦
  • 6篇冷劲松
  • 5篇刘彦菊
  • 3篇韩玉来
  • 2篇王纪滨
  • 1篇王玉龙
  • 1篇欧贵宝
  • 1篇司锡才
  • 1篇杜永军
  • 1篇王晓强
  • 1篇周博
  • 1篇胡晓霞
  • 1篇席志红
  • 1篇刁鸣
  • 1篇王振清
  • 1篇石秀民
  • 1篇邹广平
  • 1篇付际

传媒

  • 6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应用科技
  • 3篇金属学报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力学季刊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黑龙江水专学...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首届全国航空...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形状记忆合金的宏观力学本构模型被引量:10
2009年
结合作者提出的形状记忆因子的概念,阐述了形状记忆合金(SMA)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微观机理,将SMA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统一归结为形状记忆效应.重新定义了形状记忆因子,并明确了其物理意义.利用SMA在相变过程中马氏体体积分数和相变自由能间的微分关系,建立了描述SMA相变行为的形状记忆演化方程.该形状记忆演化方程能同时考虑相变峰值温度、相变开始和结束温度对SMA相变行为的影响,并能描述SMA从孪晶马氏体向非孪晶马氏体的转变过程,克服了现存SMA相变方程或形状记忆方程的局限性,能更全面准确地描述SMA的相变行为.从宏观力学角度,建立了能全面描述SMA实现形状记忆效应的热力学本构方程,在假设SMA为各向同性材料的基础上,将该本构方程从一维推广到三维.该本构方程中的所有材料参数都可以通过宏观实验测定,比现存三维本构方程更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周博刘彦菊冷劲松邹广平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方程
形状记忆合金的细观力学本构模型被引量:19
2006年
定义了一个能反映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概念:形状记忆因子.利用相变过程中自由能与马氏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微分关系,推导了形状记忆因子演化方程.从细观力学角度建立了一个考虑马氏体择优取向过程的形状记忆合金三维本构模型.与功能相同的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简单的数学表述和清晰的物理意义.
周博王振清梁文彦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
蠕变材料Ⅱ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的渐进分析
采用弹粘塑性模型,对Ⅱ型扩展裂纹尖端场的渐进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通过对动态扩展问题和准静态扩展问题的分析得到了统一的渐进解,从而使二都统一起来.
王振清付章建赵启成梁文彦周博
关键词:弹粘塑性材料粘性系数准静态扩展
压-剪混合型定常扩展裂纹尖端的弹黏塑性场被引量:10
2006年
假定黏性系数与塑性等效应变率的幂次成反比,考虑其黏性和裂纹面摩擦接触效应建立了压-剪混合型定常扩展裂纹尖端弹黏塑性场的渐近方程,求得了裂纹尖端场不含应力、应变间断的数值解.并讨论了压-剪混合型裂纹数值解随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压-剪混合型裂纹尖端场是满塑性的,不含有弹性卸载区,黏性效应是研究扩展裂纹尖端场时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混合裂纹趋近Ⅰ型还是趋近Ⅱ型,静水压力随摩擦系数的增加都是增加的,裂纹面摩擦效应是阻止裂纹扩展速度的因素,且摩擦作用越强,裂纹尖端场的韧性越高.
梁文彦王振清周博
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力学本构方程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形状记忆因子,直观地描述了形状记忆合金(SMA)实现其超弹性与形状记忆效应的热力学宏观过程.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并假设SMA为各向同性材料,建立了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SMA热力学行为的三维本构方程.该本构方程具有直观的表述形式且所含材料常数均可以通过宏观实验测定,克服了现存SMA三维本构方程由于表述形式复杂和材料参数不易测定等因素而不便于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SMA热力学行为的局限性.该本构方程还克服了现存SMA三维本构方程不能描述含初始应力和初始应变SMA热力学行为的局限性.数值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有效地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SMA在实现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为SMA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博周博刘彦菊王振清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复杂应力状态本构方程
弹粘塑性材料稳恒扩展Ⅱ型裂纹尖端应力场
采用弹粘塑性力学模型,对Ⅱ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对数奇异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详细地分析了粘性系数α、马赫数M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影响。指出了文献[1]中对数奇异性区域存在的问题,解释了文献[1]中过渡区的成因,对过渡区...
王振清周博梁文彦王纪滨王永军
关键词:粘性系数马赫数
文献传递
利用保留位实现CAN控制器地址空间自动配置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在CAN总线中实现CAN控制器地址空间自动配置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CAN网络节点的地址配置初始化过程中,使用了CAN协议扩展帧中的2个保留位,利用这2个保留位构成了3种状态:地址获得、地址分配待定、地址声明优先.基于这3种状态,设计了实现CAN控制器地址空间自动配置的一种新的应用层协议,其工作过程以有限状态机的形式给出.
周博席志红
关键词:CAN总线CAN协议
II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弹粘塑性力学模型,对II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对数奇异性,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详细地分析了粘性系数α、马赫数M2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影响。指出了文献[1]中对数奇异性区域存在的问题,解释了文献[1]中过度区的成因,对过度区尖端场解的形式和求解方法做了合理的推测。
王振清王纪滨周博梁文彦王永军
关键词:粘性系数马赫数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梁的振动特性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复合梁的振动特性问题,利用已有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细观力学本构模型、复合材料力学和振动理论,推导了嵌入SMA的复合梁内SMA的恢复力公式,建立了描述该复合梁的应力、应变及温度间关系的力学本构方程和其固有频率和温度间关系的频率方程.应用SMA的恢复力公式、复合梁力学本构方程及频率方程研究了嵌入SMA复合梁的固有频率与温度间的关系和SMA体积分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利用SMA能有效实现对梁振动行为的主动控制,可以为利用SMA实现结构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振清王永军周博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恢复力复合梁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单纤维双圆柱拔出模型,推导了脱粘区和粘结区界面剪应力表达式.基于复合材料内部温度分布均匀,马氏体体积分数只与纤维内部轴向应力和温度相关等假设,分别讨论了恒定外应力荷载条件下温度(303、323、343 K)、预应变水平(0%、2%、4%、6%)及固定脱粘长度对界面剪应力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外界温度和预应变水平,可以改变模型最大界面剪应力的值,进而控制界面脱粘现象的发生.对进一步研究SMA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振清雷红帅周博王玉龙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单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