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大行程5-DOF微纳传动平台的设计及特性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对大行程、多自由度及高刚性微纳传动平台的设计要求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发了由压电陶瓷驱动的大行程5-DOF微纳传动平台,设计了位移量大、可导向的微位移放大机构,实现了微纳传动平台的高精度、大移动及大摆动等功能。分析了微纳传动平台的基本原理和自由度,建立了微纳传动平台的运动学模型,得到了其输入/输出特性。基于伪刚体的基本理论及虚功原理,推导了微纳传动平台沿X、Y、Z向的移动刚度及绕X、Y轴的摆动刚度,并对影响微纳传动平台静态刚度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其移动刚度及摆动刚度的特性。创建了微纳传动平台的几何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该平台进行了分析及仿真,验证了微纳传动平台的运动学模型、伪刚体模型的正确性。
- 林超俞松松程凯刘刚余红华
- 关键词:压电陶瓷刚度
- 高阶椭圆锥齿轮的传动模型与干涉检查的运动仿真被引量:7
- 2010年
- 高阶椭圆锥齿轮是一种典型的非圆锥齿轮传动形式。以空间传动的啮合原理为基础,建立了该锥齿轮传动的空间球面啮合坐标系。分析了节曲线、齿廓及啮合线之间的变化关系;运用空间坐标变换的矩阵法创建了该齿轮的齿面方程。对该非圆锥齿轮的传动比、模数及齿数等基本参数进行了设计,详细分析了偏心率对相关参数的影响变化关系及其规律。应用离散数值法及三维软件,建立了该非圆锥齿轮齿廓的数学模型及虚拟实体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及干涉检查。获得了该非圆锥齿轮齿形的设计计算及生成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 林超侯玉杰冉小虎刘刚丘华阮小勇
- 关键词:齿轮非圆锥齿轮齿廓
- 高阶变性椭圆锥齿轮传动模式设计与分析被引量:32
- 2011年
- 高阶变性椭圆锥齿轮是球面大端节曲线为高阶椭圆或变性椭圆的非圆锥齿轮。针对目前非圆锥齿轮的设计与分析方法较繁复的问题,根据齿轮空间啮合原理,提出一种仿真加工获得高阶变性椭圆锥齿轮齿形的方法。模拟加工刀具与高阶变性椭圆锥齿轮的节曲线作纯滚动的齿形生成过程,推导出齿形形成过程中的运动参数,并对其节曲线、齿顶曲线及齿根曲线进行设计。重点分析高阶椭圆锥齿轮与变性椭圆锥齿轮齿廓的传动模式及其运动学特性,建立以高阶变性椭圆为基础的椭圆锥齿轮族的仿真模型,统一各种椭圆锥齿轮的传动模式及其设计过程,获得高阶变性椭圆锥齿轮齿廓在传动过程中的运动变化规律及齿轮副匹配模式的通式。通过试验验证该仿真加工获得高阶变性椭圆锥齿轮齿形的方法的正确性。此齿形获得方法可推广应用到任意球面节曲线形状及任意轴间夹角的非圆锥齿轮,从而实现非圆锥齿轮的通用参数化设计。
- 林超侯玉杰龚海刘刚李良军
- 关键词:齿轮非圆锥齿轮椭圆齿轮齿廓
- 高阶椭圆锥齿轮副接触斑点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高阶椭圆锥齿轮的几何形状和单项误差测量复杂的问题,结合齿轮啮合原理及圆锥齿轮的检测技术,开展了高阶椭圆锥齿轮副接触斑点的检测及分析研究,建立了圆锥刀具球面渐开线齿面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锥齿轮副接触斑点的齿轮副综合检测及分析方法.通过对高阶椭圆锥齿轮副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各分力对接触斑点的影响规律,重点研究了切向力对接触斑点面积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到椭圆锥齿轮副接触斑点面积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立了椭圆锥齿轮安装距接触斑点变化模型,分析得到椭圆锥齿轮副安装距变化对接触斑点的影响规律,确立了该锥齿轮副的调整方法.通过椭圆锥齿轮副实体样件的啮合滚动实验,验证了切向力对接触斑点面积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及安装距对接触斑点影响及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 林超曾庆龙李莎莎龚海刘刚
- 关键词:圆锥齿轮
- 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扭转耐久试验中弹簧疲劳断裂的自动识别被引量:3
- 2003年
- 对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扭转耐久试验中弹簧断裂的自动识别技术进行研究 ,提出一种以弹簧刚度特性变化为识别特征的识别原理 ,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计算 ;介绍了基于此原理的自动识别方案及测试过程 ,并给出实际运行结果。
- 蒋和生席治国刘刚张军华
- 关键词:汽车离合器从动盘刚度自动识别
- 微纳传动系统的BP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被引量:1
- 2011年
- 对微纳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将微纳定位平台简化成等效弹簧质量阻尼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定位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压电陶瓷驱动器(PZT)的电容特性,推导了微纳传动系统的总传递函数。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及非线性逼近功能,对该微纳传动系统的PID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结合PID控制简单、实现容易与鲁棒性强的优点,设计了BP神经网络PID(BPNN-PID)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实现了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短的稳态时间,满足了微纳传动系统高精度与快速响应的要求。
- 林超俞松松程凯崔新辉刘刚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非线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