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国
-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双侧侧下方引流切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侧下方引流切口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于1998年12月~2004年7月间对63例甲状腺双侧肿块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引流采用切口双侧侧下方分别做一切口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结果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切口双侧侧下外方引流,最少引流量10 ml,最多120 ml,平均38 ml,所有病例引流通畅且术后引流口易被衣领掩盖,美学效果较好,无1例感染和死亡。结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甲状腺切口双侧侧下外方引流切口方式引流通畅,引流口隐蔽,易被领角掩盖,美学效果较好。
- 刘宝国陈荣锐李明强王建军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切除术引流术
- 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低领小弧形切口对一侧甲状腺肿物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能否达到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及美学效果好的效果。方法采用2~4cm低领小弧形切口对293例一侧甲状腺肿物患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结果29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野、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显露充分,手术时间平均51.4min(最短30min,最长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ml(最少5ml,最多80m1),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5—7d出院。切口低小且易被衣领遮盖,美学效果较好。所有患者经随访2个月~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甲状腺单侧肿物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施行单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具有术野显露充分,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术后切口低小易被衣领遮盖,美学效果好的优点,较适合中青年女性。
- 刘宝国王斌陈荣锐李明强王建军张乃嵩魏巍于文斌孙俊勇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外科手术微创性
-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对引物进行组织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原位杂交(ISH)技术对84例LSCC组织进行检测,从多角度、多方面印证HPV的感染。结果PCR检出HPV—L1阳性率为27-4%(23/84),而针对HPV-16型、HPV。18型特异的E6/E7引物行PCR扩增的结果显示,29例(34.5%)为HPV-16型,6例(7.1%)为HPV-18型,其中4例(4.8%)为HPV-16、HPV-18混合感染。LSCC中HPV-16和HPV-18的总阳性率为36.9%。用地高辛标记的HPV-16E6探针进行的ISH结果显示喉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检出率为30.9%(26/84)。结论高危型HPV-16的感染可能参与LSCC的致癌过程,但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王鹏饶晓松李勇宁涛刘宝国
- 关键词:人类乳头瘤病毒喉肿瘤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
- 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双侧侧下方流切口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切口侧下方引流切口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于1998年12月至2004年7月间对63例甲状腺双侧肿物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引流采用切口双侧下方分别做一切口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结果甲状腺近全切除术采用切口...
- 刘宝国王鹏陈荣李明强王建军魏巍孙俊勇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切除术引流
- 文献传递
- 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 目的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对双侧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以达到手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的良好美学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2~4cm低领小弧形切口对53例甲状腺双侧肿物...
- 刘宝国陈荣銳李明强王建军魏巍孙俊勇于文斌
- 关键词:甲状腺切口微创外科
- 文献传递
- 基于准确度评估的7自由度手术机器人术前摆位优化算法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微创机器人辅助的外科手术复杂的术前摆位问题,以甲状腺微创手术用到的床旁双7自由度协作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将机械臂的运动准确度以及运动学性能作为优化目标,提出了机械臂准确度评估指标以及其对应的干涉指数,并提出了一套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术前规划方法。最后,将由该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的系统性能指标同Gaot单目标遗传的优化结果以及医生凭借经验给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由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得到的术前摆位方案优势明显,能够为手术的安全操控提供合理的指导性建议。
- 李江苏鹏冯冬冬崔力坤张勤俭刘宝国
- 关键词:碰撞检测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阐明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整理2012年至2014年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其肿瘤组织进行BRAF基因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75例患者中,女性224例(81.5%),男性51例(18.5%)。有57.8%(159/275)的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BRAF的突变率为53.8%(148/275),其中,超声下有无钙化(ORadjusted=1.47,95%CI:1.10-1.98,P=0.01)、肿瘤的长径(ORadjusted=1.48,95%CI:1.04-2.30,P=0.048)及患者的年龄(ORadjusted=1.48,95%CI:1.04-2.30,P=0.048)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分层分析后,BRAF突变在超声下边界尚清组(ORadjusted=3.19,95%CI:1.18-9.43,P=0.023)和超声下无钙化组(ORadjusted=4.84,95%CI:1.68-13.84,P=0.003)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具有一定比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BRAF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分子事件,钙化、低年龄组及肿瘤长径较长的患者更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尽管超声下边界尚清或无钙化,但一旦合并BRAF突变则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玉洁刘宝国赵治艳盛今东冯冬冬
- 关键词:淋巴转移BRAF突变淋巴结切除术
- 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 目的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对双侧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以达到手术中术野显露充分,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低小的良好美学效果。方法 1998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2cm低领小弧形切口对53例甲状腺双侧肿物采...
- 刘宝国陈荣锐李明强王建军魏巍孙俊勇于文斌
- 关键词:甲状腺切口微创外科
- 文献传递
- 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V600E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68例合并CLT的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通过Sanger测序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状态,将患者分为BRAF V600E突变阳性组(观察组)和突变阴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钙化类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腺外侵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34、1.139、0.650、1.262、1.665,均P>0.05);两组间肿瘤大小、超声下癌灶形态、癌灶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71、3.877、6.96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合并CLT的PTC患者中,癌灶数量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是否携带BRAF V600E突变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63,95 % CI 0.049~1.402, P=0.118; OR=2.152,95 % CI 0.666~6.956, P=0.200).结论 携带BRAF V600E突变对合并CLT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响不显著.
- 冯冬冬刘宝国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BRAF多灶性
- 手握式r探测仪(Oncoprobe)在胃癌放射免疫探测研究中的初试
- 1996年
- 采用手握式r探测仪(OncoprobeⅡ(TM))及(131)I标记的小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进行放射免疫探测的体外模型实验和胃癌病人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临床试验。体外模型实验显示,OncoprobeⅡ(TM)探测(131)I的效率为3.3%,探测灵敏度为3×105靶细胞,最小分辨距离为1.8cm。胃癌病人术中探测判断胃壁肿瘤浸润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6.4%、96.7%及95.9%。探测判断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9.2%、97.7%及98.8%。初步结果表明,Oncoprobe探测可有效的检出临床癌灶,指导胃癌根治术的施行,提高胃癌根治术的治愈率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刘宝国徐光炜张梅颖李振甫林宝和许小宝吴健黄志伟
- 关键词: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