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

作品数:137 被引量:475H指数:10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39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7篇教学
  • 20篇骨科
  • 19篇骨折
  • 17篇腰椎
  • 16篇股骨
  • 14篇手足
  • 12篇疗效
  • 11篇学法
  • 11篇坏死
  • 11篇教学法
  • 10篇脊柱
  • 10篇骨头
  • 10篇股骨头
  • 10篇关节
  • 9篇教育
  • 8篇医师
  • 8篇护理
  • 7篇带教
  • 6篇血性
  • 6篇执业

机构

  • 101篇内蒙古医科大...
  • 29篇内蒙古医学院...
  • 28篇内蒙古医科大...
  • 8篇内蒙古医学院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市江北人...
  • 2篇鄂尔多斯应用...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赤峰市医院

作者

  • 135篇刘瑞
  • 67篇赵建民
  • 25篇李强
  • 22篇王跃文
  • 22篇杨勇
  • 20篇张元智
  • 14篇甄志龙
  • 10篇包毅敏
  • 9篇路全立
  • 9篇王小龙
  • 9篇张国梁
  • 8篇常青
  • 6篇俞兴
  • 6篇张艳
  • 6篇李志军
  • 5篇徐林
  • 5篇邹德伟
  • 4篇王雪梅
  • 4篇韩超前
  • 4篇张少杰

传媒

  • 50篇内蒙古医科大...
  • 16篇生物骨科材料...
  • 13篇内蒙古医学院...
  • 5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2篇高校医学教学...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12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8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与植骨在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和伤椎植骨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8-04共收治60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短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其中30例行伤椎置钉(伤椎置钉组),30例伤椎椎弓根植骨(伤椎植骨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及手术参数。结果:60例随访12~18mo,平均15.45±4.71 mo,两组在术后即刻、1.5 mo、3mo、6mo及1 a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均无显著丢失,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伤椎置钉组在负重时间上要早于伤椎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植骨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上优于伤椎置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和伤椎植骨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伤椎植骨组表现出较短的骨折愈合时间、花费较低以及相对较小的创伤。
年利伟赵建民姜助国常青孙凯郭振国刘瑞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短节段
带蒂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滑利杨勇赵建民刘瑞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急诊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2012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生将医学基本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加油站。临床毕业实习的好坏、实习质量的高低,对医学生的医学生涯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彭粉花刘瑞杨勇
关键词:急诊科临床科带教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手足并用”教学方法探讨——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针对手足并用教学法对"卓越医师学员"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方法:通过对卓越医师班各系统内容进行改革,将改革后成绩情况与未改革的学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教学方法改革后的学员成绩优于非改革学员成绩,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可以看出改革后学员对本部分内容掌握情况更好。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运动系统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其他重点章节内容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甄志龙李强赵建民张艳刘瑞
浅析本科护生护理核心能力的提升被引量:2
2018年
本科护生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厘清了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阐述了提升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本科护生护理核心能力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邹德伟刘瑞
关键词:护理教育
从执业医师考试结果反思医学本科教育被引量:10
2014年
现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基石,执业医师考试对我国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揭示了现行医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甚至弊病,如何借助执业医师考试工作,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观点能够对医学教育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包毅敏包芸刘瑞王跃文郑金洋林业
关键词:执业医师考试医学本科教育
肌骨超声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肘管综合征术前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合诊断在肘管综合征术前指导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肘管综合征并进行单侧尺神经松解术的患者,对比肌骨超声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尺神经松解术术中所见,并以尺神经松解术术中证实为金标准。结果:肌骨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6.91%,特异度为53.85%;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灵敏度为96.87%,特异度为50%,采用并联串联试验分析两者综合诊断的效能,并联实验诊断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50%;串联试验诊断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0%。结论:采用串联试验诊断可大幅度提高特异度,采用并联试验可提高灵敏度,在术前结合两种检查结果,可对手术做出有效的指导。
王瀚博刘瑞赵建民吴荷花王晓磊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查尺神经松解术
骨伤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中医学人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我院近年运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重视床边教学和术中教学,以及开设专题讲座强化理论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骨伤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得到较快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刘瑞徐林俞兴毕连涌
关键词:骨伤科研究生教育
"手足并用"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手足并用"教学理念最早形成并应用于骨科教学。在讲授骨与关节的解剖及疾病时,通过手与足的上下对比,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容易记忆。在学习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时,将躯体比作硬膜囊,双臂比作神经根,完美地解释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通过上下肢解剖的高度相似,讲解了四肢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用拇指的不同方向,解释了阑尾的位置变异。以同样的方法讲解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手足并用"教学在多个学科不断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甄志龙刘瑞赵建民李强张艳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实践
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8~10年病例随访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的中期随访疗效,并对随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加以总结。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对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行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的100例患者(108髋)进行随访,随访以门诊随访为主、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至末次随访时,59例患者(64髋)获得随访并取得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时间9.2年(8~10年)。对完整的随访资料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内容包括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记录;影像学评估包括观察分析末次随访复查的和术后1周内复查的患者骨盆正位片(比较双侧髋),患髋关节正侧位片,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评判假体位置情况,分析假体周围是否存在透亮带、是否发生骨溶解,假体是否发生无菌性松动,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情况以及异位骨化等情况。结果最终随访率为59%,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30±10.06)分(17~61分)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平均(91.20±5.14)分(75~100分),优良率为87.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7%,包括髋部疼痛(1例1髋)、假体脱位(1例1髋)、深静脉血栓(1例1髋)、跛行(5例)、术后肢体不等长10 mm以上(6例);股骨柄假体和螺旋臼杯假体存留率均为100%;透亮带发生率12.5%,均为区域性透亮带;骨溶解发生率4.7%;股骨近端应力遮挡发生率61%;异位骨化发生率17.2%。结论通过对本组8~10年术后病例的随访,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初次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总体疗效令人满意。
常青孙凯刘瑞赵建民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随访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