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万村

作品数:78 被引量:2,98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17篇农业科学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0篇土地利用
  • 22篇遥感
  • 16篇信息系统
  • 14篇地理信息
  • 14篇库区
  • 13篇地理信息系统
  • 13篇三峡库区
  • 6篇生态环境
  • 6篇GIS
  • 5篇土地覆被
  • 5篇覆被变化
  • 4篇遥感技术
  • 4篇生态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坡度
  • 4篇驱动力
  • 4篇岷江上游
  • 4篇火灾
  • 4篇火灾后
  • 4篇RS和GIS

机构

  • 7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成都信息工程...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聊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山东经济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成都市经济信...

作者

  • 77篇周万村
  • 16篇江晓波
  • 13篇李爱农
  • 12篇邵怀勇
  • 11篇仙巍
  • 11篇张宝雷
  • 9篇马泽忠
  • 6篇宋述军
  • 5篇周启刚
  • 5篇张树文
  • 5篇高世忠
  • 4篇刘纪远
  • 4篇张增祥
  • 4篇颜长珍
  • 4篇周介铭
  • 4篇周爱霞
  • 4篇汤庆新
  • 4篇吴炳方
  • 4篇范建容
  • 4篇吴世新

传媒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8篇长江流域资源...
  • 6篇山地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土壤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遥感信息
  • 2篇测绘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00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班对象的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合理性诊断被引量:1
2011年
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基于小班对象的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的构建与合理性诊断。首先论述了建立森林蓄积量模型所需的各种数据,包括定性、定量数据以及遥感影像的派生数据。其次采用最大膨胀因子法及残差平方和法对选取的60个小班样地数据进行最优变量的选择,最终TM2、TM5、TM7、TM4×37、有林地、郁闭度等6个变量成为估测模型的主要因子。再次选取24个样地数据并采用残差分析方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合理性诊断,诊断结果显示模型基本合理。最后选用岭迹法对其余36个样地进行模型构建。构建的模型所测蓄积量的相对误差达8.0%,可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
程武学倪勇杨存建周介铭周万村
关键词:小班遥感估测森林蓄积量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72
2004年
三峡地区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这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角度出发,利用RS和GIS技术,阐明了20世纪最后10年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以下结论:(1)10年间除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都呈现出不同程度衰减;(2)建设用地以高速增长,增幅达21528.09hm2;(3)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达18399.29hm2,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且减少的耕地多为位置相对优越,产量较高的优质良田;(4)林地面积总趋势是减少,主要转变为草地、旱地和建设用地,其中有林地减少的幅度较大,达7411.93hm2;(5)草地的面积总体增加,主要源自于林地和旱地的变化;(6)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分为3个主导因子变化区域:耕地-城镇型、林灌-耕地型和复合型;(7)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因素、人口压力、宏观政策及三峡工程4个方面,这4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共同影响库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
江晓波马泽忠曾文蓉周万村周爱霞李爱农孙育秋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研究综述被引量:35
2009年
论述森林蓄积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介绍森林蓄积量定量估测的常规方法,以及近年出现的新蓄积量定量估测方法,如遥感方法、基于遥感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并阐述了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程武学杨存建周介铭周万村刘悦翠
关键词:森林蓄积量遥感技术多元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
嘉陵江中下游耕地资源时空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综合利用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和DEM数据等,分析了该区的耕地资源现状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以及近50 a来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面积经过长期的增加以后,正在迅速减少,但减少的结构不合理。建议在合理有效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应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维护区域粮食安全。
唐古拉邵怀勇张宝雷周万村
关键词:耕地
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监测中植被指数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高世忠周万村范建容郭浩
关键词:火灾生态变化植被指数
基于遥感影像多尺度分析技术的LUCC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研究区不同时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获取是研究的关键,而传统的单一尺度的信息自动提取方式很难满足高精度LUCC研究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以多尺度分析技术来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方法,并以江津市的LUCC研究为例,显示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唐古拉周万村冯文兰马泽忠
关键词:网络模型LUCC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被引量:21
2003年
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地动态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多时相遥感数据已经被成功运用于研究土地变化 ,评估前期政策对环境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1~ 5]。在遥感和 GIS技术支持下 ,分析了岷江流域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状况及其 1986~ 2 0 0 0年的时空动态变化和驱动力影响。为保护该地区有限的珍贵林业资源 ,恢复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用和国土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李爱农周万村江晓波孙育秋曾文蓉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
四川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系列化研究
陈昱陈民沛高世忠周万村朱汉
该项研究运用遥感方法对四川省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根据地物的图像和光谱特性,经过遥感图像处理、分析、判读和分类,将结果转绘在地形图上,进行面积量算,取得定性、定量和定位成果,为国土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研究以夹...
关键词: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资源遥感地面调查土地利用调查
云南松林火灾后生态变化模糊评价被引量:3
1995年
针对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的复杂多样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中“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云南松林火烧迹地生态变化进行评价,以期探索森林火灾后生态监测评价的新途径,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范建容周万村高世忠郭洁
关键词:森林火灾生态变化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空间技术的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要建设岷江上游生态屏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岷江上游地表覆被是重要的切入点。本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技术研究了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详细分析了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对山地系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县域土地利用水平的差异,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以及资源和环境状况,提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规划的优化方向。
李爱农周万村李发斌马泽忠
关键词:岷江上游土地利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