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静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电影
  • 3篇中国电影
  • 1篇倒置式
  • 1篇底泥
  • 1篇旋流除砂器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化
  • 1篇银幕
  • 1篇影视
  • 1篇影视史学
  • 1篇中介
  • 1篇沙量
  • 1篇史书
  • 1篇史学
  • 1篇事变
  • 1篇泥质
  • 1篇欧洲电影
  • 1篇助推
  • 1篇外援
  • 1篇文化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6篇刘晓静
  • 3篇李亦中
  • 1篇曹小晶
  • 1篇魏群山

传媒

  • 2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新作
  • 1篇人文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倒置式旋流泥沙分离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置式旋流泥沙分离器,包括电机和分选筒,分选筒为倒置式,分选筒顶部中心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伸入分选筒内部,搅拌杆底部设置有搅拌叶片;分选筒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滤网,滤网下方设...
魏群山刘晓静张凯张艳霞吴倩倩唐立朋黄满红乔锦丽申哲民
文献传递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
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以当代世界电影市场的整体格局以及中国电影本土与海外市场之间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电影作为具有跨国流动特点的文化贸易产品,整体上呈现一种不对等流动特征,以好莱坞为代...
刘晓静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国电影媒介形式
电影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电影——以电影《西安事变》的银幕化历史书写为例
2011年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作为主流媒体的影视媒介对于大众精神文化的渗透影响作用日趋巨大。从影视史学的立场出发,选取中国当代电影中曾非常轰动的文本《西安事变》(1981)为个例进行解读,具体论述其对75年前的史实"西安事变"的银幕化叙述、建构与传播作用及历史局限等问题,对于探讨影视文化同传统经典人文学科的互动传播、共同发展具有积极的开拓意义。借此可真切洞见特定时代文化意识形态语境对于历史事实建构、阐释的特定角度和印记,更可以从这种剖析中获得历史观念的不断拓展和更新。
曹小晶刘晓静
关键词:影视史学
意识形态化刻板成见——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壁垒被引量:1
2015年
相比在国际商业片与艺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中国电影缺乏吸引力与渗透力。在外国观众眼中,银幕上的中国人和中国形象,被一种来自传播内容/文本的"他者性"强化为各种刻板成见。虽然中国市场被西方电影业争相看好,但由于长久以来缺乏客观公正的文化视野,造成对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偏颇的认识。中国电影被建构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异国电影,缺乏文化亲缘性和感召力。唯有改变长期以来的刻板成见,中国电影才能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取得突破。
刘晓静李亦中
关键词:中国电影刻板成见意识形态
欧洲电影一度逆袭美国本土市场的启示
2015年
欧洲电影曾在20世纪40年代来到60年代中期逆袭好莱坞,一度在美国本土占得优势。以艺术品质与色情噱头为特质的欧洲电影,恰好满足了美国知识阶层和年轻人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对日益重视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影而言,这段历史颇有启示意义。
刘晓静李亦中
关键词:欧洲电影观众需求
助推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三位“外援”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研究对象是三位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发挥积极作用的外国人士,分别是意大利人马可·穆勒、德国人曼弗雷德·杜尼约克、英国人裴开瑞。开阔的文化眼界与包容精神、对中国电影的喜爱与认同,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的个人能力,是他们促进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刘晓静李亦中
关键词:中国电影文化中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