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小飞

作品数:132 被引量:55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药品
  • 34篇药品不良反应
  • 24篇信号
  • 20篇药物
  • 19篇信号检测
  • 16篇儿童
  • 12篇药物警戒
  • 10篇癫痫
  • 10篇教学
  • 9篇数据库
  • 8篇数据挖掘
  • 8篇META分析
  • 7篇术后
  • 7篇中央颞区棘波
  • 7篇自发呈报系统
  • 7篇良性癫痫
  • 7篇棘波
  • 7篇儿童良性癫痫
  • 5篇镇痛
  • 5篇课堂

机构

  • 7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1篇卫生统计学教...
  • 13篇安徽省立儿童...
  • 10篇九江市妇幼保...
  • 9篇同济大学
  • 7篇上海市药品不...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国家食品药品...
  • 4篇国家食品药品...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132篇叶小飞
  • 63篇贺佳
  • 30篇郭晓晶
  • 23篇许金芳
  • 14篇吴骋
  • 9篇赵艳芳
  • 9篇张天一
  • 9篇杨斌
  • 8篇张新佶
  • 8篇史文涛
  • 8篇朱田田
  • 8篇钱维
  • 7篇江亮亮
  • 7篇侯永芳
  • 7篇赵忠礼
  • 7篇杜文民
  • 6篇何倩
  • 6篇郭威
  • 5篇杨斌
  • 5篇王超

