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燊

作品数:92 被引量:754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地球化
  • 33篇地球化学
  • 21篇基性
  • 20篇岩石
  • 16篇中生代
  • 14篇基性岩
  • 12篇成矿
  • 1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1篇锆石
  • 11篇化学特征
  • 10篇岩墙
  • 10篇岩石成因
  • 10篇同位素
  • 9篇地幔
  • 9篇陨石
  • 9篇矿床
  • 9篇基性岩墙
  • 8篇年代学
  • 8篇煌斑岩
  • 8篇斑岩

机构

  • 74篇中国科学院
  • 38篇西北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新疆大学
  • 3篇武警黄金第六...
  • 2篇贵州省地质矿...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里贾纳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92篇刘燊
  • 48篇冯彩霞
  • 44篇胡瑞忠
  • 27篇冯光英
  • 21篇齐有强
  • 12篇杨毓红
  • 9篇王涛
  • 8篇李世杰
  • 8篇钟宏
  • 8篇赵军红
  • 6篇曹建劲
  • 6篇戚华文
  • 6篇刘家军
  • 6篇李才
  • 5篇彭建堂
  • 5篇王世杰
  • 5篇贾大成
  • 5篇谢桂青
  • 4篇牛晓露
  • 4篇迟效国

传媒

  • 15篇岩石学报
  • 13篇矿物学报
  • 7篇矿物岩石地球...
  • 6篇地质学报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矿床地质
  • 2篇矿物岩石
  • 2篇极地研究
  • 2篇地质通报
  • 2篇第八届全国空...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贵州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监测终端、和安装在高层建筑定顶部的地震监测预警一体仪、所述地震监测预警一体仪包括仪体、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顶部的一个以上的预埋孔和一固定板;所述预埋...
冯彩霞刘燊
文献传递
兰坪盆地白秧坪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元素共生分异机制及物质来源被引量:12
2011年
兰坪白秧坪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可分东矿带和西矿带二部分。本文通过对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西2个矿带的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分析及S同位素的讨论得出:(1)东西2个矿带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具明显不同,前者矿石矿物组分较为简单,西带较为复杂,不仅有Pb、Zn和Cu的独立矿物,还存在Co和Bi的矿物;(2)东矿带Ag、As、Cd、Pb、Sb和Zn的富集从南到北依次减弱,Bi的富集依次增强,Cu的富集趋势越往北越富集,亏损元素为Co、Cr、Ni和V;西矿带Ag、Pb、Zn的富集属吴底厂和李子坪矿段最富集,而Cu则在小丫口和白秧坪矿段最富集。亏损元素为Ba、Co、Cr、Ni和V,但各个矿段这些元素的亏损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矿段部分元素有稍富集趋势;(3)Co、Ni和Cr等微量元素西带高于东带,而Sr、Pb、Zn和Ba元素则东带高于西带,与各自的矿物组合类型一致,且元素的共生分异机制与构造分带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4)兰坪盆地火山岩为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提供了主要物源,Mo、Co和Ni等元素显示其成矿可能与隐伏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的深部来源有关;S同位素特征表明东西矿带金属硫化物硫源均以幔源为主。
冯彩霞毕献武胡瑞忠刘燊武丽艳唐永永邹志超
关键词:成矿元素兰坪盆地
南极陨石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和研究
光学显微镜下所要观察和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球粒结构及大小、基质特征及重结晶程度、硅酸盐矿物、Fe-Ni金属和陨硫铁、冲击变质程度(S1-S6)和风化程度(W0-W6). 镜下观察显示,常见的球粒结构主要包括斑状...
刘燊王世杰李世杰付绍洪
关键词:南极陨石光学显微镜陨硫铁冲击变质球粒结构
文献传递
土壤硒和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及污染评价--以陕西紫阳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为系统查明陕西省紫阳县土壤中硒(Se)及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及规律,对紫阳毛坝镇、双安镇、瓦庙镇和白鹤口—双庙梁地区的表层土壤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土壤中微量元素测定,在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程度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对其重金属污染及土壤元素富集情况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土壤中Se均具有超常富集特征,且以闹热地区最为显著;同时,紫阳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十分严峻,多数重金属元素(如Mo,W,Cd)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性,而Mo和W污染在所有地区均明显存在,W的富集因子达到了背景值的数百倍。在紫阳地区,按污染水平由高到低可排序为闹热、白鹤口-双庙梁、毛坝、瓦庙。研究后认为,紫阳地区重金属污染(如Mo与Pb,Ba和V)来源与当地广泛分布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存在密切联系,而黑色岩系中的石煤是其重要来源。
侯晨晖冯彩霞刘燊赵慧博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
苏鲁造山带碱性岩的成因研究——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8
2010年
