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铸

作品数:149 被引量:470H指数:11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生物学
  • 51篇农业科学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啮齿
  • 17篇啮齿动物
  • 12篇动物
  • 11篇分子系统
  • 10篇鸟类
  • 7篇生物学
  • 7篇松鼠
  • 7篇资源调查
  • 7篇鼩鼱科
  • 7篇物种
  • 7篇繁殖
  • 6篇群落
  • 6篇种群
  • 6篇系统地理学
  • 6篇教学
  • 6篇分子系统地理...
  • 6篇CHD基因
  • 4篇形态学
  • 4篇性别鉴定
  • 4篇亚种

机构

  • 135篇牡丹江师范学...
  • 37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黑龙江农业经...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北京市野生动...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吉林省大兴沟...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3篇刘铸
  • 112篇金志民
  • 77篇杨春文
  • 44篇金建丽
  • 35篇李殿伟
  • 22篇张隽晟
  • 18篇田新民
  • 17篇朴忠万
  • 15篇乔征磊
  • 9篇宗宪春
  • 7篇田秀华
  • 7篇杨茜
  • 6篇蔡赫
  • 6篇李丁男
  • 6篇白素英
  • 6篇刘欢
  • 5篇刘丹
  • 5篇赵玥琪
  • 5篇张晓军
  • 5篇吕延鑫

