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一平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特区报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新闻
  • 2篇灾难报道
  • 2篇传媒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新闻编辑
  • 1篇新闻传媒
  • 1篇新闻改革
  • 1篇灾难
  • 1篇设计师
  • 1篇平民
  • 1篇平民视角
  • 1篇亲民
  • 1篇亲民形象
  • 1篇情感
  • 1篇情感把握
  • 1篇情感话题
  • 1篇作品获奖

机构

  • 5篇深圳特区报社

作者

  • 5篇刘一平

传媒

  • 2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新闻知识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新闻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08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进中国灾难报道的对策研究
2008年
在当今社会,自上而下的、单向而受控的灌输式宣传报道的效果,正因技术与受众的变化而逐渐失效;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传媒产业化的浪潮使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国内多重竞争的环境下,必须积极推进与深化新闻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出击,在竞争中确立中国新闻传媒的信誉与权威。
刘一平
关键词:灾难报道传媒产业化新闻改革新闻传媒灌输式
数字传播下的人物报道策略探析
2022年
随着社会传播进入数字化阶段,平凡人物正在宏大叙事之外博得越来越多的关注。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天播放量超过1600万次,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一些以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也在流量市场上收获受众持久的关注与点赞。面对有限的流量池,为什么平凡人的故事能屡屡戳中人心,让受众自发评论、转发?文章研究认为,普罗大众为数字时代的传播带来了平民化视角,提高了平凡人物的社会可见度;平凡人物故事因其接近性与贴近性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也契合数字用户通过情感投射获取传播经验的倾向性。在当下,平凡人物故事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补充,还启示同样面临流量激烈竞争的传统主流媒体必须正视受众需求,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之下的共情表达。
刘一平
关键词:平民视角共情
试论九十年代中国灾难报道机制被引量:11
2001年
建国后很长的内,我国灾难事件新闻的发布与报道机制不健全,不灵活,做法上也欠规范,典型的事例即为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另据报道,中国20世纪百大灾难之一的云南通海大地震灾情尘封了30年,于2000年1月才解密。
刘一平
关键词:新闻报道灾难报道
裁判员、医生、设计师:论编辑在新闻作品获奖中的作用
2022年
新闻奖作为一种职业荣誉,对新闻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巨大,获奖作品本身也对新闻业务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文章从实践与理论出发,归纳分析新闻编辑在经营新闻奖作品中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其一,基于裁判员角色称职地裁定新闻价值;其二,基于全科医生角色细致地杜绝差错,根除硬伤;其三,基于设计师角色精心制作标题和版式,以恰当凸显作品的新闻价值。这些角色和功能能否恰到好处地发挥,取决于编辑的新闻理念,即是否有受众观念,以及长期新闻实践的积累与历练。通过对新闻编辑角色与功能的诠释,阐明了新闻编辑在经营新闻奖作品过程中发挥的关键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旨在激发采编双方深入钻研业务,增强“四力”,多出精品。
刘一平
关键词:新闻编辑角色
论记者在采访中的情感把握被引量:2
2008年
在大众文化兴盛以及传媒市场化背景下,情感话题并非都市报、晚报之类的专利,只要操作得当,避免流俗,党报也可以借此延伸与开掘自己的功能,增强服务性与导向性,体现党报的亲民形象与人文关怀。在开掘情感话题时,记者的角色定位很关键。记者在采访中要中立倾听并保持清醒,“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刘一平
关键词:情感把握记者情感话题传媒市场化大众文化亲民形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