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克华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动漫
  • 2篇信仰
  • 2篇艺术
  • 2篇日本动漫
  • 2篇女性
  • 2篇文化
  • 1篇动漫产业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化
  • 1篇新著
  • 1篇心理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意识
  • 1篇性解放
  • 1篇妖怪
  • 1篇艺术理论
  • 1篇艺术形象
  • 1篇艺术作品
  • 1篇游记
  • 1篇政教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作者

  • 7篇刘克华
  • 1篇长北

传媒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信仰文化结构的变迁──以日本动漫《怪化猫》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在日本民间信仰传承中,妖怪是指超出人类理解范围的奇异现象,或者是指引发这些现象、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的非日常、非科学的存在。在近代科学、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妖怪学"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都市传说、科幻小说等各个领域大放异彩。近年来妖怪文化通过电视剧、动漫等现代传媒途径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本文以日本动漫《怪化猫》为例,通过分析日本妖怪文化中妖怪主体、故事结构、传达意义、社会效果等方面在都市化改造进程的变化趋势,探究日本人精神结构、信仰所发生的变化。
刘克华白露
关键词:都市化
高质量家政教育助推角色自由与女性解放
2024年
当前,中国需要完成从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转变。职场潜规则、就业面狭窄、工作、家庭难以两全等依旧阻碍着女性解放的步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就需要破除这些不平等待遇。这些不平等待遇主要源于女性在家庭、社会角色上的摩擦以及这些摩擦带来的家庭、工作冲突。因此,探寻缓解摩擦的手段和办法是现阶段中国女性解放的关键。家政教育作为沟通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是化解家庭-工作冲突的润滑剂,是实现女性角色自由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家政教育,实施家政观念、家政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是助力现阶段中国女性解放的必由之路。
李懿哲刘克华
关键词:家政教育女性解放两性和谐
对民俗艺术形象与民间信仰变迁之关系的考察——以日本稻荷信仰中的“狐”为例
2018年
对于民俗艺术的考察不能仅仅从艺术的狭隘视野出发,而是要立基于更广阔的民俗文化视野,把关于艺术形象的研究与民俗文化的研究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把握民俗艺术的内涵、生成原因和发展动力。稻荷神社中的狐狸雕塑是一种富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民俗艺术,而这种艺术形象的产生和变化,与其说遵循的是艺术发展规律,不如说与民间信仰变迁的关联更为紧密,在原始宗教系、神道教系和佛教系三大教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刘克华李阳
关键词:艺术理论民俗艺术狐狸艺术形象
论村田沙耶香《方舟》中的性别意识被引量:1
2018年
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性别视角是研究女性身份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2016年芥川奖获奖作家村田沙耶香的作品《方舟》里细致刻画了当代日本女性对于身份问题的疑惑与期盼。本文基于性别视角,解读当代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及其对自身命运与情感的思考。囿于社会传统价值观,日本都市女性在女性身体特征、性与性别身份的认知上承受着压力与束缚,而这又激发了她们对性别规范的反抗。
刘克华白露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女性自我意识
评长北教授新著《〈髹饰录〉图说》
2007年
刘克华长北
关键词:《髹饰录》漆器工艺艺术作品
芥川龙之介“苏州游记”的文人话语与文化心理被引量:1
2018年
芥川龙之介在"苏州游记"中记录了其参观苏州著名景点的见闻与感想。该文本具有文人话语和殖民主义话语的双重特征。作为一个"中国趣味"爱好者及新兴文艺的代表作家,芥川关于苏州游记的书写体现了怀古伤今、寄情于景的文人话语特征。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与现实中国的巨大反差也使芥川的"中国趣味"破灭。另外,芥川对苏州自然环境的"脏"的夸大、对苏州人的怜悯和厌恶、对苏州景点的不屑以及对街头卖艺人的嘲讽等等,都体现了他排斥中国并将中国他者化的殖民主义者的文化心理。
刘克华
关键词:文人话语殖民主义文化心理芥川龙之介
日本动漫产业的转化——基于空间理论的分析
2020年
在国内还在研究如何利用动漫这一载体进行民俗传承时,日本的动漫产业自身已经发生了部分民俗化。从可利用载体向民俗本身的转变过程是怎样的?对我国又有怎样的启示?笔者在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的空间理论视角下分析动漫产业和传统民俗的关系,以及共建现代民俗的成因,希望对我国的动漫产业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刘克华朱铖
关键词:日本动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