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足踝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个体化的复杂足踝部骨折精确治疗的疗效。方法:132例足踝部骨折患者术前进行CT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快速成型与个体化标本预手术,123例足踝部骨折患者直接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获...
- 章莹夏远军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三维仿真撬拨复位
- 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个体化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通过与常规手术比较,探讨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个体化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三踝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设计手术组(A组)12例,常规手术组(B组)12例。A组手术前采取CT三维重建、计算机模拟、快速成型与个体化标本预手术。比较两组的切开暴露时间、复位与固定时间及手术疗效优秀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15个月。两组切开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102);A组手术复位与固定时间为(45.43±9.38)min,低于B组(58.61±1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8,P〈0.05);A组手术疗效优秀率为83.3%,B组手术疗效优秀率为66.7%。结论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个体化技术可提高三踝骨折手术效率与精确度。
- 章莹万磊尹庆水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张海燕周烨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成像
- 异种生物型骨钉植入骨折模型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近年来,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骨折的病例数越来越多,但还存在力学性能不稳定,过早吸收后导致固定失败等缺点。因此,研制性能稳定而又价格低廉的异种骨螺钉替代可吸收螺钉很有必要。目的:观察异种生物型骨钉植入兔骨折模型后的组织学反应。方法:成年新西兰兔制备股骨内髁骨折模型后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异种生物型骨钉固定,对照组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2,4,6,8,12,24周取骨钉及周围组织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两组动物均在一两天后逐渐恢复活动,约10d后活动基本正常,伤口局部均无红肿、破溃,渗出及坏死等,均在2周完全愈合。病理切片显示:术后2,4周时生物型骨钉与宿主骨界面间有炎性细胞浸润;6~12周,炎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纤维化较前明显,纤维边缘出现少许破骨细胞;24周,纤维层厚度减低,破骨细胞数明显增加,与宿主骨间发生骨桥连接。可吸收钉在术后2,4周可见可吸收钉道表面有炎性细胞浸润;6~8周,钉道松质骨炎性细胞浸润数逐渐减少,纤维化明显,未见破骨细胞浸润;12~24周,钉道表面纤维结缔组织层的厚度较前增厚,宿主松质骨内少许破骨细胞浸润。提示生物型骨钉具有一定的诱导成骨作用,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 章莹刘德华夏远军吴文谢会斌谭新宇刘汉辉
- 关键词:异种骨折模型可吸收螺钉病理
-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Ⅳ型、Ⅴ型)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形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Ⅳ型、Ⅴ型)手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计算机-快速成形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Ⅳ型、Ⅴ型)63例,采用Mercha...
- 夏远军章莹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将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个体化设计应用于复杂跟骨骨折精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3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29例,女9例;年龄14~69岁,平均29.8岁。Sanders分型:Ⅰ型4例,Ⅱ型14例,Ⅲ型12例,Ⅳ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h~5d。CT图像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测量健、患侧术前B?hler角,并行撬拨复位计算机三维设计,测量跟骨结节撬拨旋转角度。根据计算机测量骨折块旋转角度,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C臂X线机监测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计算机测量术前健侧B?hler角为(34.58±4.38)°,患侧为(8.33±12.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机模拟术中撬拨复位,骨折块旋转角度为(28.84±6.51)°,患侧B?hler角恢复至(32.86±1.72)°,与术前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年B?hler角恢复至(32.41±1.42)°。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获优16例,良10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9%。结论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可个体化设计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术中精确恢复B?hler角及距下关节,是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章莹夏远军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跟骨骨折撬拨复位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足踝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个体化的复杂足踝部骨折精确治疗的疗效.方法 132例足踝部骨折患者术前进行CT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快速成型与个体化标本预手术,123例足踝部骨折患者直接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获...
- 章莹夏远军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三维仿真撬拨复位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足踝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个体化复杂足踝部骨折精确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1月~2009年8月收治的255例复杂足踝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3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另132例在术前CT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和个体化预手术的基础上实施精确化手术。对获得随访的196例患者(传统手术组91例,计算机辅助组10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术中复位固定时间及随访6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足部功能Hindfoot评分系统评定)。结果 196例患者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其中计算机辅助组105例,传统手术组91例,复位固定时间分别为(44.3±5.4)min和(56.3±5.7)min,两组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0,P=0.000);随访6个月时计算机辅助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60例,良35例,可10例,优良率90.4%)优于传统手术组(优39例,良32例,可14例,差6例,优良率78.0%),两组比较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8,P=0.165)。结论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个体化手术可以降低术中复位固定时间,提高足踝部骨折手术的精确度,是治疗复杂性足踝骨折的有效方法 。
- 章莹夏远军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骨折足损伤踝损伤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复杂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进行个体化的跟骨骨折精确治疗.方法:跟骨骨折38例,CT图像经计算机三维重建后测量健、患侧Bohler角的准确数值,对撬拨复位角度及骨折复位进行个体化三维设计.结果:当撬拨旋转角度为28.84...
- 章莹夏远军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三维仿真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个体化设计应用于复杂跟骨骨折治疗与未进行计算机模拟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7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8例术前采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辅助手术治疗,41...
- 夏远军章莹万磊吴文谭新宇谢会斌刘汉辉尹庆水
- 关键词:跟骨骨折撬拨复位
- 肌腱损伤修复过程及粘连的预防被引量:10
- 2009年
- 肌腱损伤后愈合包括内源性愈合、外源性愈合两种形式。防止肌腱粘连的理想途径,是通过改善肌腱的营养状况和周围环境,来促进内源性愈合,抑制或减轻外源性愈合。常用的预防肌腱粘连方法有: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保护和修复腱鞘、采用自体组织或合成材料代腱鞘、肌腱移植与腱鞘再造等,均取得了一定效果。采用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屏障预防肌腱粘连,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热点。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康复理疗及早期保护性活动,均可一定程度预防粘连发生。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可能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在肌腱损伤早期,采用无创技术、非绞窄性缝合,手术中尽量保留或修复腱鞘,外周应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裹,术后结合康复理疗及早期保护下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明显预防粘连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肌腱的滑动功能。
- 刘汉辉章莹吴文谭新宇
- 关键词:肌腱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