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慧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土壤
  • 8篇滴灌
  • 6篇盐碱
  • 4篇水盐
  • 4篇苜蓿
  • 3篇盐碱地
  • 3篇水盐运移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3篇紫花
  • 3篇紫花苜蓿
  • 3篇酶活性
  • 3篇碱地
  • 3篇草木樨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盐分
  • 2篇盐碱土
  • 2篇土壤基质

机构

  • 11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 2篇陕西地建土地...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陕西省土地工...

作者

  • 14篇刘淑慧
  • 4篇康跃虎
  • 4篇郭建忠
  • 4篇李森
  • 3篇万书勤
  • 2篇张体彬
  • 2篇窦超银
  • 1篇胡伟
  • 1篇吴文勇
  • 1篇贾俊姝
  • 1篇赵辉
  • 1篇孙杨

传媒

  • 5篇节水灌溉
  • 3篇土壤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种子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种植方式对草木樨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大田试验,以耐盐碱牧草草木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以每3 d E20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50%为灌溉指标,耕作种植方式为平作和垄作下,盐碱地滴灌土壤剖面(距滴头横向30 cm,滴头垂直深度100 cm)含水率、电导率和p H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灌溉结束后,垄作种植方式的电导率和p H值都比平作下降得比较明显,其中,垄作和平作种植方式滴头下方0~60 cm的平均电导率比灌前下降37.4%和21.8%,垄作在0~40 cm淋洗的效果较明显,较灌溉前0~40 cm土层平均电导率下降52.4%,平作在0~20 cm淋洗的效果较明显,较灌溉前0~20 cm平均电导率下降30.8%。
郭建忠刘淑慧李森卢垟杰
关键词:垄作平作土壤水盐运移
滴灌控制土壤基质势对土壤水分分布和苜蓿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在滴头正下20 cm深度处埋设负压计,分别设置-15、-25和-35 k Pa的土壤基质势控制滴灌,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基质势下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和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分析了蒸发、降雨和灌水与土壤基质势之间的关系。从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来看,整个生育期内-15 k Pa处理下的土壤剖面含水率整体集中在14%~15%,较-25和-35 k Pa处理的更为均匀,水分密集区域距离滴头最近;-15 k Pa处理下苜蓿株高达到41.7 cm,盖度为15.3%,生物量值达到了281.29 g/m^2,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
李森刘淑慧郭建忠
关键词:滴灌土壤基质势苜蓿含水率
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水盐运移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研究盐碱地上紫花苜蓿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水盐运移情况,该试验通过在盐碱地上设置垄作和平作种植两种模式的方法,测定了在滴灌条件下距离滴头不同水平位置(0~30cm)和垂直深度(0~100cm)的土壤水分、pH值和电导率(EC)的情况,并对这两种模式下的土壤的水分、pH和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滴灌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滴头附近的土壤pH、电导率值显著降低,在10~20cm土层中平作种植方式的电导率值降低了94%,垄作种植方式电导率值降低了90%。垄作模式下的电导率等值线图在水平方向10~20cm范围内呈现梯次分布,该项研究将为探索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孙杨刘淑慧赵辉
关键词:滴灌水盐运移盐碱地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含水率和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土壤环境、肥力变化,为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分别为平作不覆膜(TW)、平作覆膜(TM)、垄作不覆膜(RW)、垄作覆膜(RM),分析了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TW耕作方式相比,TM、RW、RM耕作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土壤表层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且对0~20 cm土壤酶活性影响最为明显。4种耕作方式对土壤表层0~10 cm范围内的含水率影响显著,与9月相比,7月4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更大。4种耕作方式中垄作覆膜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平均株高最高,产量最大(7.42 kg/m^2)。【结论】4种耕作方式中,RM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平均值最高,土壤肥力状况最好,而在深度为0~60 cm范围内,0~20 cm深度处土壤酶活性变化最为明显;与耕作方式相比,季节性因素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更大;RM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的更好。
赵凯超刘淑慧卢垟杰张勇康赵笃勤王永红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含水率耕作方式紫花苜蓿
