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红霞

作品数:141 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手术
  • 23篇细胞
  • 22篇颅内
  • 19篇脑损伤
  • 18篇血管
  • 18篇肿瘤
  • 17篇垂体
  • 16篇外科
  • 15篇腺瘤
  • 14篇动脉瘤
  • 13篇后脑
  • 12篇蛛网膜
  • 12篇蛛网膜下
  • 12篇蛛网膜下腔
  • 12篇蛛网膜下腔出...
  • 12篇网膜
  • 12篇下腔出血
  • 12篇膜下
  • 11篇入路
  • 11篇护理

机构

  • 134篇南京军区南京...
  • 10篇南京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解放军第81...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同济医院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41篇印红霞
  • 101篇史继新
  • 65篇王汉东
  • 57篇杭春华
  • 41篇成惠林
  • 21篇谭启富
  • 19篇潘云曦
  • 18篇樊友武
  • 17篇吴伟
  • 17篇孙康健
  • 16篇吴波
  • 15篇刘承基
  • 14篇陈罡
  • 13篇张鑫
  • 11篇李杰
  • 10篇杨惠清
  • 10篇李劲松
  • 9篇谢伟
  • 9篇乔梁
  • 8篇周梦良

传媒

  • 34篇医学研究生学...
  • 18篇中华神经外科...
  • 11篇中国微侵袭神...
  • 7篇江苏医药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16篇2007
  • 17篇2006
  • 6篇2005
  • 13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 10篇2000
  • 8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6
  • 1篇1994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被引量:5
1998年
印红霞叶静
关键词:颅脑手术颅内血肿护理
胰岛素加维生素C对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胰岛素加维生素C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5只)、SAH组(10只)、SAH+胰岛素组(10只)、SAH+维生素C+胰岛素组(10只)。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治疗组动物分别在第1次注血后30min开始给药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在实验第5天采用灌注固定法处死白兔,取基底动脉和相邻部分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测量基底动脉的横截面积以评估CVS的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R)的表达。结果维生素C和胰岛素联合应用组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为(410688.90±19618.13)μm2,对照组为(462107.90±42999.4)μ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H组和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组血管横截面积分别为(236486.37±8721.3)μm2和(245787.8±23878.1)μ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受体在SAH组和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组表达明显下调,而胰岛素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显著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结论维生素C和胰岛素联合运用可有效缓解兔实验性SAH后的脑血管痉挛,而单独应用胰岛素未能缓解血管痉挛。
李首春史继新周梦良吴波印红霞闫伟成惠林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颅内胰岛素
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c—fos、fas表达研究
2001年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cfos、fas的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发作间期c-fos、fas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致痫灶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及在痫性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均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杏仁核及大部分海马.同时我们选取同一时期行手术治疗而没有癫痫症状的颞叶动静脉畸形患者5例为对照组.分别取颞叶、杏仁核、海马组织进行c-fos、fa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表达情况.结果:(1)c-fos阳性细胞百分率在实验组为71.3%±7.5%,对照组为4.1%±2.6%,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fas阳性细胞百分率在实验组为61.4%±12.9%,对照组为2.0%±1.9%,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c-fos表达与癫痫发作的病程、频率及预后无关.结论:(1)发作间期存在c-fos的区域性持续性表达,为以后进一步研究c-fos在痫性形成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2)c-fos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并可能在痫性形成中发挥作用.(3)fas表达区域与c-fos一致,可能是后者诱导所致;二者都在致痫灶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作用.(4)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c-fos表达检测,将可能对判断致痫灶切除准确与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胡志刚谭启富吴波孙康健张新华印红霞
关键词:颞叶癫痫FAS发作间期
经口咽入路齿突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04年
印红霞叶静杨惠清程娟张爱琴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围手术期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铁含量增加——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06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大量的铁或含铁物质到脑脊液中,目前还不确定这些物质是否在SAH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方法测定SAH后脑组织的铁含量,并对脑铁含量和神经损伤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王林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成惠林印红霞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铁含量HEMORRHAGE神经功能障碍光谱分析
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03年
杨惠清印红霞史继新张爱琴叶静俞群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护理围手术期脑血管疾病
创伤性脑损伤与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杭春华史继新吴伟陈罡黎介寿印红霞李劲松
大量研究表明,肠道是机体应激的“中心器官”,可引起细胞因子反应、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感染,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创伤、烧伤、休克等危重疾病的并发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创...
关键词:
关键词:内毒素肠功能障碍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癫癎持续状态中海马神经元bcl-2、bax、p53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采用贝美格腹腔注射制作大鼠急性癫持续状态 ( SE)模型 ,观察海马神经元中 bcl- 2、bax、p5 3的表达。 方法 :通过将 SD大鼠脑海马切片行 bcl- 2、bax、p5 3的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肿瘤相关基因在大鼠 SE模型海马中的作用。 结果 :bcl- 2在正常大鼠海马中不表达 ,发作高峰期在 CA 3区有弱表达 ;bax在正常大鼠海马中弱表达 ,在发作高峰期 CA3区强表达 ;p5 3(突变型 )在正常大鼠海马及 SE模型中均不表达。 结论 :急性癫持续状态可造成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其部位主要位于 CA 3、CA1区 ,而且肿瘤相关基因 bcl- 2、bax在 SE过程中发挥作用 ,而p5 3(突变型 )
孙康健谭启富吴波孙克华印红霞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海马BCL-2BAXP53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行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例。分析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情况与术前麻痹程度(完全、不完全)、发病至治疗时间(≤14 d、>14 d)、动脉瘤大小(≤7 mm、>7 mm)、术前有无出血及栓塞致密程度(完全、瘤颈残留)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后均获24个月随访。结果①18例患者均栓塞成功,12例完全栓塞,6例瘤颈残留。②18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1例(11/18),不完全恢复6例(6/18),总改善率为94.4%(17/18);1例动脉瘤复发患者症状无改善。③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发病至治疗时间、动脉瘤大小、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程度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可以有效恢复动脉瘤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无改善者须考虑动脉瘤是否再通。
吴琪张鑫李雪王汉东张庆荣印红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眼神经疾病栓塞治疗性
损伤控制研究猪急性颅高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为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特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建立稳定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为损伤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中型猪5只,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形成脑内血肿,观察血肿形成过程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2 h后行头颅CT扫描观察血肿情况,24 h后取脑行大体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病理改变。结果注血后2 h内出现明显的ICP、MAP上升,且ICP升至50 mmHg左右时出现呼吸、心率改变;头颅CT扫描显示脑内血肿形成满意。组织学显示血肿周围结构有破坏。结论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可建立可靠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可为损伤控制作进一步研究。
成惠林吴伟史继新印红霞吴晋荣黎介寿
关键词:颅内血肿颅内压平均动脉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