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良云

作品数:231 被引量:2,914H指数:33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农业科学
  • 8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生物学
  • 14篇天文地球
  • 11篇机械工程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1篇遥感
  • 65篇小麦
  • 48篇冬小麦
  • 27篇光谱
  • 24篇叶绿
  • 23篇叶绿素
  • 23篇冠层
  • 23篇反演
  • 21篇植被
  • 21篇作物
  • 14篇氮素
  • 14篇光谱指数
  • 13篇多时相
  • 13篇土壤
  • 13篇NDVI
  • 12篇施肥
  • 12篇图像
  • 12篇变量施肥
  • 11篇遥感监测
  • 10篇光谱仪

机构

  • 156篇国家农业信息...
  • 76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遥...
  • 17篇西安科技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0篇安徽农业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许昌学院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华北工学院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31篇刘良云
  • 98篇赵春江
  • 92篇黄文江
  • 30篇宋晓宇
  • 26篇李存军
  • 14篇彭代亮
  • 13篇相里斌
  • 13篇潘瑜春
  • 12篇孙刚
  • 12篇马智宏
  • 11篇王锦地
  • 11篇郑文刚
  • 11篇贾建华
  • 11篇胡勇
  • 11篇张兵
  • 9篇张永江
  • 9篇李卫国
  • 9篇童庆禧
  • 9篇薛绪掌
  • 8篇焦全军

