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虫病
  • 2篇疫情
  • 1篇钉螺
  • 1篇血吸虫病疫情
  • 1篇阳性
  • 1篇阳性钉螺
  • 1篇疫情监测
  • 1篇疫情监测报告
  • 1篇疫情监测结果
  • 1篇日本血吸虫
  • 1篇日本血吸虫病
  • 1篇山丘地区
  • 1篇试纸
  • 1篇试纸条法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4篇镇江市丹徒区...
  • 2篇江苏省血吸虫...

作者

  • 4篇王和生
  • 4篇吴芬香
  • 4篇李叶芳
  • 4篇陈祥平
  • 2篇洪青标
  • 1篇张明辉

传媒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0~2004年丹徒区新滩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掌握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新滩村疫情监测点建立5年来的疫情变化情况。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方法,每年开展螺情、病情等纵向观察。结果 通过5年的疫情监测显示监测区内螺情形势严峻,病情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结论 监测区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病情控制上有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江滩的综合治理和传染源的监测。
神学慧田启安张明辉王和生陈祥平吴芬香李叶芳洪青标纪长生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
2007年江苏丹徒区三洲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被引量:6
2008年
镇江市丹徒区地处长江下游。是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相对较严重的地区之一,2005年丹徒区高桥镇三洲村被列为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为及时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和规律,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措施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我们继续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并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现将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李叶芳神学慧王和生吴芬香陈祥平季伟国洪青标
关键词:疫情监测报告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长江下游
胶体染料试纸条法用于中小学生日本血吸虫感染调查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小学生血吸虫感染现状。方法对丹徒区中小学生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丹徒区有中小学生48437人,受检45169人,受检率为93.25%;DDIA检测阳性549人,阳性率1.22%。男性的DDIA阳性率高于女性(χ2=146.70,P<0.01);未控制地区DDIA阳性率高于传播阻断地区(χ2=313.88,P<0.01);未控制地区6~12岁DDIA阳性率逐渐增加,12岁达最高,13~18岁逐渐下降;相邻年龄组DDIA检测结果显示,7岁与8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0,P<0.05),12岁与13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96,P<0.05),16岁与17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75,P<0.01)。结论小学生随年龄增加DDIA阳性率逐渐上升至12岁达高峰,13岁后(进入中学)DDIA阳性率下降,故加强小学生的血防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李叶芳王和生陈祥平神学慧侯海根吴芬香张明辉刘琳
关键词:胶体染料试纸条法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镇江市丹徒区陈丰山区阳性钉螺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镇江市丹徒区陈丰山区感染性钉螺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为制定山丘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对陈丰山区的有螺环境进行螺情调查,对调查区内的居民、附近的流动人口及家畜进行病情调查,并对调查区内野生动物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在调查区内采取灭螺、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2年调查区内共查出有螺面积7.5hm2,感染性钉螺面积6.0hm2;常住人口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血检阳性率1.93%,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流动人口DDIA阳性率0.05%,粪检阳性1人;查出阳性耕牛2头;对29份野粪进行粪检,共发现阳性4份,均为牛粪;对13只野生动物保虫宿主解剖,均未发现阳性。2年血吸虫病防治措施落实良好。结论耕牛为该地区阳性钉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区内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该地区的灭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治及健康教育仍不容忽视。
神学慧王和生李叶芳陈祥平吴芬香季伟国刘琳
关键词:山丘地区阳性钉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