传媒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7篇黑龙江畜牧兽...
  • 11篇动物学杂志
  • 7篇兽类学报
  • 6篇四川动物
  • 4篇国土与自然资...
  • 4篇生物学教学
  • 4篇中国森林病虫
  • 4篇畜牧与饲料科...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生物学通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科教导刊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18篇2011
  • 23篇2010
  • 1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线姬鼠贮食行为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黑线姬鼠的贮食行为并研究鼠类和植物的相互关系。[方法]在牡丹江西山及周边的庄稼地内随机选择20个样方,采用挖洞测量法研究了牡丹江城市郊区庄稼地的黑线姬鼠的贮食习性。[结果]11月和12月挖开的31个黑线姬鼠鼠洞的总贮食湿重为10.100 kg,最大贮食量为0.930 kg,最小贮食量为0.140 kg,平均每洞贮食量为0.265 kg。黑线姬鼠的贮食行为属于集中贮食。食物采自以鼠洞口为中心半径5 m的区域,取食高度为10 cm左右。洞口朝向受方向影响较少,受食物源影响较大。黑线姬鼠是杂食性鼠种,以取食农作物为主。黑线姬鼠最大食量为12.70 g,最小食量为0.91 g,平均食量为5.13 g。黑线姬鼠一年四季皆活动,春、秋季活动比较频繁。[结论]该研究为揭示啮齿动物的贮食习性和鼠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闫兵金志民杨春文刘铸李殿伟
关键词:黑线姬鼠贮食行为
黑龙江省东部林区蛾类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牡丹江地区周边的蛾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3 772只,鉴定出15科122种,以夜蛾科种类最多,卷蛾科次之,蝙蝠蛾科最少。
金志民刘铸李殿伟
关键词:蛾类资源调查
远东鼩鼱和大麝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动物消化道形态与其食性和生境适应性变化之间的关系,试验对远东鼩鼱和大麝鼩的消化道形态进行分析比较,采用陷阱法、解剖学法、形态测量法检测麝鼩属与鼩鼱属的物种之间消化道长度和重量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消化道长度的属间差异(F=8.763,P<0.01)明显大于消化道重量的属间差异(F=2.342,P<0.05),小肠长度的属间差异(F=10.505,P<0.01)明显大于大肠长度的属间差异(F=5.461,P<0.05),胃和小肠及其含内容物重也存在属间差异(F=4.481,P<0.05;F=5.459,P<0.05);然而这两种动物大肠含内容物重量的属间差异不显著(F=1.532,P>0.05)。
解瑞雪刘铸刘欢杨茜金志民张新鹏
关键词:消化道食性
鼠类标本中DNA提取方法的优化及PCR检测
2017年
为探讨鼠类标本DNA提取方法,提取鲜样、盐渍、干制等不同处理方式保存的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样本DNA,通过对mtDNA控制区序列PCR检测,经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证明提取的DNA为目的鼠类DNA,试验方法可行。不同方法保存的鼠样本可作为科学研究资源。
杨春文金建丽刘艳爽金志民刘铸
关键词:DNAPCR
温度和pH值对泥鳅存活和摄饵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为泥鳅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试验,测定不同温度(15、20、25、30℃)及不同pH值(5、6、7、8、9)下泥鳅的存活率及摄饵量。[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泥鳅的存活率及摄饵量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pH值的升高,泥鳅的存活率及摄饵量的变化均也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泥鳅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28℃,最佳pH值为6.6~7.2。
金志民杨春文刘铸金建丽王颖
关键词:泥鳅温度PH值存活摄饵
东北地区棕背(秆)种群遗传结构及完达山种群分类地位研究
动物遗传结构的研究已经是动物分类学和遗传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在分子基础上揭示或重新认定了许多动物的起源和分类,为动物的亲缘关系认定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Taberlet et al,2000;张亚平1992).本研究的研...
杨春文金建丽刘铸金志民
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促进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包括构建技能型导师队伍;组建科研团队;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等。
金志民李殿伟刘铸宗宪春张隽晟刘春艳
关键词:科研团队
中国东北地区远东鼩鼱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被引量:1
2020年
对中国东北地区3个种群(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的远东鼩鼱(77个样本)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共获得64个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态性为0.9920,核苷酸多态性为0.0105,表明该地区远东鼩鼱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且长白山山脉远东鼩鼱种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种群。F-统计量、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均显示,种群间和采样地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基本相符。方差分析显示,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33.4%,种群内的采样地间变异占总变异的10.2%,采样点内部变异占总变异的56.4%。种群历史分析显示,东北地区远东鼩鼱未经历过数量扩张。从GenBank下载了欧亚其他地区远东鼩鼱序列进行遗传结构研究。远东鼩鼱系统发生树分化为2大分支:一大支主要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种群构成,两种群具有一定分化;另一大支又分为两个分支。中介网络图显示,远东鼩鼱具有3个谱系:一个谱系主要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单倍型样本构成,还包括长白山山脉的4个单倍型样本;另一谱系包括来自于中国东北地区3个种群的个别单倍型,还包括俄罗斯贝加尔湖单倍型和芬兰单倍型;最后一个谱系完全是由长白山山脉单倍型构成。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树和中介网络图结果均表明,长白山山脉为远东鼩鼱末次冰期避难所。
刘铸汪青青白薇李博琦田新民李殿伟张隽晟
关键词:鼩鼱科细胞色素B基因分子系统地理学
东北地区棕背鼠平种群遗传结构及亚种分类被引量:6
2013年
棕背孵(Myodes rufocanus)隶属于啮齿目、仓鼠科、孵属,是全北区大陆森林的优势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北部地区(杨春文和金建丽,2003)。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认为棕背爵全球共10余个亚种,
金建丽刘铸田新民杨春文金志民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亚种
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姬鼩鼱分布被引量:3
2017年
2014年在黑龙江省横道河子地区(44°48′44″N,129°02′04″E,海拔约740 m)采集到1只鼩鼱(标本编号为CH5)。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赉湖地区(48°37′20″N,117°53′17″E,海拔约720 m)采集2只鼩鼱(标本编号为DE7和DE12)。这些新获标本经鉴定为姬鼩鼱(Sorex minutissimus)。《小鼩鼱(食虫目:鼩鼱科)辽宁省新纪录》文中的标本(080910,090920)经重新鉴定也为姬鼩鼱。利用mt DNA的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揭示,小鼩鼱聚为一支,姬鼩鼱聚为另一支,新获标本(CH5、DE7、DE12)和待厘定标本(080910、090920)都聚在姬鼩鼱一支,进一步支持形态学鉴定结果。2015年采集的姬鼩鼱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纪录,而《小鼩鼱(食虫目:鼩鼱科)辽宁省新纪录》文中的小鼩鼱(Sorex minutus)(标本号:080910,090920)更正为辽宁省姬鼩鼱新纪录。
刘铸张隽晟孙悦欣杨茜金志民
关键词:食虫目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