传媒

  • 33篇中国药物警戒
  • 9篇中国卫生统计
  • 8篇药物流行病学...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解放军医院管...
  • 3篇海军军医大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人民军医
  • 2篇海军医学杂志
  • 2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2篇大学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介绍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实施过程,并探讨其在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模拟自发呈报数据评价倾向性评分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运用在上海市的自发呈报数据中,分析比较矫正混杂因素前后影响药品与不良反应关联的变化。结果在模拟试验中,预设的两个真阳性组合和两个假阳性组合均被挖掘算法提示为可疑信号,倾向性评分均衡后,假阳性组合的信号消失;真阳性组合均衡前后差别不大,仍提示为可疑信号。类似的,在实际应用中"喹硫平-闭经"组合均衡前为可疑信号,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性别年龄等协变量后无可疑信号产生。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能有效利用自发呈报系统的信息,减少混杂因素导致的偏倚,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可疑信号的假阳性率。
王超吴骋许金芳钱维叶小飞杜文民贺佳
关键词: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挖掘
司美格鲁肽不良反应信号的检测和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检测和分析司美格鲁肽的安全信号,为司美格鲁肽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FDA公开数据开放项目中于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上报的司美格鲁肽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以Semaglutide为药物名称进行检索,经筛选和去重后共纳入3937份报告。其中,女性与男性比例相当;年龄主要在50~75岁;报告数量逐年增多;主要上报国家为美国;以ROR法和PRR法检测出134个共同信号,涉及系统器官21个,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各类检查和代谢及营养问题等方面。结论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增加胰腺炎、胆石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病风险,此类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人群应慎用,用药时应积极监测相关指标。
屈涵武正华石晨阳顾圣莹汪硕闻顾圣莹陈晨鑫汪硕闻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中等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倾向性的现况调查
2022年
目的对中等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卒中(MeVO)机械取栓的倾向性进行现况调查。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我国150家能够行机械取栓术的三级医院的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126家医院中的131名医生的问卷进行研究。参照埃森高级神经介入课程设计的研究问卷,采用问卷星方式回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被访医院、医生的情况。(2)设计6例轻症MeVO病例:有、无阿替普酶溶栓禁忌证组各3例,每组包括大脑中动脉M3段、大脑前动脉A2段、大脑后动脉P2段(以下简称M3、A2、P2段)闭塞者各3例。调查被访医生对6例病例采取的治疗方案(立即行机械取栓、拒绝行机械取栓及溶栓失败后采取机械取栓)。(3)设计年龄为40~、50~、60~、70~、≥80岁的5例典型MeVO病例,调查对不同年龄病例采取的治疗策略。(4)调查临床实践中采用机械取栓治疗MeVO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结果131例医生中,选择对6例病例均拒绝行机械取栓的比率均>30%[30.5%(40名)~47.3%(62名)]。对于无溶栓禁忌证的M3段闭塞者,选择立即行机械取栓的比率为11.5%(15名),A2、P2段分别为33.6%(44名)、29.8%(3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溶栓失败后行机械取栓的比率,M3段闭塞者为58.0%(76名),A2、P2段分别为22.1%(29名)、22.9%(30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有溶栓禁忌证的M3段闭塞者,选择立即行机械取栓的比率为55.7%(73名),A2、P2段分别为68.7%(90名)、58.0%(76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0)。对于40~、50~、60~、70~、≥80岁的患者,选择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比率分别为86.3%(113名)、84.8%(111名)、85.5%(112名)、77.9%(102名)、48.9%(64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机械取栓治疗MeVO的难题主要包括取栓器械、评估工具及相关技术经验等的缺乏。结论对MeVO的血管内治疗的方案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整体首选机械取栓的比例较低。
周一汉张小曦叶小飞李群李密张永巍杨鹏飞刘建民
关键词:脑缺血急性病机械取栓
基于翻转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被引量:25
2018年
关于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国内外均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如PBL、MOOC、翻转课堂等。其中,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模式,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大多数翻转课堂教学采取的仍然是终结性评价方式,即学生成绩仍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没有在翻转课堂及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成绩上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未突出其教学优势。
郭晓晶赵艳芳吴骋许金芳王睿叶小飞贺佳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模式期末考试
基于META的海军训练伤发生率分析及防治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系统分析近20年来我国海军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海军训练伤防治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知网、维普、万方和WOS数据库,并人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获取海军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的横断面研究,依据筛选标准纳入并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通过Meta Analyst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18611名受调查者。结果显示,近20年来海军军事训练伤合并发生率为27.2%(95%CI:20.4%~34.0%)。亚组分析表明,各年段训练伤发生率显著升高。新兵的训练伤发生率(33.5%,95%CI:19.9%~48.6%)显著高于老兵(9.9%,95%CI:5.7%~15.1%)。训练内容方面,综合训练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最高(52.8%,95%CI:44.0%~61.7%),基础训练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低(24.0%,95%CI:20.6%~27.4%),出海训练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最低(14.5%,95%CI:10.6%~18.5%)。训练伤好发部位中,下肢的发生率最高(11.4%,95%CI:6.6%~16.1%)。结论面对今后更高的训练要求,应重点加强对入伍新兵的训练与安全教育;海军医疗工作者应重视研究降低下肢训练伤风险的防治措施;对于海军综合训练,应在训练准备及实施阶段格外注意训练伤预防宣教及训练安全管理。
王俊男徐拯叶小飞程志远孙枫原冯豪双刘旭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海军发生率META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遮蔽效应的影响及消除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常规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基于不相称测定理论,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法在信号检测准确性中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很好地解决一些现象,如遮蔽效应等。这些现象需要基于新的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介绍遮蔽效应对信号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发现和消除遮蔽效应的研究进展。
叶小飞程刚郭晓晶许金芳贺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评价静脉注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需要择期宫腔镜手术者中,随机挑选6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意识时间,丙泊酚的使用量;记录术后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中呼吸抑制情况和体动的发生次数;在术后5、10、20、30min分别对患者做视觉模拟评分并作记录。结果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其他麻醉方式的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增多,在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意识时间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治疗组在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术后各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少于其他两组。结论注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大大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并提高麻醉镇痛的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对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明确且安全无副作用。
叶小飞林敏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地佐辛丙泊酚电切术麻醉
运用信息成分方法分析伊布替尼的不良反应
2022年
目的全面系统地挖掘伊布替尼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医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信息成分(IC)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从建库至2021年6月1日中伊布替尼的ADR进行挖掘。结果FAERS数据库种共有伊布替尼ADR报告20120份,检测出阳性信号445个,包括Richter综合征[IC的95%置信区间下限(IC_(025))=5.67]和脑曲霉病(IC_(025)=5.05)2种IC_(025)>5的强信号ADR。房颤(n=982,IC_(025)=3.33,IC=3.44),疲乏(n=958,IC_(025)=0.36,IC=0.47),腹泻(n=931,IC_(025)=0.64,IC=0.75)是3种发生频数最高的ADR,其报告数均超过900份。结论伊布替尼在多个系统存在较为广泛的ADR,临床医生应充分关注其ADR,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郑轶郭晓晶许金芳郭志坚迟立杰陈晨鑫梁际洲韦连慧陈枭叶小飞贺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卫生统计学教学质量
2010年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学科,卫生统计学的教学一直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教师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统计学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上的一些统计学教学资源,希望能够为卫生统计学教师提供借鉴,以促进卫生统计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叶小飞易兰曹阳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教学质量互联网
68例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脑电图特点
目的:总结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脑电图特点.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符合BECT诊断的68例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至3年随访.总结68例BECT的脑电特征,部分BECT进行了脑电随访,...
杨斌叶小飞江亮亮赵忠礼
关键词:儿童患者脑电图波形特点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