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义

作品数:127 被引量:715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9篇大豆
  • 25篇选育
  • 25篇抗旱
  • 23篇抗旱性
  • 17篇线虫
  • 17篇高产
  • 13篇育种
  • 13篇栽培
  • 12篇孢囊
  • 12篇孢囊线虫
  • 12篇大豆新品种
  • 11篇性状
  • 11篇抗病
  • 11篇大豆品种
  • 9篇种质
  • 8篇野生
  • 8篇野生大豆
  • 8篇栽培技术
  • 8篇生大豆
  • 8篇抗性

机构

  • 124篇山西省农业科...
  • 10篇海南省热带农...
  • 9篇河南省农业科...
  • 9篇中国科学院遗...
  • 6篇吉林省农业科...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全国农业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北京市种子管...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海南省农作物...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25篇刘学义
  • 53篇马俊奎
  • 51篇任小俊
  • 33篇史宏
  • 32篇任海红
  • 30篇赵晶云
  • 21篇王勇
  • 20篇任冬莲
  • 14篇刘小荣
  • 12篇方宣钧
  • 9篇朱保葛
  • 8篇梁慧珍
  • 8篇张小虎
  • 8篇余永亮
  • 6篇关荣霞
  • 6篇杨红旗
  • 6篇董薇
  • 6篇路贵和
  • 6篇张海洋
  • 5篇郭顺堂

传媒

  • 20篇山西农业科学
  • 10篇大豆通报
  • 10篇大豆科技
  • 10篇第四届全国大...
  • 9篇大豆科学
  • 7篇农业科技通讯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5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科...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作物杂志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作大豆研究进展被引量:5
1995年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作大豆研究进展刘学义(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旱作大豆集中区域,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大豆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是抗旱高产品种贫乏,大豆单产一直低而不稳,成为我国大豆低产区。以选育抗旱高产大豆新品种为突破口的研究...
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栽培半干旱区黄土高原
大豆对红蜘蛛抗性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对红蜘蛛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抗虫性的指示性状研究指出,茸毛性状是决定品种抗虫性的关键性状。茸毛密度小的品种抗虫性强;茸毛短的品种抗虫性较强;抗病毒的品种也较抗红蜘蛛。灰色茸毛、紫花和叶色深的品种表现对红蜘蛛具有微弱抗性。
刘学义李淑香
关键词:大豆红蜘蛛抗虫性茸毛
国审豆2007014选育和品种特性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介绍了国审抗胞囊线虫病大豆品种汾豆65选育经过和品种特性。汾豆65是通过抗胞囊线虫病育种程序培育的抗病新品种,2004—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播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58.5公斤/公顷,该品种生育期132天,株高80.7厘米。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14。适合在山西省中部、河北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和中北部、甘肃省中部、辽宁锦州和沈阳地区春播,山西省南部复播种植。
马俊奎任冬莲任小俊史宏王勇赵晶云任海红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国家审定选育
食用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其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对中国各地的3237份食用豆类(绿豆Phaseolusradiatus,豇豆Vignaunguiculata,豌豆pisumsativum,菜豆ph.vulgaris和红小豆ph.calcaratus)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利用甘肃省敦煌市的自然干旱条件,以株高、单株荚数、于粒产量3个性状的抗旱指数作为综合评定抗旱性指标。鉴定出1级抗旱(高抗)资源160份,2级抗旱资源376份。初步研究表明:食用豆种内及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种间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绿豆>豇豆>碗豆>菜豆>红小豆。抗旱性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山东、河北、内蒙古居多。
张小虎刘学义张学武曹雄
关键词:食用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
大豆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0
1989年
对山西中部半干旱区春播大豆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以高产为核心的生产函数模型,制定了定量化高产栽培技术调控方案.分析了单因素和二因素产量效应.5个主要因素对产量作用大小是:品种生育期>氮肥施用量>栽培密度>磷肥施用量>地膜覆盖度.模型中全部二因素交互作用共10项,其中达显著水平有5项:栽培密度与氮肥施用量,栽培密度与品种生育期,栽培密度与磷肥施用量,栽培密度与地膜覆盖度,地膜覆盖度与磷肥施用量.
刘学义任冬莲路贵和
关键词:大豆栽培
全文增补中
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F2-F4代的抗性传递
2018年
从抗胞囊线虫组合(灰布支×晋豆23)F2代群体中,鉴定选择5株表现高抗植株建立株系,进行F2-F4代间对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传递研究。在5个株系的F4代7 164个鉴定群体中,出现免疫0个胞囊附着量的单株1 406个,占到鉴定总数的19.6%;1~3个胞囊量的高抗植株有2 226个,占31.1%;4~9个胞囊量的中抗植株有1 672个,占23.3%,表明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能得到很好的传递。5个株系中9754-16株系整体抗性表现较弱,出现种皮色分离,其中鉴定的1 494份材料中,黄色种皮占342份,而黄色种皮材料中,出现50份材料胞囊附着量在50个以下,为选育黄色种皮大豆品种提供了可能。
樊立强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孢囊线虫病鉴定病土毒性稳定性研究
2006年
通过对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病土进行换土、施药、冷冻、研磨、加热等处理,研究影响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的的因素。经方差分析换土与其它处理有显著差异,施药、对照、冷冻、研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们与加热处理有显著差异。所以我们认为鉴定用病土最好用刚开始稳定发病的病圃病土,而且使用次数不宜过多,如果是旧病圃,最好采取换土的方法提高孢囊侵染量。
马俊奎任冬莲任小俊史宏王勇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孢囊线虫稳定性
旱地农业区危害大豆的鸟类及保护性预防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我国鸟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北方地区与大豆生产相关的鸟类数量得到恢复。鸟类与大豆具有十分密切的相生相克关系,是自然生态环境中食物链之一。旱地大豆苗期主要受鸠鸽科和雉科中部分鸟类威胁,常常导致大豆缺苗断垄或毁苗情况出现。这些鸟类包括岩鸽、原鸽、灰斑鸠、粉头斑鸠、石鸡、大石鸡、雉鸡和鹌鹑8个主要种类,它们多数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杀。依据这些鸟类危害大豆的特点提出保护性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选择抗旱性强、籽粒小、子叶青色、紫花类型大豆品种,规避鸟类危害;(2)采用以快速集中出苗目标的栽培技术,减轻鸟类危害;(3)采用驱鸟剂和驱鸟器等保护性措施,防治鸟类危害。
降云峰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半干旱地区鸟类石鸡雉鸡
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_(10)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2002-2005年,对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为父本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群体的2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根系孢囊量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粒长呈高度负相关,与单株质量、荚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4粒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粒宽、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的抗孢囊材料,相关性存在差异,高抗材料与株高、开花日数呈高度正相关;中抗材料与主茎节数和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中感材料与2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高感材料与百粒重、2粒荚长、小区产量、茸毛数呈高度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大豆重组自交系质量性状,黑色种皮与抗孢囊材料密切相关;脐色中褐黄色对黑色显性;花色和茸毛色分别为紫花对白花和棕毛对灰毛显性。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云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重组自交系孢囊线虫生理小种
山西省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山西省各个大豆生态区的抽样调查,了解该省大豆生产情况,并针对现状提出对策,以确保山西省大豆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王勇刘学义
关键词:大豆产业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