传媒

  • 25篇农业工程学报
  • 24篇遥感技术与应...
  • 19篇遥感学报
  • 10篇遥感信息
  • 8篇光学技术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光子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国土资源遥感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烟草科技
  • 2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23篇2008
  • 35篇2007
  • 27篇2006
  • 28篇2005
  • 27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12篇2000
  • 2篇1999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GIS的作物品质遥感监测与调优栽培决策系统
2004年
目前市场上普通小麦供过于求,而优质小麦却供不应求,因此粮食生产需要从单纯高产向优质高产的种植管理模式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追切需要在小麦生产垒过程提供基于3S技术的决策支持服务,即“产前”按优质栽培区划指导推荐优良品种:“产中”提供面向调优栽培的小麦肥。
潘瑜春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黄文江宋晓宇
关键词:网络GIS作物品质遥感监测调优栽培决策系统
C3、C4作物的光保护机制差异的光谱探测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设计了大豆(C3作物)和玉米(C4作物)日变化光谱探测试验,提取了太阳光照条件下叶绿素荧光信号和光化学指数PRI。结果表明,首先大豆和玉米叶绿素荧光强度的日变化特征有较大差异,上午大豆的叶绿素荧光比例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而玉米的叶绿素荧光未出现增加趋势;其次,下午高温胁迫条件下C3、C4叶绿素荧光光谱比值的变化差异显著,大豆在760nm和688nm波段的叶绿素荧光比值快速增加,而玉米未出现显著变化;最后,研究证实了C3作物中午受到强光抑制出现光合作用"午休"现象,即午后光合恢复后其光合效率快速增加,表现为C3作物的热耗散降低、PRI快速增加,而C4作物无"午休"现象,午后PRI增加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强光和高温环境胁迫下C3、C4作物的叶绿素荧光和热耗散变化特征有较大差异,利用胁迫条件下的多时相、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C3、C4作物的叶绿素荧光和PRI,有可能实现C3、C4作物的遥感分类目标。
刘良云关琳琳彭代亮胡勇刘玲玲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
基于ASAR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反演被引量:12
2010年
基于ASAR高级合成孔径雷达ASAR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结合MIMICS模型分析方法,研究ASAR后向散射数据与土壤湿度及冬小麦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散射影响ASAR信号探测土壤湿度的深度,冬小麦生长初期(起身期前)ASAR信号探测土壤湿度的最佳深度为0~20cm,拔节期后ASAR信号探测土壤湿度的最佳深度为0~5cm。冬小麦抽穗期前,ASARIS2VV模式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湿度线性相关性较高,可以利用经验统计模型方法反演土壤湿度;冬小麦生长旺盛期(抽穗期),经验模型土壤湿度反演精度较差,多角度ASAR数据模型能够提高土壤湿度反演精度。利用该土壤湿度反演模型,起身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土壤湿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25、0.0247和0.0298g/g。
鲍艳松刘利孔令寅王纪华刘良云
关键词:后向散射土壤湿度反演冬小麦ASAR
胁迫状态和品质诊断仪
一种测量作物胁迫状态和蛋白质品质的仪器。它利用作物冠层的三个离散波长处的反射率来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估,能对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快速诊断和监控并能对蛋白质品质进行评价。它采用被动光源(日光),在531nm、570nm和670n...
王纪华刘良云赵春江黄文江郑文刚孙刚
文献传递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理化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动态被引量:20
2005年
概述了高光谱遥感信息的处理方法,综述和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信息提取等方面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植被指数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高光谱遥感在提取植被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刘良云黄义德严伟才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
烤烟鲜烟叶成熟度的量化被引量:66
2007年
利用SPAD-502叶绿素计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鲜烟叶的成熟度量化判别。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绿素含量上。选取与叶绿素含量关系密切的叶绿素相对值(SPAD)作为鲜烟叶成熟度的判别指标,并建立了烟叶成熟度的叶绿素计读数模型TMDSPADV,该模型的判别分类与先验的成熟度分类符合率为91%。因此,基于SPAD的成熟度TMDSPADV模型,可以进行量化的鲜烟叶成熟度判别。
李佛琳赵春江刘良云王纪华杨铁钊靳志伟
关键词:烤烟成熟度叶绿素
基于矩匹配算法的山区影像地形辐射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针对山区遥感影像地形辐射校正问题,应用现有模型(如C校正)进行地形辐射校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引入矩匹配算法,利用DEM数据计算坡度、坡向等地形信息,以特定坡度和坡向数据为参考依据,对影像进行地形辐射校正。通过北京房山区SPOT5影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地形阴影,更好地反映阴影区域的细节信息,同时光谱特性保真程度较好,原模糊的影像区域通过处理基本上达到有效识别地物的要求。
钟耀武刘良云王纪华阎广建
关键词:矩匹配地形辐射校正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估测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了小麦光谱特征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对冬小麦不同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等参数和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光谱一阶微分和光谱比值植被指数(RVI)的相关分析,确立了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敏感波段,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开花期350~700nm和1420~1520nm冠层光谱反射率和灌浆期350~1750nm冠层光谱反射率分别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相关;比值植被指数Rw(560,1220)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性较好;确立的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预测模型为:干物质积累量=-186.94×RVI(560,1220)-2242.2(R^2=0.7138),说明通过遥感手段监测冬小麦的群体质量是可行的。[结论]该研究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监测小麦的群体质量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杨庆锋王纪华莫良玉黄文江刘良云
关键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
不同尺度冬小麦氮素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该文以航空影像、地面冠层光谱数据及同步观测的植被生化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冬小麦冠层氮素监测的遥感方法。该方法应用于Lukina变量施肥模型,研究了基于遥感影像变量施肥量的计算方法。为实现以上目标,首先采用矩匹配和反射率转换方法,对获取的机载实用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MIS)影像进行辐射校正;然后结合航拍相片及地面高精度差分GPS定位点坐标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几何校正。以预处理后的反射率影像和冠层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倒高斯模型拟合冬小麦红边光谱曲线,并构建红谷位置、红边位置和红边宽度等光谱特征参量。通过对红边光谱特征量和实测氮素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相关性显著、拟合误差小的最佳光谱特征量,并用于预测冬小麦冠层的氮素含量。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拟合曲线和图像反射率曲线面积差和实测的氮素含量有最高的相关性,且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最后,把该氮素预测方法集成到Lukina变量施肥模型中,结合反射率影像数据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文中探讨的最佳氮素预测方法改善了氮素预测的精度;基于影像的面状信息获取技术克服了点状信息的不足,使变量施肥技术更利于实用和推广。
鲍艳松王纪华刘良云李小文李翔黄文江唐怡
关键词:OMIS变量施肥
基于叶绿素荧光的光能利用效率光谱探测研究
鉴于叶绿素荧光的光合作用“探针”功能,通过叶绿素荧光的光谱探测方法,是有可能提供一种光能利用效率的可靠遥感监测方法。论文设计了冬小麦日变化试验,并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离算法,提取了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信号,结果验证了基于叶...
刘良云程占慧
关键词:冬小麦光能利用率遥感监测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文献传递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