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莹莹

作品数:36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污染
  • 14篇渗滤
  • 14篇渗滤液
  • 12篇垃圾
  • 11篇垃圾渗滤
  • 11篇垃圾渗滤液
  • 5篇渗滤液污染
  • 5篇硝基
  • 5篇硝基苯
  • 4篇污染场地
  • 4篇污染羽
  • 3篇地下水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岩性
  • 3篇污染物
  • 3篇纳米铁
  • 3篇降解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下环境

机构

  • 36篇吉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滑铁卢大学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北京市地质工...

作者

  • 36篇刘莹莹
  • 20篇赵勇胜
  • 13篇董军
  • 11篇韩融
  • 10篇刘鹏
  • 7篇杨玲
  • 7篇马百文
  • 6篇孙威
  • 4篇宗芳
  • 4篇李志斌
  • 4篇张兰英
  • 3篇周睿
  • 2篇焦雁林
  • 2篇朱志国
  • 2篇孙艳
  • 2篇李敬杰
  • 2篇高松
  • 2篇屈智慧
  • 2篇张伟红
  • 2篇刘娜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2008年全...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三届全国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渗滤液污染羽中沉积物氧化还原缓冲能力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含水层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缓冲能力及其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的加重,沉积物的氧化容量(OXC)减小,而还原容量(RDC)升高.在未受污染的沉积物中,Fe3+是OXC的主要组成,约占OXC的70.5%;TOC是RDC的主要组成,约占RDC的98.7%.在厌氧环境中大部分无定型态和部分晶体态Fe3+被还原,还原产物主要以FeCO3和FeS形式沉淀;在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和铁还原带中,Fe2+的沉积使得可离子交换态Fe2+含量由原样中的0.5%分别升高至3%和1.84%.因此Fe3+是含水层中主要的氧化还原缓冲剂,Fe3+还原、Fe2+沉淀和Fe2+的离子交换等作用大大减小了厌氧渗滤液污染羽的扩展,对进入含水层的还原性污染物有重要的缓冲作用.
董军赵勇胜王翊虹陈忠荣刘莹莹韩融
关键词:渗滤液沉积物
垃圾渗滤液污染羽中的最终电子受体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最终电子受体和TOC在垃圾渗滤液污染羽各氧化还原带中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各种还原产物出现峰值的时间和相应的最终电子受体利用最终电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利用电子能力强的最终电子受体其还原产物出现急剧升高的时间较早,如NO2-出现峰值的时间比Fe2+早;TOC的浓度在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铁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和氧还原带中不断增加,增加速率分别为8.27、8.56、8.85、9.06和9.11 mg/(L.h).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速度受最终电子受体的多少和有效性的限制,其反应速度和最终电子受体利用最终电子的能力大小相一致,也就是说,利用最终电子能力越强的最终电子受体越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消耗,对污染的反应也就越灵敏.
董军赵勇胜张伟红洪梅刘莹莹韩融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污染羽
地层介质对垃圾渗滤液的pH缓冲性能研究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固体废物的产生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尤其是渗滤液的污染。国外有关土壤对渗滤液的缓冲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但国内相关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实验选用了不同岩性的地...
刘莹莹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文献传递
不同岩性渗滤液污染场地中污染物衰减的模拟研究
细砂、粉砂、粘土和土壤为材料,通过4个系列的静态实验来研究不同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pH、NO3-N、NH4-N、有机质及生物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4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同一...
孙威赵勇胜刘莹莹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
离婚案件中女性权益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婚姻是一种生活约定,包括两个人的感情、责任、金钱、人际、亲属等多个方面。男女双方结婚后由爱情转为了默契、责任和亲情,唯有相互理解、平等关爱、相互体贴、信任尊重才会使婚姻生活美好和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实中的婚...
刘莹莹
关键词:离婚女性女性权益赔偿
文献传递
粉煤灰和活性污泥对好氧填埋渗滤液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在好氧反应器中添加粉煤灰和活性污泥来加速固体废物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粉煤灰不但改善了氧气扩散,而且增强了反应器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对渗滤液中COD、NH4+、NO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68%和65%以上;添加活性污泥引入了一定量的微生物,也有利于固体废物的降解,渗滤液中COD、NH4+、NO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65%和77%。因此,通过添加粉煤灰和活性污泥来加速固体废物降解是可行的。
董军赵勇胜宗芳韩融刘莹莹
关键词:粉煤灰活性污泥好氧城市固体废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和苯胺含量被引量:27
2009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进样快速分析水样中苯胺和硝基苯的方法。操作条件为:进样量5μL;流速1 mL/min;流动相为V(乙腈)∶V(3.85 g/L乙酸铵+3 g/L乙酸)=65∶35混合液;苯胺用荧光分析,λex/λem=280/340 nm;硝基苯用紫外分析,波长为262 nm;分离柱为Eclipse XDB2-C8柱(150 mm×4.6 mm,5μm);测试时间为3.2 min;样品前处理方法:1.0 mL水样与1.0 mL甲醇混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有机系)过滤。苯胺和硝基苯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测试苯胺、硝基苯时,仪器精密度分别为1.56%和0.13%。方法的回收率在89%~110%之间。仪器对苯胺和硝基苯的检出上限分别是50和200 mg/L;苯胺和硝基苯的方法检出限分别是18和21μg/L。
刘鹏张兰英焦雁林刘娜刘莹莹高松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苯胺硝基苯直接进样
一种长距离大型输水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漏点识别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距离大型输水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漏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型输水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漏点识别可以概化为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水力学计算问题,论证漏点两侧压力表与漏点距离成正比,两侧压力水头呈线性关系,两条直线...
李昌海李鸿雁刘莹莹
文献传递
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被引量:9
2010年
为有效治理化学制药废水和生物制药废水,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室内模拟生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出水COD、BOD5的去除率均大于90%,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生物相的显微镜观察分析表明,污泥絮体和生物膜生长良好,并出现变形虫、轮虫和漫游虫等原生和后生动物。对各构筑物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别得到8株、3株、6株可培养的细菌。
刘鹏张兰英刘莹莹刘娜刘峰刘虹崔哲许国欣
关键词:制药废水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BIOLOG
渗滤液中有机物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降解机理与效率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降解机理和效率.结果表明,铁还原带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平均降解效率达86.24%,其次是氧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硫酸盐还原带和产甲烷带,分别平均达到75.93%、79.81%、74.02%和65.09%;厌氧还原环境可能对苯并噻唑、安替吡啉、茚等物质的降解起重要作用;萘、环己酮、部分环烷烃等不易被微生物降解;不同污染物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最大降解效率也不同,如1,1,1-三氯乙烷和邻二甲苯在硫酸盐还原带中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为80%和71.43%;三氯乙烯和MTBE则在硝酸盐还原带中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为81.25%和92.58%;而苯在硫酸盐还原带和铁还原带中均被全部降解.
董军赵勇胜张伟红赵晓波刘莹莹韩融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氧化还原带污染羽降解效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