苏鲁造山带碱性岩总体具有高SiO2(60.2%-65.1%)、高钾(K2O=4.66%-5.79%,K2O/Na2O〉1)、富碱(Na2O+K2O=8.30%-10.1%)和过铝质(Al2O3=14.5%-16.7%,A/KNC=0.92-1.10)的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Th和U及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P)的特点。研究区碱性岩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ΣREE=296×10^-668×10^-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平行分布,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右倾型),具有中等-弱的负Eu异常(δEu=0.46-0.78)。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苏鲁造山带碱性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但在成岩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Ti-Fe氧化物、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饱和温度计算表明岩浆的结晶温度范围为830-924℃。苏鲁造山带碱性岩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明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王涛刘燊胡瑞忠冯彩霞齐有强冯光英杨毓红
关键词:碱性岩元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苏鲁造山带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勘探的钻机围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勘察的钻机围挡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底座,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卷帘,所述卷帘的顶端安装有卡杆,所述第一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设有底板,所...
刘燊冯彩霞
文献传递
100块南极格罗夫山陨石的类型划分及其岩石学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根据岩石矿物学研究,包括岩石结构、橄榄石的Fa值和低钙辉石的Fs值以及金属模式含量等,100块格罗夫山陨石分别被划分为:4块H3型、11块H4型(其中一块为H4-an)、10块H5型、3块H6型、2块L3型、6块L4型、31块L5型、32块L6型和1块LL4型。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在类型分布上,其比例和南极以及非南极普通球粒陨石有显著不同,说明可能存在相当数量的成对陨石。分类陨石样品比较新鲜,其中98块陨石的风化程度为W1,仅有2块陨石风化程度分别为W2和W3。另外,这些陨石中冲击程度较高的样品占有一定比例,它们是研究冲击作用的理想样品。
李世杰王世杰刘燊李雄耀唐红李芃王涛
关键词:南极陨石普通球粒陨石
黔西南碱性超基性脉岩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被引量:9
2010年
黔西南出露大范围的碱性超基性脉岩,其成因研究对了解该地区大规模的金矿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卡洛斯管同位素稀释法结合ICP-MS分析了黔西南4个岩区碱性超基性脉岩中的Ni、Ir、Ru、Rh、Pt、Pd和Cu的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脉岩铂族元素(PGE)的含量普遍较低,原始地幔标准化PGE分布模式呈正斜率型;并具有较高的Cu/Pd比值(11903-60210)。综合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脉岩为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原始岩浆具有硫不饱和的特征,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硫化物分异,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岩浆分离结晶。此外,陇要脉岩可能经历了岩浆上升时铬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
冯光英刘燊苏文超冯彩霞王涛王涛
关键词:PGE
张广才岭地块早侏罗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及其闪长质包体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对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早侏罗世晚期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长岗花岗闪长岩中含有大量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包体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并发育针状磷灰石,同时斜长石斑晶从核部到边部显示复杂的成分和结构不平衡。寄主岩与包体均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或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过渡岩石,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同时都具有正的εNd(t)和锆石εHf(t)值。主微量元素-SiO2协变图中,包体成分的两端分别向寄主花岗闪长岩及该区时代略早的基性岩延伸,三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上特征表明北长岗花岗闪长岩中暗色包体为岩浆混合成因,且其原始岩浆可能为受到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寄主花岗闪长岩原岩主要为中-新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并有少量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基本一致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73±2.0Ma和173±1.5 Ma),显示岩浆混合作用发生在早侏罗世晚期。区域构造演化显示,早侏罗世(~185Ma),张广才岭地块处于古太平洋西-北西向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形成暗示早侏罗世晚期(~173Ma)依然存在幔源岩浆活动,该区仍然处于弧后伸展环境,幔源物质的底侵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研究区长英质岩浆,同时也说明该区早侏罗世晚期仍然存在地壳增生,且增生方式为垂向增生。
冯光英牛晓露刘飞刘燊杨经绥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暗色微粒包体岩浆混合作用地壳增生
硒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被引量:51
2002年
硒是一种稀少而又分散的无素,在各种地球化学样品中含量甚微,在自然界它不易形成独立矿物而分散于其他矿物和介质中.早年人们只知道硒及其化合物的毒性,20世纪到50年代才发现硒还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元素,它对生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显著作用,已经引起医学、地学、农业和生物等方面学者的关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国防工业、化工、医学和农业等.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李志明李恩东
关键词:矿物地球化学行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