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白乙

作品数:39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著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外交
  • 5篇拉美
  • 4篇皮书
  • 4篇经济体
  • 4篇经济体制
  • 4篇经济体制改革
  • 4篇黄皮书
  • 3篇中国外交
  • 2篇秩序
  • 2篇中美关系史
  • 2篇危机管理
  • 2篇冷战
  • 2篇联合声明
  • 2篇公共外交
  • 2篇关系史
  • 2篇后冷战
  • 2篇访美
  • 1篇当代国际政治
  • 1篇道德
  • 1篇短板

机构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现代国际...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防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商务部国际贸...
  • 1篇中国国际问题...
  • 1篇国务院

作者

  • 36篇吴白乙
  • 1篇荣鹰
  • 1篇唐永胜
  • 1篇李文良
  • 1篇傅梦孜
  • 1篇卢进勇
  • 1篇姜毅
  • 1篇倪峰
  • 1篇安刚
  • 1篇时殷弘
  • 1篇宋国友
  • 1篇李健
  • 1篇陈凤英
  • 1篇张倪

传媒

  • 4篇瞭望
  • 4篇欧洲研究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国际政治研究
  • 1篇当代世界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前线
  • 1篇求是
  • 1篇国际展望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当代亚太
  • 1篇美国研究
  • 1篇学习月刊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中国应急管理
  • 1篇国际安全研究
  • 1篇东亚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经济外交:与外部接轨的持续转变被引量:7
2008年
经济外交是一国对国内外竞争利益作出回应的政策努力,其目的是通过政府及其海外公司使国家利益最大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总量增长越大,越需要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多的资源配置。然而,现存的国际体系和制度规范并没有对接纳中国等新兴大国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随着对高科技、资本、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安全的范畴也更加宽泛,敏感程度似乎更高。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近年来中国更加强调外交工作"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大局",出现了观念更新、制度改进、决策多元和形式多样化等显著转变。本文旨在总结目前中国经济外交在动因、规范、机制和实践方面变化的特点,并由此推断中国未来全球战略的基本走向。
吴白乙李丹(翻译)
关键词:经济外交经济增长
突破构建地区新秩序的观念陷阱
2011年
作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当事方及受害方,中国已无法用“搁置争议”这样的道德宽厚回避主权及领土不断受到侵蚀的事实。
吴白乙
关键词:秩序南海争端受害方主权回避划界
深度解析《中美联合声明》
2011年
1月19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是中美关系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这是中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再一次发表联合声明。其实.在为胡锦涛主席访美进行前期准备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对是否再次发表联合声明这个问题上的想法曾不尽一致。但经过后来的磋商.还是决定发表联合声明.这本身也是一个重要成果。
吴白乙
关键词:中美关系史联合声明访美
社会安全与贸易投资环境:现有研究与新可能性被引量:2
2015年
贸易投资便利性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取舍"之间的冲突已然常见,却未能引起学术上的充分探究和理论修正。目前通行的衡量标准、评估体系和简单化指数均无法充分解释丰富多样且不断变动的国际贸易投资实践。本文从现有的社会安全衡量因素出发,讨论社会安全与贸易投资环境的关系,通过初步分析既有社会安全衡量指标的不足,提出投资对象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投资方的获利模式以及国家间政治互信程度、文化差异等部分新变量,以期引起同行的争论,推动对社会安全与贸易投资二者关系的学术研究更加深入、多维且更具实际解释力。
吴白乙史沛然
关键词:社会安全外国直接投资
再议影响国际秩序演变的动力与条件被引量:1
2020年
一、引言国际关系从来都是一个动态的事物,永远在变化。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变化进入加速期,让人常有"梦中才一日,世事已千年"之感。国际秩序是各类动态关系不断累积所引出的结果,因而相对稳定,并为人们观察、分析国际事务乃至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基本框架和背景。它追求国家社会基本、主要或普遍的目标,比如,维持国际体系或国家社会本身的生存;国际承诺的有效性.
吴白乙
关键词:国际事务加速期有效性
欧盟的国际危机管理转变与理论视角被引量:4
2007年
危机管理研究的对象之一是决策中的政府内部组织过程,此类研究将政府看做是由若干组织形成的一种复杂关系网络,而危机决策是这一组织结构相互作用的输出。作者选取同样的视角,以欧盟危机管理活动与其所处的"复杂关系网络"之间的联系为主题,从冷战后国际危机的诸多变化所带来的行动压力、内部多层次、多元化的利益冲突、反应性的制度变革等方面探讨欧盟危机管理的动力和局限,借助相关的一体化理论框架解释欧盟在内部和外部两个竞争图景之间的理性选择,并将欧盟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做出判断。
吴白乙
关键词:危机管理欧盟
“泛安全化陷阱”及其跨越被引量:24
2022年
安全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是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的边界被打破,非传统安全领域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议题的中心地位。国家行为体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和无节制扩充安全议题,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国内政治的保守化和国际交往的封闭趋向,最终反而不利于实现安全目标,从而掉入“泛安全化陷阱”。当前,国际上少数国家表面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扰国际合作,实则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多边主义秩序规则、国际合作、大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同时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和较大的发展压力。中国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理性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审慎塑造安全议程,防止落入“泛安全化陷阱”。同时,中国在国际上应坚决反对滥用安全概念的行为,在新兴全球性议题上高举合作旗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安全治理机制改革和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广泛共识和作出积极贡献。
张超吴白乙
关键词:安全观非传统安全
如何开启中美关系的新局面
2011年
未来中美关系的实质将是利益分亭为主,观念和实力竞争为次的共生共损型关系,两面交织将继续成为一种独特的“混合动力”。
吴白乙
关键词:混合动力
在构建国际战略中突出战略文化的再建被引量:2
2007年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吴白乙
关键词:战略文化思维活动审时度势全局性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关系:对改进现实问题的思考
基于对近来中外相关观点的反思,再度讨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关系中的若干现实问题,承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在中国外交中的基础地位,并强调60年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业已形成的特殊政治意识对于前者进一步获得国际社会对自身兴盛...
吴白乙
关键词:政治关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