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介入
  • 2篇型心
  • 2篇血管
  • 2篇综合征
  • 2篇桡动脉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桡动脉
  • 2篇冠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病变
  • 1篇地尔硫卓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途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电

机构

  • 9篇余姚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刘刚
  • 4篇邓来林
  • 2篇陈捷
  • 1篇邹焕学
  • 1篇王群群
  • 1篇徐宏权
  • 1篇阮政文
  • 1篇滑亚君
  • 1篇陈玉婷
  • 1篇陈莲
  • 1篇盛红专

传媒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Lp(a)及血浆D-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66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检测两组血清Lp(a)及血浆D-D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分为(1~30)分组、(31~90)分组及>90分组,并分析各组与血清Lp(a)及血浆D-D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组血清Lp(a)及血浆D-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D-D、血清Lp(a)呈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Lp(a)及血浆D-D显著相关,血清Lp(a)及血浆D-D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陈敏陈捷刘刚
关键词:D-二聚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逆向溶栓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STEMI患者近期左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逆向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期左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2例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取PCI治疗,观察组采用逆向溶栓联合PCI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4~48h两组左心功能[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N端B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记录两组随访期间(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48 h,两组LVEDD、LVMI、LVPW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F、IVST、E/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NT-pro 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MACE、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心脏原因在次住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逆向溶栓联合PCI术治疗STEMI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减少总MACEs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史习良刘刚陈佳男
关键词:左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支数对PCI后心电复极化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支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复极化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成功行PCI的CTO患者164例,按照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114例和多支病变组50例。比较不同病变支数患者PCI前后心电复极化指标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采用Rentrop分级法评估)。结果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PCI前心电复极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后,多支病变组患者校正QT间期(QTc)明显小于单支病变组(P<0.05),T波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而心率、QT离散度(QTd)、QTc、T波尖峰-T波末尾时间(Tp-Te)、病理性Q波或碎裂QRS波比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变支数患者Rentro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病变支数对PCI后QTc、T波异常有影响,但对其他心电复极化指标及侧支循环建立基本无影响。
史习良陈莲刘刚程坚郑启东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复极化
阿司匹林2种给药方式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口服与经肛给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观察肛塞阿司匹林的不良后果及6个月临床事件,以便为ACS患者寻求一种口服用药的替代途径。方法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120例,入院前均未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按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排除自动转院及失访者,最后肛塞(100mg/d)组52例,口服(100mg/d)组68例。对照组30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及血液病,从未服用过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患者,分别采集ACS患者及对照组血标本,作相应处理,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肛塞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为(11.9±10.3)%,与口服组的(5.9±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塞组花生四烯酸(rachidonic acid,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为(11.8±10.4)%,与口服组的(6.1±1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塞组血小板CD62p水平降低幅度(10.8±18.5)%,与口服组的(9.1±1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肛塞组出现临床事件4例(7.69%),口服组出现临床事件5例(7.3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肛塞(100mg/d)与口服(100mg/d)途径在ACS急性期1周应用对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D62p水平降低幅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肛塞用药可减少上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可能替代不能口服阿司匹林的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刘刚邓来林滑亚君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阿司匹林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Gln893Lys突变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β-MHC),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9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在4个家系及2例散发患者中,β-MHC基因第23号外显子的Gln893Lys错义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4个家系临床表型不同.结论:β-MHC基因Gln893Lys突变是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突变之一,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刘刚盛红专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突变表型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Ghrelin、obestat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经药物治疗1年血清Ghrelin、obestatin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92例ACS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阳性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植入支架组和未植入支架组,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药物综合治疗1年后测定血清Ghrelin、obestatin水平。结果初次入院时阳性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阴性组(<0.05),obestatin水平高于阴性组(<0.05);阳性组中,植入支架组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未植入支架组(<0.05),obestatin水平高于未植入支架组(<0.05)。药物治疗1年后,阳性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高于入院时(<0.05),obestatin水平低于入院时(<0.05);植入支架组患者经过1年药物综合治疗后Ghrelin、obestatin水平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未植入支架组(均<0.05)。结论 Ghrelin、obestatin水平与AC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为ACS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陈玉婷陈捷刘刚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9年2月189例成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和(或)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经动脉途径不同分为两组,A组(n=105例)为经桡动脉途径,B组(n=84例)为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两种穿刺方法的优缺点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操作过程中平均穿刺时间、手术耗时、X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不适反应等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痉挛A组1例,B组0例;局部血肿A组2例,B组0例;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栓栓塞A组为0例,B组分别为4、1、1例,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及排尿困难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相比,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刘刚邓来林阮政文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180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成功175例,成功率为97.22%(其中5例经左桡动脉);桡动脉插管成功174例,成功率为96.66%,6例经桡动脉手术失败后经股动脉手术成功。26例病人成功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3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桡动脉痉挛1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3例,前臂肿胀2例,桡动脉搏动减弱3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血管穿刺部位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
刘刚邓来林徐宏权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
麝香保心丸治疗变异型心绞痛6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笔者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急性发作68例,并与地尔硫卓片治疗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7月-201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WHO制定的“变异型心绞痛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及《中医虚证诊断标准》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均经本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未见明显狭窄。
刘刚邹焕学王群群邓来林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地尔硫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