松嫩平原盐碱草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盐碱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羊草(Leymus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碱蓬(Suaeda glauca)以及盐碱荒地上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酶活性值以及垂直分布规律,并对3种酶活性与各理化因子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的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值均为最高,芦苇、虎尾草群落土壤的酶活性值也较高,碱茅群落的土壤酶活性较低,而碱蓬群落土壤酶活性值最低,接近于盐碱荒地上土壤酶活性值。各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多表现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呈现依次递减的规律,且表层(0~10 cm)土壤酶活性在所有根层总酶活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根层(0~40 cm)土壤酶活性的50%以上。土壤酶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土壤酶活性大多与EC、pH值显著负相关,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正相关,脲酶与其相关性较大,蔗糖酶与养分的相关关系不是很明显。
刘淑慧康跃虎万书勤张体彬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盐碱草地松嫩平原
滴灌灌水下限和避雨栽培对氮素淋失及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索土壤氮素利用率低,氮素淋失导致环境及葡萄产量品质不佳的影响因素,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水和避雨栽培对葡萄氮素淋失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灌水下限(80%、70%、60%田间持水量)及避雨措施(无避雨处理、避雨处理)2个因素6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水分下限和是否避雨处理对土壤淋失水中NH_(4)^(+)-N、NO_(3)^(-)-N浓度及总淋失量、NO_(3)^(-)-N淋失率和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下限条件下,避雨栽培的各处理在NO_(3)^(-)-N浓度及总淋失量、NO_(3)^(-)-N淋失率方面均低于无避雨栽培的处理;在相同避雨措施下,低灌水下限的处理在NO_(3)^(-)-N浓度及总淋失量、NO_(3)^(-)-N淋失率方面均低于高灌水下限的处理;NH_(4)^(+)-N和NO_(3)^(-)-N淋失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5处理单位面积产量较T1、T2、T3、T4和T6处理分别高了34.02%、10.21%、37.67%、20.90%、36.33%,且差异显著。避雨栽培和适当降低灌水下限的措施具有很好的氮素淋失阻控作用及优质高产效果。
卫青青谢建华刘淑慧吴文勇胡雅琪
关键词:葡萄滴灌灌水下限避雨栽培氮素淋失
平作紫花苜蓿滴灌前后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试验为研究滴灌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盐碱地资源,以耐盐碱牧草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按12 mm的灌水定额和一周一次的灌水频率,来研究滴灌过程中,一次滴灌前后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滴灌对盐碱地土壤有良好的淋洗作用,滴灌后24和72 h,滴头下表层土壤的电导率和p H分别较滴灌前降低了72.2%和8.2%、74.7%和5.0%。滴灌结束后,随时间增加,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多,返盐现象严重。
卢垟杰刘庆聂坤堃刘淑慧
关键词:滴灌盐碱地水盐运移
不同土壤基质势对滴灌枸杞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滴头正下方0.2m深处埋设负压计控制土壤基质势下限进行水盐调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基质势对宁夏枸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枸杞生长周期内,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不同处理的累计灌水量显著减少,不同土壤基质势处理对枸杞生长和产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当滴头正下方0.2m处土壤基质势为-20kPa时,距滴头径向0.5m、纵向1.2m土体内平均盐分质量分数降低显著、作物主根层40~80cm和深层80~120cm土壤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值减少明显;冠幅、抽新枝数及结果枝数增长量最大,鲜果产量和干果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在宁夏干旱地区可控制土壤基质势-20kPa以上来指导灌溉,滴灌枸杞便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并在作物根系分布范围内得到较好的盐分淋洗效果。
贾俊姝康跃虎万书勤刘淑慧莫家玉
关键词:土壤基质势水盐调控滴灌枸杞
盐碱土不同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和pH值的换算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饱和泥浆浸提液和土水比1∶1、1∶5浸提液等3种方法分析山西省大同盆地81份盐碱土样品的电导率、pH值,并对3种方法测定的参数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泥浆电导率(ECe)与土水比为1∶1(EC_(1∶1))、1∶5(EC_(1∶5))的电导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可利用一元线性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回归换算;饱和泥浆氢氧根离子浓度和土水比为1∶1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经过公式代换得到土水比为1∶1的pH值和饱和泥浆pH值的关系。在试验中可采用1∶1的土水比例通过模型换算得到饱和泥浆的电导率和pH值。
郭建忠刘淑慧李森卢垟杰
关键词:盐碱土土壤浸提液电导率PH值
玉米-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玉米单作(MM)、玉米-大豆间作1∶2(IMS1,玉米1行,大豆2行)、2∶2(IMS2,玉米2行,大豆2行)3种种植方式和3种施肥水平不施氮(N0)、减量施氮200 kg/hm^2(N1)、常量施氮300 kg/hm^2(N2)对玉米生长、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MS1下,N2玉米叶面积较N0显著提高6.30%。间作和N1处理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总产量。N1较N2的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在成熟期达到最低值。与N2相比,N1土壤硝态氮无显著变化,未对土壤养分产生负面影响并能满足作物对氮素的需求,保持高产。总体来看,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减量施氮有利于节肥和提高间作体系总产量。
赵笃勤刘淑慧赵凯超
关键词:硝态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