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协和

作品数:291 被引量:2,251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9篇医药卫生
  • 40篇政治法律
  • 16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精神分裂症
  • 56篇分裂症
  • 50篇精神病
  • 37篇抑郁
  • 34篇基因
  • 28篇司法
  • 25篇精神病学
  • 24篇抑郁症
  • 22篇多态
  • 21篇多态性
  • 21篇司法精神
  • 18篇刑事
  • 17篇司法精神病
  • 17篇司法精神病学
  • 16篇受体
  • 16篇精神分裂症患...
  • 13篇脑损伤
  • 12篇多巴
  • 12篇多巴胺
  • 12篇刑事责任

机构

  • 129篇四川大学华西...
  • 71篇华西医科大学
  • 55篇四川大学
  • 4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2篇广州市脑科医...
  • 18篇华西医科大学...
  • 1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1篇成都市第四人...
  • 9篇济宁医学院
  • 9篇西安市精神卫...
  • 8篇安康医院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武汉大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深圳市精神卫...
  • 6篇河北省精神卫...
  • 6篇吉林省神经精...
  • 6篇苏州市广济医...

作者

  • 290篇刘协和
  • 46篇霍克钧
  • 40篇李涛
  • 32篇孙学礼
  • 27篇胡泽卿
  • 24篇张伟
  • 22篇唐牟尼
  • 20篇王英成
  • 18篇马小红
  • 18篇陆林
  • 14篇李焱
  • 14篇韩海英
  • 14篇王强
  • 13篇郭兰婷
  • 13篇张伟
  • 12篇张金响
  • 11篇戴静
  • 10篇胡峻梅
  • 10篇马崔
  • 9篇黄颐

