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亦铭

作品数:3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理学

主题

  • 19篇重离子
  • 16篇重离子碰撞
  • 16篇离子碰撞
  • 9篇高能
  • 8篇高能重离子
  • 7篇高能重离子碰...
  • 6篇碰撞
  • 6篇Π
  • 5篇等离子体
  • 5篇英文
  • 5篇相对论
  • 5篇媒质
  • 5篇介子
  • 5篇胶子
  • 5篇关联函数
  • 5篇Π干涉学
  • 5篇Π介子
  • 4篇相对论重离子...
  • 4篇AU
  • 3篇QGP

机构

  • 33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3篇刘亦铭
  • 21篇张卫宁
  • 18篇霍雷
  • 13篇王山
  • 7篇张景波
  • 6篇陈相君
  • 2篇唐圭新
  • 1篇金恩培
  • 1篇周建林
  • 1篇韩光
  • 1篇陈小凡
  • 1篇张盛

传媒

  • 23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第八届全国核...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核物理动态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第九届全国核...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分布的非对称性被引量:3
1996年
对Bevalac1.2AGeVAu+Au碰撞实验,根据以流方向为z轴的质心坐标系中末态粒子方位角分布的非对称性为极小的条件,确定了事件中五种质量范围(A=1,2,3,4,5-8)末态粒子的集合侧向流流角.在以流方向为z轴的质心坐标系中研究了不同质量末态粒子极角分布,结果表明质量越大的粒子在流方向分布得越集中,侧向流的“流”值越大.
霍雷刘亦铭张卫宁
关键词:质量数高能侧向流重离子碰撞
横动量密度的方位角分布与集合流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末态粒子的横向动量分布为人们分析集合侧向流,探讨核媒质在高温度、高密度状态下的特性,研究核媒质态方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在采用方位角分布函数方法对 Bevalac 流光室1.2 A GeV Ar+BaI...
王山周建林蒋玉桢刘亦铭
文献传递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有QGP形成时的多π关联信号被引量:2
1999年
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有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形成时的多粒子玻色-爱因斯坦关联进行了分析.通过考查多π关联平均强度随事件π多重数的变化表明,当有QGP产生时,多π关联平均强度在某一高多重数区域会有明显的上升;这种信号能够敏感地检测在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少数有QGP形成的高π多重数事件.
张卫宁霍雷陈相君刘亦铭D.KeaneH.Liu
关键词:高能重离子碰撞QGP
夸克的半经典输运方程
1997年
对夸克的量子输运方程取半径典近似时保留到Wigner函数的一次微商项;在色空间和自旋空间展开这个半经典输运方程。
陈相君张卫宁刘亦铭
关键词:胶子等离子体输运方程色空间QGP
方位角关联函数与核媒质态方程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采用方位角和方位角关联函数二种方法对Bevalac流光室1.2A GeVAr+KCl碰撞实验进行了研究,并和相对论Vlasov-Uehling-Uhlenbeck理论的结果进行比较,检测了核媒质态方程的软硬程度.对于方位角方法,反应平面方位角的离散使方位角分布最大非对称性的计算值比真值下降了约30%.采用本文提出的方位角关联函数的方法能够消除这一影响.
王山刘亦铭蒋玉桢陈小凡D.KeaneS.Y.FungS.Y.Chu
关键词:方位角关联函数
高能重离子碰撞与核媒质相变
1989年
图1是理论上推测的核媒质密度—温度相图。传统的低能核物理学研究相图中ρ/ρ_0=1和T=0附近小区域冷核媒质的物理特性。高能重离子碰撞提供了研究在极端密度和极端温度下核媒质性质的可能。图1中的虚线指明了碰撞中核媒质所遵循的一条可能途径。研究碰撞中所发射的粒子,能够获得核媒质态方程和动力学的情报。这些知识不仅对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子星、超新星、以及宇宙形成的研究也将起着不可估价的作用。
刘亦铭
关键词:高能重离子
碰撞1.2A GeV Ar+KCI中的n粒子横向关联与集体性
1993年
我们给出了一种分析集合流的n粒子横向关联函数方法,把对n粒子方位角关联的研究和集体性的计算推广到能够同时利用横向动量大小和方位角信息的情形。对于确定集合流的集体性而言,这种方法比仅仅利用方位角信息的多粒子方位角关联方法更为敏感。采用这种新方法,分析了Bevalac流光室1.2AGeV Ar+KCl碰撞中n粒子的横向关联,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的对比推算了该碰撞中末态粒子的集体性是介于85%~95%之间。
刘庆军蒋玉桢王山刘亦铭J.JiangD.KcaneY.ShaoS.Y.FungS.Y.Chu
关键词:重离子反应碰撞相关函数
多π关联对π发射源相干性的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不同相于性程度π源产生的多π关联事件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比较了不同多重数子事件中的多π关联对π源相于性程度依赖的敏感性.对Bevalac流光室2.1AGeVNe+Pb和1.2AGeVAr+KCl中心碰撞产生的π源的相干性程度进行了分析,并与以往的2π干涉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张卫宁刘亦铭霍雷
关键词:重离子碰撞
多粒子方位角关联与核媒质状态方程被引量:1
1992年
在Beckmann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定量分析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多粒子方位角关联的新方法。分别采用Beckmann方法和这种新方法,分析了Bevalac流光室中的1.2A GeV Ar+KCl实验中核子的多粒子方位角关联,并和VUU 模型的理论预言作了比较。新方法能够检测核媒质态方程的软硬度。
刘庆军蒋玉桢王山刘亦铭D.KEANES.Y.FUNGS.Y.CHU
关键词:方位角关联函数
2π干涉学分析的源空间参数
1992年
本文通过直接比较相应于不同密度分布源的关联函数,指出源的平均半径是2π干涉学分析中描述源空间线度的好物理量。比较不同关联函数分析获得的源空间参量时,选取源的平均半径为判别标准不仅优于Bartke和Kowalski提出的均方根半径,也优于Goldhaber等人提出的GGLP因子。对不同碰撞实验的2π干涉学结果的系统分析表明,使用我们提出的比较标准给出的结果更加合理。
霍雷蒋玉桢王山张卫宁刘亦铭D.KEANES.Y.CHUS.Y.FUNG
关键词:2Π干涉学关联函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