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胜
- 作品数:46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明清徽州的民间资产生息与经济互助被引量:10
- 2013年
- 在明清徽州,积贮置产与经济互助的观念深入人心,因家户合作、宗族统合、融资立会、社会捐输而形成的互助基金和经济实体广泛存在。大量民间资产通过借贷、合会、典当、融资等方式实现生息。公祀、会社、乡族机构是管理公共资产和实现生息经营的主体。民间资产生息具有浓厚的乡族性、互助性,利率一般维持在社会礼俗认可且符合官府规定的较为合理的区间之内,月息最高不超过3%,大多在1%~2%。维系民间资产生息的信用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明清时期的徽州,主要是依靠礼俗社会关系和契约关系来维系生息信用。民间资产生息显示了与传统高利贷不同的运行机制。明清徽州民间资产生息现象的普遍发生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
- 刘道胜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明清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1
- 2008年
- 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地方纠纷和诉讼多于民间范畴内得以调处。民间调处的途径灵活多样。里甲、里老、乡约、保甲等基层组织;宗族、文会等社会团体;中人等民间群体,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 刘道胜
- 关键词:明清民间调处
- 众存产业与明清徽州宗族社会被引量:10
- 2010年
- 众存产业是众存公有与房派份额互为前提的业态形式,系宗族内部以房派为主体的血缘性和水平性结合,属于前组织化的产业形态,主要依靠契约关系予以维系。明中期以前,众存产业和众存关系是传统徽州宗族经济和宗族关系的原始体现。明中期以后,众存产业是徽州宗族实体形成乃至发展壮大的现实经济基础。明清徽州民间众存关系的发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学背景。
- 刘道胜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通庠毕变":生员群体与清初婺源县基层行政--以《康熙间婺源县士民具禀汇抄》为中心
- 晚明以来,具有"党庠"身份的生员群体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入清以降,生员群体仍旧在地方行政和基层乡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到晚明以来"士风丕变"以及明清易代复杂形势的影响,官府与绅衿的矛盾在所难...
- 刘道胜
- 关键词:基层行政
- 明清徽州宗族的“公匣”制度被引量:5
- 2008年
- 公匣制度是徽州宗族公众事务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各种公匣反映宗族不同的组织系统,各有不同用途。公匣管理和监督方式亦具多样性。徽州宗族公匣组织的功能运作,有效地行使宗族对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族内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公匣制度所维系的公有观念,对于整合宗族内部不同层级亲属群体趋向组织化具有重要意义。公匣制度成熟的管理机制超出血缘宗法关系的范畴,具有更进步的意义。公匣制度是徽州民间文书大量遗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刘道胜
-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评介
- 2007年
- 刘道胜王世华
- 关键词:传统学术文化地理历史变迁
- 明清徽州乡村宗族秩序的构建与村际竞争——以祁东吴氏为中心
- 2024年
- 在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宗族既是族内秩序的构建者,也是维系村落秩序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精英通过编撰族谱、制定祭祀规则、推行礼俗教化、实施经济救助等措施,积极推动宗族组织化进程,维持村落社会秩序的稳定,成为村落社会实际权力的掌控者。位于祁门十一都的祁东吴氏宗族通过宗族秩序的构建和完善,提升了吴氏宗族在村落社会的竞争实力。
- 宋杰刘道胜
- 关键词:徽州宗族秩序构建
- 清代图甲及户籍中的“甲下户”“末甲”考论——以王鼎盛户实征册为中心
- 2023年
- 遗存的清代祁门县二十二都二图四甲“王鼎盛户”实征册,详细登载了雍正六年(1728)至咸丰九年(1859)该总户数以万计的土地流动信息。揆诸册籍记载,在清代徽州,一甲之内的小户寄附于总户之下成为“甲下户”。一图十甲之余,往往设置“末甲”。实际上“末甲”同于图下普通之甲,其形态在清代不少地方多有反映。设置“甲下户”和“末甲”是清代徽州为了解决因图甲结构僵化而带来花户难以归籍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 李士为刘道胜
- 关键词:户籍
- 20世纪以来徽州文书的面世、整理和研究
- 2019年
- ―、面世与整理宋代以降尤其明清,徽州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致使公私交往频繁。徽州民间具有重视在社会活动中因时立约、因事立约的传统,人们事无巨细,往往诉诸白纸黑字。在文书保存上,传统徽州具有强烈的文书保存的意识,尤其是大多数具有重要书证的契约,人们往往视为家珍。值得一提的是,在徽州宗族社会中,公匣制度是民间文书保存的重要手段和特色。
- 刘道胜
- 关键词:徽州文书徽州宗族契约
- 清代图甲户籍与村落社会——以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所见为中心被引量:11
- 2017年
- 由明至清,图甲作为自上而下普遍实施的基层组织,在不断适应基层乡治实际中呈现出地方性和稳定性的一面。图在基层乡治中的稳定性,使得清代保甲编制难以另起炉灶,只能藉助既有图甲体系展开。无论是图甲设置抑或保甲编制,都以图为单位展开。甲作为图甲制、保甲制之下共同的基层组织形式,在推行中兼具"总户-子户"和"甲-牌"的包容性机制,不断适应村落实际,成为基层行政的有效单位和地方乡治的功能社区。在徽州,图甲总户和子户的房派归属性,以及以房派统合共享一甲总户的现象颇为突出。总户之下,存在大量家族性"公祀公会",总户实际意义兼具田土产业归属、税粮征纳单位、乡族统合实体为一体。
- 刘道胜
- 关键词:保甲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