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军

作品数:41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肿瘤
  • 13篇直肠
  • 12篇切除
  • 11篇肠癌
  • 10篇直肠癌
  • 10篇切除术
  • 10篇肠肿瘤
  • 9篇直肠肿瘤
  • 9篇结直肠
  • 8篇胃癌
  • 7篇结直肠癌
  • 7篇结直肠肿瘤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蛋白
  • 5篇肝切除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肿瘤转移
  • 4篇外科

机构

  • 3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中山大学
  • 3篇勒流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作者

  • 40篇向军
  • 23篇彭俊生
  • 17篇杨祖立
  • 15篇汪建平
  • 11篇吴晓滨
  • 10篇王华摄
  • 10篇黄美近
  • 9篇宋虎
  • 9篇崔冀
  • 9篇王磊
  • 8篇黄奕华
  • 6篇刁德昌
  • 5篇蔡世荣
  • 4篇康亮
  • 4篇刘中辉
  • 3篇林义佳
  • 3篇廖艺
  • 3篇何裕隆
  • 3篇杜艳平
  • 3篇黎明涛

传媒

  • 8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家庭药师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人群IL-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易感性Meta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IL-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Cancerlit、AACR(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纳入16个关于IL-1-31,IL-1B-511,和IL-1RN基因多态性和胃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4.2.2统计软件进行文献的异质性检验并计算合并效应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经筛选纳入16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含2 099例胃癌病例和2 371个正常对照,IL-1B-31C,IL-1B-511T和IL-1 RN 3个位点的OR和CI分别是〔OR=0.98,95%CI(0.72~1.34);P=0.89〕、〔OR=1.45,95%CI(1.00~2.09);P=0.05〕、〔OR=1.61,95%CI(0.97~2.67);P=0.07〕。结论:在中国人群中,IL-1B-31和IL-1RN两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不存在关联性,IL-1B-51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易感性相关联。
宋虎彭俊生杨祖立向军
关键词:胃肿瘤白介素-1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结肠腺癌与腺瘤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腺癌与结肠腺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腺癌组织和8例结肠腺瘤组织进行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选择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结肠腺癌和结肠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肠腺癌和腺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289和2986,其中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个蛋白质,包括keratin 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结论蛋白质组学可提示结肠腺癌与腺瘤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而对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记物。
崔冀汪建平向军蔡世荣骆衍新黎明涛
关键词:结肠腺癌腺瘤蛋白质组学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途径早期肠内营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空肠造瘘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112例患者,根据肠内营养途径的不同分为试验组(空肠造瘘管组55例)和对照组(鼻空肠营养管组57例),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1.4±4.38)分钟vs.(4.70±1.30)分钟,t=27.55,P<0.01];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周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中穿刺口疼痛、鼻咽部不适、导管堵塞、肺部感染、导管移位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与经鼻空肠营养管途径相比,术后恢复较快,且不易堵塞、移位及造成误吸,适用于早期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术后患者。
林义佳陈泓磊向军王华摄陈喜杰彭俊生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空肠造瘘管鼻空肠管肠内营养
切缘宽度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肝切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期肝切除术合适的肝转移瘤切缘宽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行肝肠同期切除的39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肝转移瘤切缘宽度小于1cm和大于或等于1cm分为A、B两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期。结果A组患者14例,B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数目和分布及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和37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肝切除术时应力争肝转移瘤切缘宽度大于或等于1cm。
向军黄奕华崔冀黄美近王磊杨祖立彭俊生汪建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肝切除术
单孔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与常规开放阑尾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与常规开放阑尾切除手术的差别,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3例急性阑尾炎病例,按照随机原则分单孔腹腔镜组(61例)、常规腹腔镜组(61例)和常规开放手术组(61例),对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中转率进行比较。结果单孔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常规开放组(P<0.01);常规开放手术组有1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单孔腹腔镜组3例中转传统腹腔镜手术。对单纯性和化脓性阑尾炎,三种手术方式所需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腹腔镜和常规开放组(P<0.01)。结论单孔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组与常规开放组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单孔腹腔镜组需要更多的手术时间;针对手术时间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单纯性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坏疽性阑尾炎传统腹腔镜组更具优势。
陈生向军马胜江汛冯仲信苏海龙谢春文黎淑君彭俊生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应用GORE-TEX Dual Mesh行开放式造口旁疝修补术
2009年
目的评估应用GORE-TEX Dual Mesh行开放式造口旁疝修补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应用GORE-TEX Dual Mesh行开放式造口旁疝修补的50例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情况。结果50例患者顺利完成开腹造口旁疝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80(60~100)min,平均术后住院7(5~9)d。发生伤口脂肪液化2例,浆液肿1例,经穿刺和理疗后治愈。无肠瘘、尿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48个月,无造口旁疝复发。结论使用GORE-TEX Dual Mesh行开放式造口旁疝修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崔冀向军黄帅黄奕华蔡世荣黄美近何裕隆
关键词:疝修补术
胃癌合并骨髓坏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骨髓坏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报道3例胃癌合并骨髓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均有严重贫血及出血倾向。胃癌病理主要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及印戒细胞癌。患者分别接受对症治疗、血浆置换、剖腹探查或化疗.其中接受对症治疗的11例患者均于20d内死亡.4例接受剖腹探查的患者中3例死于围手术期。3例接受化疗的患者均存活超过3个月。结论胃癌致骨髓坏死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不佳.化疗可能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刁德昌彭俊生周李杨祖立吴晓滨刘中辉向军王华摄
关键词:胃肿瘤骨髓坏死
全腹腔镜下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对比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全胃切除术后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的胃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吻合组(圆形吻合组)90例,直线切割闭合器吻合组(直线吻合组)134例。结果直线吻合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用时更短(47.4 min vs.52.3 min P=0.015),两组在出血量、近切缘及重建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半流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1%vs.11.9%,P=0.849)。结论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于全胃术后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食管空肠重建安全可行,直线切割闭合器方式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冯兴宇王伟臧潞李子禹臧卫东朱甲明梁峰张健燕速余江武爱文季刚樊林尤俊王宽谢锷向军赵曦李勇
关键词:腹腔镜胃切除术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乙状结肠造口腹膜内固定对造口旁疝的预防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 评估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乙状结肠造口腹膜内固定预防造口旁疝的结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需行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肿瘤(Miles术)手术的60例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经腹膜经腹直肌乳头型造口,试验组加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乙状结肠造口腹膜内固定.观察造口并发症及随访造口旁疝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8例(26.7%)出现造口旁疝;观察组患者无造口旁疝发生。结论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乙状结肠造口腹膜内固定可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
崔冀向军黄美近王磊黄奕华汪建平
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结肠造口术
蛋白质组学检测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的差异蛋白质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方法:建立结直肠腺瘤及腺瘤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差异蛋白质斑点,切取酶解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成功建立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分别为1672±73和1732±46,早期恶变组表达差异大于1.5倍的蛋白质斑点有28个,其中15个下调,13个上升;质谱分析鉴定出23个蛋白质,鉴定率达82.14%;合并重复鉴定的蛋白质,共获得的差异蛋白13种,其中8种为上调蛋白,5种为下调蛋白,分为6类,包括蛋白酶抑制剂、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角质素、信号转导蛋白及未知蛋白。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能灵敏分析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异常改变,本研究鉴定的蛋白质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记物。
吴晓滨彭俊生李初俊王辉杜艳平杨祖立向军胡坤华刘炜黎明涛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癌蛋白质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