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明安

作品数:57 被引量:574H指数:19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盆地
  • 18篇成矿
  • 17篇庐枞盆地
  • 15篇矿床
  • 14篇地质
  • 10篇铁矿
  • 10篇矿带
  • 10篇安徽庐枞盆地
  • 10篇成矿带
  • 9篇找矿
  • 8篇山岩
  • 8篇火山
  • 8篇火山岩
  • 8篇长江中下游成...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同位素
  • 7篇矿集区
  • 6篇深部
  • 5篇岩石

机构

  • 57篇安徽省地质调...
  • 3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5篇安徽省地质矿...
  • 11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安徽省勘查技...
  • 2篇安徽省核工业...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安徽省公益性...
  • 1篇安徽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57篇吴明安
  • 19篇张舒
  • 15篇周涛发
  • 13篇赵文广
  • 12篇张赞赞
  • 11篇范裕
  • 11篇袁峰
  • 8篇汪晶
  • 7篇严加永
  • 7篇张千明
  • 7篇侯明金
  • 7篇吕庆田
  • 7篇魏国辉
  • 6篇李小东
  • 5篇蔡晓兵
  • 5篇胡清华
  • 4篇祁光
  • 4篇汤井田
  • 4篇车英丹
  • 4篇王克友

传媒

  • 10篇地质学报
  • 7篇岩石学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矿床地质
  • 5篇安徽地质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现代矿业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第一届中国探...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庐枞科学钻探预导孔(LZSD)揭示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岩石组合与蚀变矿化作用
文章综述了庐枞的火山地质,研究了钻孔岩芯分段,分析了科学钻探预导孔(LZSD)揭示的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岩石组合与蚀变矿化作用。
薛怀民吴明安马芳
关键词:火山岩
文献传递
皖南旌德铁帽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2年
皖南旌德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的过渡区域。近年来,皖南地区祁门东源(傅建真,2011)等多处中-大型钨钼矿床的发现,显示了该区良好的找矿前景。铁帽山钨矿是在皖南地区矿产普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一处小型钨矿床,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该区本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白茹玉车英丹徐晓春王克友吴明安
关键词:找矿标志铁帽钨矿地质特征矽灰石蓝田组
音频大地电磁法“死频带”畸变数据的Rhoplus校正被引量:21
2015年
为研究AMT数据的"死频带"畸变特征及其校正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凤凰MTU-5A仪器,系统观测了音频电磁场的"死频带"数据.对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AMT"死频带"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AMT"死频带"频率域畸变数据的Rhoplus校正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关键技术与评价方案,并提供了大量实测数据论证其应用效果.观测实验表明:在"死频带"内天然音频电磁场信号强度极低,正交电磁场分量相干度极低;造成了阻抗视电阻率、相位及相位张量等数据的畸变;畸变范围可达10k^100Hz,以5~1kHz频段最为明显;并且数据畸变程度与观测时段密切相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秋冬季畸变强夏季弱,日间畸变强夜间弱.处理实例表明:Rhoplus校正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AMT"死频带"内畸变的视电阻率、相位数据,相干度阈值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处理策略快速客观,所得结果曲线光滑连续,数据与实测未畸变数据基本一致.
周聪汤井田任政勇肖晓谭洁吴明安
关键词:天然电磁场电磁勘探音频大地电磁法
庐枞地区下白垩统罗河组的建立及其特征
2017年
庐枞火山岩盆地北西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大量以杨湾组、赤山组等为代表的红色岩纪地层。在找矿勘查过程中发现,罗河地区深部杨湾组地层之下存在一套普遍含有纹层状硬石膏的深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含硬石膏粉砂质页岩地层,局部形成了膏盐矿层,其与杨湾组地层的岩性、岩相等特征差异较大,并不整合覆盖在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之上。鉴于其与上下地层的差异性,以及其本身的独特性,建议单独建立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为"罗河组"。该组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完善了区域下白垩统地层系统,对断陷盆内层序地层、岩相分析、构造演化的研究以及指导找矿都具重要意义。
魏国辉赵文广吴明安杜玉雕
关键词:下白垩统岩石地层单位膏盐
安徽香泉独立铊矿床中含铊黄铁矿的X衍射研究及其矿物学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对香泉独立铊矿床中7件含铊黄铁矿进行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含铊黄铁矿的X射线特征衍射峰和强度相对标准黄铁矿均发生变化,表现为衍射线宽化,晶胞参数变大;黄铁矿的晶胞参数与黄铁矿中铊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证实铊在黄铁矿中有2种赋存状态,铊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微细铊矿物包裹体形式产出。
