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春

作品数:40 被引量:448H指数:9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建筑科学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隧道
  • 11篇量测
  • 10篇监控量测
  • 7篇地铁
  • 7篇铁路
  • 6篇围岩
  • 6篇乌鞘岭隧道
  • 5篇围岩压力
  • 4篇沉降
  • 3篇地表沉降
  • 3篇地下水
  • 3篇断层
  • 3篇应力
  • 3篇淤泥
  • 3篇淤泥质
  • 3篇淤泥质地层
  • 3篇支护
  • 3篇软土
  • 3篇软土隧道
  • 3篇隧道工

机构

  • 39篇石家庄铁道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铁十八局集...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铁十五局集...
  • 1篇中铁二十局集...

作者

  • 40篇刘志春
  • 23篇朱永全
  • 16篇李文江
  • 9篇孙明磊
  • 6篇刘勇
  • 4篇贾晓云
  • 2篇秦培文
  • 2篇刘泮兴
  • 2篇宋玉香
  • 2篇朱正国
  • 1篇李兴亚
  • 1篇刘志华
  • 1篇苏在林
  • 1篇刘维华
  • 1篇李卫国
  • 1篇杨松林
  • 1篇况成明
  • 1篇刘尧军
  • 1篇李立生
  • 1篇丰思明

传媒

  • 12篇石家庄铁道学...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铁道标准设计
  • 3篇建井技术
  • 3篇国防交通工程...
  • 2篇铁道建筑
  • 2篇岩土力学
  • 2篇第八届全国结...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2007年地...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洞内外温度实测与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高原、缺氧、严寒及多年冻土等地质及环境条件极端恶劣,严重危及人员健康和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对洞内外环境温度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测与分析,为风火山隧道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高寒区冻土隧道及类似工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技术数据。
刘志春李文江朱永全况成明
关键词:风火山隧道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施工过程技术数据
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及结构计算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解决目前在设计中尚无满足连拱隧道特点的围岩压力理论,特别是在浅埋偏压条件下围岩载荷估计偏差较大问题,应用岩柱理论求得塌落拱曲线方程,用作图法确定地形偏压临界覆土厚度,对偏压连拱隧道与非偏压连拱隧道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层主动偏压载荷和被动不均匀载荷确定方法及地形偏压情况下隧道支护结构的合理计算方法,并求得不同坡率、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浅埋侧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的合理取值,为设计中偏压连拱隧道采用载荷结构模式计算时浅埋侧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取值提供参考。
朱正国刘志春孙明磊陈明长
关键词: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井点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简便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在承压含水层中抽汲地下水 ,会引起地下水位变化 ,从而造成地面沉降。提出了计算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一种简便方法 ,并用一实例进行了验证 。
刘志春
关键词:地面沉降井点降水承压含水层水位地下构筑物计算方法
监控量测技术在强风化膏溶角砾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石太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长的强风化膏溶角砾岩地层,岩体极破碎,富水、呈散体状结构。该种岩体中隧道开挖后稳定时间很短,容易发生坍塌和大变形。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强风化膏溶角砾岩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监控量测,分析了初期支护围岩压力、锚杆轴力和支护结构应力的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规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隧道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孙明磊李文江刘志春
关键词:监控量测围岩压力
建筑群下软~流塑地层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控制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从南京地铁珠-鼓区间软~流塑地层隧道具体工程出发,根据既有地面建筑物基础允许变形的规范要求,建立了施工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同时对隧道施工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和分析,并通过施工现场监测结果,对所获得的成果进行了验证.
李文江刘志春朱永全
关键词:软土隧道建筑基础地表沉降
地铁区间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越秀南-东湖区间是左、右行车和停车、折返的多功能区间,在停车、折返线区段形成了四线大跨度断面,该区段施工分部多、工序复杂,浅埋暗挖施工安全与其地面上方的五层住宅楼使用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分析既有地面建筑与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采用地层模式对上述断面进行了施工动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大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但地面建筑附加作用对地表沉降、隧道结构受力均有不利影响,施工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加强地面和洞内的监测。
李文江贾晓云刘志春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既有建筑数值模拟
快速法载荷试验的沉降观测值修正
续两小时沉降值每小时不超过0.1mm为相对稳定标准,根据沉降观测值与时间对数的关系,探讨了快速法载荷试验的沉降观测值修正方法,提出了残余沉降值的计算公式,由此可正确地确定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的相对稳定沉降时间与相对稳定沉降...
侯兆霞王锡朝刘志春
关键词:沉降观测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
任意排列的承压-潜水完整型干扰井群计算理论及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井点降水是深基坑和地下构筑物施工中常用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稳定流理论作为非稳定流理论的特例,在干扰井群计算中应用较广泛。在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干扰井群经常被概化为一个水文地质模型,进而构成相应数学模型。基于稳定流理论,建立了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引入势函数和势的迭加原理,考虑所有任意排列的抽水井对所求点的水位降深影响,以及不同含水层的不同渗透系数,推导了任意排列的承压-潜水完整型干扰井群的理论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应用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降水计算结果,与实际降水结果吻合良好。
刘志春朱永全
关键词: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流井点降水势函数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位移稳定性模糊可靠度分析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隧道穿越4条区域性大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围岩软弱、地应力水平高,施工中曾一度发生罕见的挤压大变形现象。将隧道位移稳定性看成模糊随机事件,从隧道稳定的机理出发,...
宋玉香朱永全刘志春
关键词:乌鞘岭隧道可靠度分析隶属函数
聚丙烯纤维网喷射混凝土性能和衬砌试验被引量:9
2004年
聚丙烯网状纤维喷射混凝土与传统素喷混凝土相比,抗拉、抗弯、抗渗水压力强度分别提高了56.2%,92.9%,100%;增加了密实性和质量稳定性;喷射作业回弹损失量减少10%~20%,粉尘减少1倍以上。在铁路、公路隧道中,已多次成功地将聚丙烯纤维网喷射混凝土用作隧道初期支护和永久衬砌,形成了完善的施工工艺,提高了隧道结构强度和质量。
朱永全刘勇刘志春边亦海
关键词:隧道工程聚丙烯纤维网喷射混凝土支护衬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