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彬华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2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玉泉散馒头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40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玉泉散馒头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早餐进食普通馒头,治疗组早餐进食玉泉散馒头。2组均予以标准治疗方案,并进行糖尿病教育、运动疗法和早晚餐饮食控制的干预,疗程2个月。观察比较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FPG、2h-PG、BMI、TC、LDL-C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泉散馒头对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FPG、2h-PG、BMI、TC、LDL-C具有一定的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林丰兰叶彬华陈桂铭兰花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
- 益肾降糖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胱抑素C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揭示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方法:将入选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益肾降糖饮"。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并对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B2-MG)、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进行比较。结论:(1)通过本研究发现益肾降糖饮是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方剂,中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尤为明显。(2)通过测定血清CysC、Sc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发现,CysC在作为评价肾功能受损的指标方面优于Scr,CysC可作为评估早中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的方便、准确、可靠指标。(3)通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CysC治疗前后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降低CysC水平,较纯西药治疗有一定优势。
- 叶彬华张政阮诗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中西医结合疗法
- 周国英教授“2型糖尿病重视理脾”经验总结
- 2011年
- 现代的消渴有其发病特点,发病的关键与脾失健运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脾密切相关。消渴发病与饮食不节、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劳逸失常、体质因素有关,脾运失健是其重要病机之一。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脾,包括健脾助运、理气调脾、健脾益气、祛湿运脾等。
- 叶彬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理脾
- 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方剂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医学营养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下降差值、BMI下降差值、腰臀比下降差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脂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BMR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较好。
- 郑凯林叶彬华林莉邱晨陈小倩黄培龙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健脾祛湿法医学营养治疗体脂肪率中医药疗法
- 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疗效及舌象观察30例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舌象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入选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益肾降糖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60天,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舌象的改变。结果益肾降糖饮组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舌象血瘀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通过本研究可见益肾降糖饮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有效方剂,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能够有效地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缓解肾功能进展。②舌象的改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的一个观察指标。
- 叶彬华钟索娅张政阮诗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舌象
- 益肾降糖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脏疾病Ⅲ期患者48例
- 2023年
- 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Ⅲ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气阴两虚型DKDⅢ期患者104例,采用SPSS 23.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脱落4例,最终对照组和观察组完成病例各48例。对照组给予医学营养治疗、降糖、控制血压、调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降糖饮治疗,均连续治疗90 d。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及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2.08%(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UACR、TC、TG、LDL-C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VEGF均明显降低(P<0.05),NO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UACR、TC、TG、LDL-C、ET-1、VEGF均明显降低(P<0.05),NO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降糖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气阴两虚型DKDⅢ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糖脂代谢紊乱,从而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展。
- 江铭倩邱晨郭芳谢瑜杨志刚叶彬华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气阴两虚血管内皮功能
- 1例个体化营养治疗妊娠糖尿病合并胎儿偏小
- 2020年
- 通过1例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发现胎儿体重偏小的门诊患者,行个体化营养治疗后,短时间内胎儿体重明显增加的临床病例,阐述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疗的重要性,口服补充乳清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其胎儿的有利性,基于此,提出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同时,为进一步开展乳清蛋白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 梁艳彬叶彬华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乳清蛋白
- 周国英教授分期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被引量:8
- 2011年
- 周国英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将2型糖尿病分为消渴前期,消渴早期,消渴中期,消渴晚期;消渴前期常见证型为湿热内蕴和阴津亏虚,消渴早期常见证型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脾虚湿热内蕴;消渴中期常见气阴两虚,夹痰夹瘀;消渴晚期阴阳气血俱虚,痰瘀互结、湿毒内蕴。临床应谨察病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结合临床分期指导用药。
- 叶彬华
- 关键词:消渴分期论治2型糖尿病
- 四平汤对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四平汤治疗气滞湿阻型代谢综合征(MS)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并发症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四平汤,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腰围、体重及BMI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体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FPG、FINS、HOMA-I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平汤可改善气滞湿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中心性肥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 叶彬华林莉陈小倩郑凯林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中药联合医学营养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脏脂肪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中药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脏脂肪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医学营养治疗及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周期为90 d。采用电阻抗测量法观察内脏脂肪面积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发现内脏脂肪面积和中医证素积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去脂体质量、内脏脂肪面积无改善(P> 0.05)。组间对比,试验组体脂肪量和内脏脂肪面积下降更明显(P <0.01)。试验组中医证素积分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中药对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脏脂肪及临床症状具有优势。
- 郑凯林叶彬华林莉陈小倩黄培龙
- 关键词:营养治疗代谢综合征内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