范裕袁峰张千明吴明安侯明金胡清华
关键词:X射线衍射
安徽庐枞盆地虎栈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初探
虎栈铜矿是庐枞盆地典型的脉状铜矿床之一,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近东西向矿脉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气液两相为主,成矿温度为120~240℃,盐度为5.41~22.69wt%NaCleq,沸腾作用引发的流体不...
张赞赞吴明安张舒蔡晓兵郑光文
关键词:铜矿流体包裹体庐枞盆地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制约被引量:19
2014年
泥河铁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矿床具有典型玢岩型铁矿的地质特征,是研究玢岩型铁矿成因的良好对象。本次工作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及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对泥河铁矿主成矿期矿石矿物的稀土元素、硫同位素及铅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试工作。主成矿期磁铁矿、黄铁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LREE富集、HREE曲线平直、Eu轻微负异常的特征,与赋矿砖桥组熔岩、闪长玢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一致,结合矿石矿物与围岩的铅同位素特征,推测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可能有少量壳源物质的加入。黄铁矿与硬石膏的硫同位素表现出双峰式分布的特征,说明岩浆活动与三叠纪膏盐层均对硫有所贡献。三叠纪膏盐层在泥河铁矿的成矿过程中,不仅仅是重要的矿化剂,同样是铁质沉淀的氧化剂。综合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泥河铁矿是由次火山岩体演化产生的含矿高温热液在闪长玢岩穹窿顶部,通过交代充填作用形成的玢岩型铁硫矿床。
张舒吴明安赵文广张宜勇李小东汪晶
关键词: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玢岩铁矿泥河铁矿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安徽省庐江县朱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6
2015年
庐江县朱岗铅锌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东部边缘,是近年实施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新发现的矿床,为一大型规模主要为铅锌矿共生少量铜矿的隐伏矿床,属火山、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斑岩型铅锌矿床。本文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条件及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不仅丰富了该区矿产勘查资料,也为今后寻找类似矿产提供借鉴意义。
蔡晓兵汪晶岳运华张舒吴明安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庐枞盆地浅表地壳速度成像与隐伏矿靶区预测被引量:25
2012年
利用反射地震初至波可以精确反演地壳速度结构和构造信息.对庐枞盆地采集的高分辨地震数据,运用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该区1200m以上的浅表地壳速度结构信息.找矿信息总是同地球化学异常联系紧密,对采集于炮孔深处的岩屑、泥砂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了多处显著的金属元素异常.对五条测线的速度成像结果及其映射的地下岩性结构和炮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庐枞盆地的沉积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具有不同的速度范围,侵入岩具有高波速特征,地球化学信息高异常往往出现在高速侵入岩体的上方;精细的速度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浅表地壳结构变化特征,与庐枞矿集区已知的地质、岩体、构造和矿体分布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速度成像结果可以准确刻画地下隐伏侵入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异常和重磁探测等信息,预测隐伏矿床,提供深部找矿靶区.
刘振东吕庆田严加永赵金花吴明安
关键词:庐枞盆地地球化学隐伏矿
安徽庐枞盆地南部A型花岗岩成因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A型花岗岩与铀(金)矿床(化)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目前关于A型花岗岩的成因存在较大争议,开展A型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探讨其与铀(金)矿床的成因联系,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寻找此类矿床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庐枞盆地南部的城山岩体、何家凹岩体和梅林岩体3个典型A型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观察及室内地球化学分析工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这些A型花岗岩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何家凹岩体及梅林岩体侵位于127Ma,为庐枞盆地最晚一次岩浆事件的产物,属于A型花岗岩,它们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源区以相当于董岭群的变沉积岩为主并夹杂少量地幔物质,岩浆演化过程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斜长石和钾长石为主要的分离结晶相。
杜欣吴明安周涛发张舒张赞赞汪晶
关键词:庐枞盆地A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SR-ND同位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