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常规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两种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Bactec 960培养法、涂片法同时对135份临床确诊为结核病(包括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的标本(痰、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脑脊液)以及排除结核病的患者(21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支气管扩张病、18例肺癌、8例肺炎)的痰液共计67份进行检测。结果 135份标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Bactec 960培养法与涂片法的阳性率为48.2%、44.4%、28.2%。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于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符合率为58.5%(38/65),阴性符合率为95.7%(67/70),总体符合率为77.8%(105/135)。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符合率为78.5%(51/65),阴性符合率为72.9%(51/70),总体符合率为75.6%(102/135)。在涂片阴性、Bactec 960培养法检测均为阴性的75例标本中,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出11例阳性,其检出率为14.7%。67份排除结核病的痰标本应用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诊断结核病中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 冯爽刘树业张立李志媛张立霞刘刚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法
- 住院病人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耐药特征分析
-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菌群分布、感染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现状,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利用临床标本常规培养分离鉴定的细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和药敏试验对菌株进行...
- 张丽霞张立刘刚
- 关键词:医院感染住院病人病原菌分布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住院病人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耐药特征分析
-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菌群分布、感染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现状,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临床标本常规培养分离鉴定的细菌,应用VITEK- 32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和药敏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 张丽霞张立刘刚
- 关键词:医院感染菌群分布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脑脊液中检出1例纹带棒状杆菌
- 棒状杆菌在临床标本中比较罕见,尤其是在脑脊液中.近日在一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该菌,现进行报道。患者入院时体温高,最高达39℃,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正常,神志模糊,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
- 刘刚张丽霞吴敏张立
- 关键词:脑脊液标本去甲万古霉素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方法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及其与阿米卡星联合对3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防突变浓度(MP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并比较左氧氟沙星单独及其与阿米卡星联合对肺炎克雷伯菌的选择指数(SI)。结果与阿米卡星联合,使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PC范围由2~16 mg/l降至1~8 mg/L,MPC50由2 mg/L降至1 mg/L,MPC90由8 mg/L降至2 mg/L,P<0.01;左氧氟沙星单药及与联合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选择指数(SI)范围均在2~64,两组SI50均为16;SI90均为32,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组较左氧氟沙星组SI降低的菌株有15株,无变化的有11株,增高的为4株。结论联合阿米卡星可降低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PC,主要使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SW变窄。
- 邵世峰张丽霞刘刚杜钟珍吴琦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肺炎克雷伯菌突变选择窗
- 真菌八项联检技术在结核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初步研究
- 目的评价真菌八项联检技术对结核病人在疑似合并真菌感染时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结核科和呼吸科病人中有临床感染症状、并具有不同程度影像学改变的病人120例。其中诊断为肺结核的病人64例,包括初治结核24例、复治结...
- 张丽霞孙昕杜岩青刘刚谢袆吴琦
- 关键词:结核病呼吸病
- 文献传递
- 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 结核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结核杆菌是一种顽强的病原体,世界人口有1/3受其潜在感染,根据2009年WHO的统计,每年有9百万新的肺结核感染患者,2百万人死于该病。更严重的是,近...
- 张丽霞刘刚肖红侠李妍李振红
- 文献传递
-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评估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建立多种细胞因子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并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比较其诊断准确性,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海河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47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核组)95例和恶性胸腔积液组(对照组)52例。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所有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γ-干扰素(IFN-γ)、趋化因子CXCL10(CXC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6(IL-1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33(IL-33)测定,同时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应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建立回归模型并确定其概率预测值P的最适诊断界点。结果各细胞因子单独诊断时AUC比较:CXCL-10〉IL-27〉IFN-γ〉IL-33〉IL-17〉IL-16〉TNF-d〉VEGF〉IL-2;联合诊断时,CXCL-10、IFN-γ、IL-27及IL-33进入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P=1/1+e-(-9.498+0.30+CXCL-10+0.012×IFN-γ+0.002×IL-27+0.234×IL-33),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95、96.84%和98.08%,均优于各单项诊断指标;其AUC(0.995±0.003)显著高于T—SPOT.TB(0.921±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35,P〈0.01),同时,两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5,P〉0.05),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95〉0.75)。结论本研究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重复性的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平台,为临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科学准确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 刘佳庆张立冯爽张丽霞孙海柏刘刚肖红霞吴敏杜岩青刘树业
- 关键词:结核胸腔积液细胞因子类干扰素Γ趋化因子CXCL10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已出现了泛耐药菌株,而且其分离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此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分型方法、临床治疗策略及最新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 刘刚胡志东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耐药机制基因分型
- 临床感染患者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相关研究
- 目的: 研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了解其产碳青霉烯酶、整合子分布及外膜孔蛋白的缺失情况,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株医院内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有效控制...
- 刘刚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