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锡诚

作品数:5 被引量:10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1篇读法
  • 1篇学科
  • 1篇研究会
  • 1篇遗产保护工作
  • 1篇意识形态
  • 1篇原生态保护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概念
  • 1篇政治意识
  • 1篇政治意识形态
  • 1篇中国茶
  • 1篇中国茶文化
  • 1篇中华茶文化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学
  • 1篇人文学科
  • 1篇社会参与

机构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刘锡诚

传媒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农业考古
  • 1篇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陶阳:创世神话研究的始创者
2017年
陶阳(1926—2013)逝世五周年了。他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助教。这位不忘初心的山东大汉,压抑着当诗人的强烈愿望,几经周折,于1955年调到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一心扑在下层老百姓(主要是农民)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的搜集研究上,一去就是六十年,为这门本土人文学科的资料积累和理论建构付出了毕生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刘锡诚
关键词:神话研究文艺研究口头文学人文学科
志在弘扬中国茶文化的精神──评余悦主编《中华茶文化丛书》被引量:1
1999年
刘锡诚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民俗学文化现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学研究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被引量:100
2005年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因而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物.(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它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宇宙、自然、人事,都是无限的,是人的知识理性和科学无法穷其究竟的.巫术、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的构成因素,都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与把宗教看作是人类精神的鸦片一样,把巫术看作是精神领域里的封建毒素,同样是机械唯物论,而非历史唯物论.(三)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在民间文化中蕴含着或洋溢着强烈的"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意识,而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表现于个体、家庭、家族、族群上,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表现于国家、民族,甚至个人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上,就是对自强不息的崇尚.
刘锡诚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学研究历史唯物论政治概念文化事象
读“法”心解:“保存”和“保护”
2011年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在“保护”二字上做文章。官方和学界陆续提出了一些保护理念,如整体性保护啦,原真性或本真性保护啦,原生态保护啦,等等。在《非遗法》“草案”或“讨论稿”阶段,
刘锡诚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生态保护社会参与非物质本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