传媒

  • 41篇中华精神科杂...
  • 24篇中国神经精神...
  • 2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9篇临床精神医学...
  • 16篇中国行为医学...
  • 15篇中国心理卫生...
  • 12篇华西医学
  • 12篇上海精神医学
  • 11篇中国临床心理...
  • 8篇四川精神卫生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国法医学杂...
  • 6篇法医学杂志
  • 5篇健康心理学杂...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法律与医学杂...
  • 4篇国外医学(精...
  • 4篇河北精神卫生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5篇2005
  • 31篇2004
  • 17篇2003
  • 32篇2002
  • 27篇2001
  • 21篇2000
  • 14篇1999
  • 16篇1998
  • 17篇1997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迫症的局部脑血流动态显像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各脑叶的代谢状态及脑功能异常与其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 (SPECT)技术 ,对未服药的 2 2例强迫症患者于静息及症状诱发状态下行局部脑血流 (rCBF)动态显像研究。  结果  1 8例有rCBF异常 ,表现为皮层内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区 ,异常脑叶主要为顶叶、额叶、颞叶 ,并发现脑功能异常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药物治疗反应有关。  结论 大脑顶叶。
杨彦春潘明志刘协和
关键词:强迫症局部脑血流病理学
法医精神鉴定案例的记忆测量及对照研究
1997年
采用韦氏记忆测量表(WMS)及模具分别对52名精神病违法者和54名在押的正常人犯进行测量,发现两组的记忆商(MQ)、长时记忆(LTM)、短时记忆(STM)和瞬时记忆(I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精神病人的记忆功能有削弱。对WMS内部构成的定量分析发现MQ与STM的简单相关系数最大(r=0.88),MQ与LTM、STM、IM均呈正偏相关,而各分量表之间均呈负偏相关,说明LTM、STM、IM是独立存在的记忆形式。通径分析说明STM对MQ的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5。
胡泽卿刘协和霍克钧李焱
关键词:法医
抗抑郁药对正常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抗抑郁药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功能性受体TrkB/C在抗抑郁效应及抑郁症病理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8组,分别给予氟西汀、丙米嗪、吗氯贝胺和作为对照的生理盐水处理,每个处理组按给药持续时间再分为短程(10d)和长程(28d)组。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部分脑区BDNF/TrkB,NT-3/trkC蛋白和信使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短期给予抗抑郁药即可影响BDNF蛋白表达改变(P〈0.05),不同类型药物影响的部位有所不同。长期给药表达明显增强(P〈0.05)部位增多,TrkB表达也受明显调节(P〈0.05)。NT-3表达较局限,短期给药下丘脑表达水平被上调(P〈0.05),长期给药杏仁核与下丘脑均有明显增强(P〈0.05)。TrkC仅在长期用药后海马的阿蒙角表达增强(P〈0.05)。②短期给药BDNF/TrkB与NT-3/TrkC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长期给药后海马BDNF/TrkB与NT-3/TrkC mRNA,杏仁核BDNF与NT-3受到明显上调(P〈0.05);下丘脑处BDNF mRNA表达水平被下调,丙咪嗪组明显(P〈0.05),下丘脑处TrkB与NT-3 mRNA接受长期抗抑郁药上调(P〈0.05),TrkC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抗抑郁药可凋节相关脑区BDNF/TrkB,NT-3/trkC蛋白与核酸两个不同水平的表达变化,不同类型的药物影响的部位不完全一致,配体与受体变化也有差异,显示神经营养素家族在不同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应以及抑郁症病理过程存在一定模式。
郁缪宇许珂陈晓刚孙学礼刘协和
关键词:抗抑郁药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神经可塑性
海洛因依赖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atechol O methyltransferase ,COMT)基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3 13例海洛因依赖者和 2 14名正常对照COMT基因 10 8val/met和 90 0InsC/DelC两个多态性。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上述两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OMT基因 10 8val/met和 90 0InsC/DelC两个多态性均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曹莉萍李涛刘协和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多态性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 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结果 (1)5898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2716例(46.0%) 住院患者为3182例(54.0%) 男3041例(51.6%),女2803例(47.5%),缺失54例数据.(2)99.1%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31.7%),利培酮(30.5%),舒必利(14.5%),氯丙嗪(10.8%),奋乃静(9.2%)、喹硫平(7.2%),氟哌啶醇(5.8%).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住院患者平均药物剂量显著高于门诊患者.(3)72.7%的患者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 第1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为38.3% 6.19%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4)75.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 24.4%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5)54.1%的患者联合了抗胆碱能药、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 第2代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
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孙立忠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抽样研究抗精神病药
10省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了解国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药物的治疗现状。方法按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46家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同时进行药物处方方式的调查。结果(1)在55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躁狂相472例(84.6%),抑郁相86例(15.4%);555(99.5%)例患者接受精神药物治疗。(2)主要治疗药物为心境稳定剂(80.7%),404例(72.8%)患者使用了抗精神病药。(3)躁狂相患者以心境稳定剂(84.7%)和抗精神病药(81.4%)单一或联合治疗为主,抑郁相患者单一或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的频率较高(80.2%)。(4)联合两种及其以上药物治疗者占80.2%。(5)145例(26.1%)患者合并使用了苯二氮类药。结论国内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处方方式与国内外的指南推荐方案基本相符;双相障碍抑郁相抗抑郁药使用频率较高,有待于将来的临床实践论证。
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纪丽萍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张鸿燕马弘
关键词:抗精神病剂抽样研究精神药物治疗苯二氮ZHUO类药心境稳定剂抑郁相
心理治疗在单相重性抑郁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00年
很多国内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心理治疗对重性抑郁没有作用 ,只有抗抑郁药物才有效。本文通过复习近几年的文献 ,介绍了心理治疗在单相重性抑郁治疗中的作用及预防复发的价值 。
刘培毅刘协和
关键词:心理治疗
成都地区1997年和2000年两次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调查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方法分别于1997年6月至1998年4月(第1次)和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第2次),在成都地区用多层分级整群抽样方法,对调查时年龄≥55岁的社区人口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两次调查的程序和使用工具相同。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第1次调查实查5353人,失访202人,漏查率3.64%;诊断痴呆患者143例。第2次调查实查3908人,失访407人,漏查率9.43%;诊断痴呆患者107例。第1次与第2次调查现场诊断不一致的患者6例,均为轻度痴呆。第1次调查的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分别为2.67%、2.04%和0.39%,第2次调查为2.74%、2.00%和0.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5岁的人口中,痴呆、AD和VD患病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对界于轻微认知功能损害与轻度痴呆之间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随访对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唐牟尼刘协和卢江邱昌建韩海英吴赛陈建民丁玉琼郭林晋张伟戴静王双红李胜先张振馨
关键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
西藏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I:重型精神障碍被引量:33
2008年
目的调查西藏精神障碍患病率,为政府制订西藏卫生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两次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执行手册/研究版(SCID-I)作为定式检查工具,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为诊断标准,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4个地市进行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在西藏≥15岁人口中实际调查5375人,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0.48%,0.34%,0.17%和0.037%;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56%,0.37%,0.17%和0.037%。结论西藏4类重型精神障碍总的终生患病率为1.14%,如何妥善解决全自治区1%人口中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治问题,在政府制订卫生工作规划时有必要特别加以关注。
魏赓刘善明张伟向云黄晓琦杨闯黄文军谢维爵何侠苏晓凡旺加次仁平措白玛卓嘎次普扎桑刘协和
关键词:患病率流行病学
三个地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三个地区大学附属精神卫生机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药物处方方式和差异 ,以及影响精神药物使用的因素。方法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于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7月 3 1日同时调查符合CCMD -II -R或ICD -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 ,每个中心至少 2 0 0例患者。调查工具为“亚洲精神药物使用调查表“。结果 :共调查了 611例患者 ,74 5 %的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2 2 9%的患者合并两种药物 ,主要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药物的合并 ;5例 ( 0 8% )患者合并三种抗精神病药物。经换算等效氯丙嗪剂量后 ,平均剂量为 3 94 68± 2 97 3 2mg 日。按使用频率顺序 ,前六位药物分别是 :氯氮平 ,利培酮 ,舒必利、氯丙嗪、氟哌啶醇和奋乃静。 5 6%的患者合并心境稳定剂 ,3 3 8%的患者合并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 ,3 4 7%的患者合并使用安坦。结论 :与过去十年比较 ,国内精神药物的使用方式趋于合理 ,多数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药物剂量在临床推荐的治疗剂量范围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逐渐增多。氯氮平的广泛应用仍是我国精神药物使用的一个特点。三个医院在药物选择上有些差异 ,受医生的用药习惯影响。
司天梅何燕玲周茹英汪向东舒良刘协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影响因素住院患者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