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4篇体外
  • 4篇骨细胞
  • 4篇成骨
  • 3篇体外培养
  • 3篇组织工程化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成骨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软骨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人骨髓
  • 2篇细胞培养
  • 2篇间充质
  • 2篇骨组织
  • 2篇成人骨髓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刘晓静
  • 7篇廖华
  • 7篇余磊
  • 7篇任高宏
  • 5篇原林
  • 5篇裴国献
  • 3篇熊绍虎
  • 3篇秦建强
  • 3篇黄涛
  • 2篇汪群力
  • 2篇陈英
  • 2篇覃昱
  • 2篇霍霄鲲
  • 1篇张宇
  • 1篇徐达传
  • 1篇陆云涛
  • 1篇吴玉鹏
  • 1篇邱小忠
  • 1篇钟世镇
  • 1篇尹东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膜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选用一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无菌取下角膜。用0.25%胰酶37℃消化12分钟后,刮去上皮层、前弹力层、后弹力层及内皮层,将剩下的基质层剪碎成1mm大小的组织块,接种于培养皿中,加入1.5ml...
霍霄鲲原林秦建强余磊黄涛刘晓静熊绍虎廖华
文献传递
空间及理化因素对种子细胞培养的影响
2004年
刘晓静任高宏原林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组织
外源性软骨细胞在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中的作用
2004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标记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探讨外源性软骨细胞在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1/08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室完成。腺病毒GFP表达载体以巨细胞病毒(CMV)为启动子转染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复合后植入兔体内,术后一定时间取材,确定组织工程化组织的表型,观察GFP的表达。结果:以CMV为启动子的腺病毒GFP载体能有效转染体外培养软骨细胞,转染效率达53.66%。携带GFP的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6周和12周形成的组织工程化组织中检测到GFP表达,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特殊染色确定获取的组织为软骨组织,且与未转染软骨细胞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态学一致。结论:腺病毒介导的GFP能有效转染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外源性软骨细胞是体内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的源细胞。
孙安科裴国献胡平陈江睿任高宏胡罢生刘晓静张宇覃昱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腺病毒科软骨软骨细胞发光蛋白质类
雪旺细胞表达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RNA的实验研究
<正> SD大鼠50只(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50±20)g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其中1组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余9组分别于分离纯化雪旺细胞提取RNA前21d、17d、14d、10d、7d、3...
秦建强黄涛熊绍虎余磊霍霄鲲廖华刘晓静刘大庸
文献传递
白介素-1β诱导和激活许旺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白介素-1β对许旺细胞的诱导和激活及其最佳作用浓度.方法取3~4d SD乳鼠坐骨神经,纯化培养许旺细胞,A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 12培养基,B组加入自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C组加入细胞培养级生物制剂白介素-1β(2.0 ng/ml),分别培养许旺细胞6 d.倒置显微镜观察许旺细胞的形态,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许旺细胞,MTT法筛选出白介素-1β促许旺细胞分裂增殖作用的最佳浓度,methyl-3H掺入法检测A、B、C组对许旺细胞的促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A、B、C组对许旺细胞NGF分泌量影响.结果 B、C组均比A组更能促进许旺细胞发生分裂增殖并高表达NGF,但以C组的作用最强.结论许旺细胞自身能够表达NGF,而2.0 ng/ml白介素-1β能更好的促进许旺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对NGF的高表达.
杨俊余磊邱小忠武雷陆云涛刘晓静廖华朴英杰钟世镇秦建强
关键词:白介素-1Β许旺细胞SD乳鼠DMEM自体神经微镜观察
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英文)被引量:7
2004年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作为首选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尽管目前对于动物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已不断深入,但对于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大量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的:研究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及成骨能力,探讨简便易行的成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实验对照单盲设计进行横断面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完成,对象为健康成年志愿者骨髓组织。干预:抽取骨髓组织,在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0mL/LCO2湿化空气孵箱中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光镜(HE染色)、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增殖分化情况,并测定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形成能力。主要观察指标: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诱导培养2周后,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具有多个突起可互相联结,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核较为幼稚,细胞器丰富。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分泌碱?
任高宏裴国献刘晓静林昂如汪群力
关键词:成人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细胞培养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化软骨再生
2003年
众所周知 ,成人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已有诸多方式被采用以提高其自然修复功能 ,但随时间的延续 ,软骨缺损最终均被缺乏关节软骨机械性能的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所填充 ,从而导致修复失败 ,最近出现的组织工程构建技术 ,结合了生物、工程、科学与科学 ,以构建有机能的新组织替代损伤组织为目标。组织工程的出现促使许多新概念的产生 ,并使以往的软骨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了新的发展前景。不同背景和专业的研究者的协作为目前尚处于假设阶段、缺乏经验的治疗方案的进展提供了一些关键性原则。本文作者综述了上述修复摸式检测和评估的研究思路并歹举了软骨修复研究的不同方面 ,同时总结了以往与目前研究中的差异。
廖华刘晓静余磊徐达传
关键词:软骨
绿色荧光蛋白体外转染与体内示踪成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观察经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转染的成骨细胞的体外表达及体内示踪情况,探讨GFP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示踪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293A细胞为包装细胞,介导GFP转染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与未转染的同期细胞作对照,在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GFP表达效率;分别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骨钙素(OCN)的含量;并将GFP转染8d后的成骨细胞植入裸鼠股部肌袋内,术后4、8周取材进行荧光显微镜、HE染色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GFP转染的骨髓源成骨细胞表达绿色荧光的阳性率达75%以上,转染8d后的成骨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29、CD44高效表达,而CD34不表达;转染后4、8d细胞内ALP活性与OCN含量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FP转染8d后的成骨细胞植入裸鼠体内4、8周均可表达明显的绿色荧光,并具有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ALP免疫组化染色呈黄褐色。结论GFP能在体外转染、裸鼠体内示踪成骨细胞,是一种可用于组织工程研究的理想的活细胞示踪剂。
任高宏刘晓静杨磊裴国献
关键词:成骨细胞体外转染ALPGFP绿色荧光蛋白
高位桡动脉及Ⅲ型肌皮神经变异1例被引量:2
2002年
李鉴轶刘晓静尹东吴玉鹏
关键词:高位桡动脉尸体解剖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特定的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健康成年志愿者骨髓,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1×10-8mol/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和维生素C(50mg/L)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Gomori钙钴法进行碱性磷酸酶(AP)染色、vonKossa法进行钙结节染色,同时测定细胞内AP(碱性磷酸酶)含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诱导培养2~3周后,透射电镜下观察见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细胞核较为幼稚.I型胶原染色、AP及钙结节染色等均为强阳性;AP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MSC取材安全方便,易于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本实验方法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培养的常规方法之一.
刘晓静任高宏廖华余磊原林
关键词: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