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艳玲

作品数:46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黑龙江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2篇小麦
  • 16篇大麦
  • 8篇抗病
  • 8篇春小麦
  • 7篇高产
  • 6篇选育
  • 6篇诱变
  • 6篇啤麦
  • 5篇杂交
  • 5篇农作
  • 5篇农作物
  • 5篇作物
  • 5篇航天诱变
  • 4篇啤酒大麦
  • 4篇主要农作物
  • 3篇养体
  • 3篇优质抗病
  • 3篇育种
  • 3篇同工酶
  • 3篇突变体

机构

  • 46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延边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6篇刁艳玲
  • 23篇孙丹
  • 19篇孙岩
  • 18篇郭强
  • 17篇黄景华
  • 17篇王广金
  • 16篇孙光祖
  • 15篇于洋
  • 14篇张宏纪
  • 11篇王秀君
  • 8篇刘广阳
  • 7篇李冬梅
  • 6篇尹静
  • 6篇闫文义
  • 6篇王翔宇
  • 4篇王岩
  • 4篇刘文林
  • 4篇翟玉洁
  • 3篇廉美兰
  • 3篇唐凤兰

传媒

  • 7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核农学报
  • 4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中国种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全国作物生物...
  • 1篇中国农业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BAU-2对供试各品种(系)均有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不育率>95%;用0.2%,0.3%浓度的 BAU-2在小麦花粉的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喷施效果最佳,人工饱合授粉结实率为53.0%,天然异交结实率为47.8%;喷药后,小麦抽穗推迟2~4天,株高略有降低。
魏正平刘树人翟玉洁王岩于天峰刁艳玲黄铁城张爱民陈万义
关键词:春小麦
高产抗病中强筋小麦龙辐麦16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2008年
张宏纪王广金刁艳玲孙岩黄景华郭强闫文义刘东君商博孙光祖
关键词:中强筋小麦抗病栽培F1植株田间播种
组培平贝母形态转变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平贝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组培平贝母培养过程中培养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各培养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形成小鳞茎后酶带比较稳定,且酶带数最多,达到8条,愈伤组织在Rf=0.275处出现了颜色较浅且细的特异性带,而其它时期的培养体则没有此带,其活性也在刚形成小鳞茎时达最高。
孙丹朴炫春刁艳玲高日于洋廉美兰
关键词:平贝母过氧化物酶
利用生物分子诱变培育小麦突变新类型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γ射线照射过的供体宁7840的DNA导入受体91B569,经温室加代和系谱法种植,在后代中获得6种类型的突变系:生育延迟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改变型、抗病型、矮秆型、丰产型和品质改善型。与供体和受体相比,每个突变系可具有2个以上的变异。突变系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有丰富的变异,与受体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小,而与供体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大。表明在导入经γ射线照射外源DNA后,后代显示的分子诱变效应大于基因转移效应。
张宏纪王广金孙岩黄景华刁艳玲郭强尹静孙光祖
关键词:小麦
大麦人工去芒具装置
大麦人工去芒具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横轴,所述的横轴连接球冠形锯片,所述的球冠形锯片的背面连接一组横锯片,所述的联轴器连接圆板,所述的圆板开有一组插孔,所述的插孔连接组合插件...
孙丹刁艳玲刘广阳于洋杨雪峰李冬梅王翔宇田长友
文献传递
春小麦杂种优势测定与利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利用12个杂交组合对T型春性杂种小麦的株粒数、株粒重、株穗数、主穗小穗数、千粒重和穗长等6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株粒重、株穗数、千粒重和穗长4个性状具有明显的正向超标优势;株粒数、主穗小穗数两个性状的超标优势表现为正负优势间幅度较大,分别为-19.2%~56.5%和-2.1%~5.3%.采用配合力的同亲回归分析,克旱9A和克82R27特殊配合力最高,其次为克丰二A×克82R67、克丰三A×克82R27.用两个春性T型杂种小麦和两个CHA杂种小麦、三个亲本(其中两个为对照品种)共七个品种,研究了群体密度对春性杂种小麦主要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明确了春性杂种小麦适宜的密度范围,为合理利用杂种小麦的优势效应,采取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王岩刘树仁翟玉洁刁艳玲
关键词:春小麦杂种优势
小麦抗秆锈突变体龙辐D51的选育及其抗病性的遗传分析与RAPD标记
以龙6239为外植体接种,诱导愈伤组织,取胚性愈伤组织用800Rad软X射线照射,继代1次,转分化,获得12株绿苗,移入温室继续培育。2003年田间株行种植,每隔5行种原亲本龙6239 1行,正常管理。抽穗前用秆锈小种2...
王广金孙岩黄景华张宏纪刁艳玲郭强尹静孙光祖
优质抗病粮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1号引种鉴定及适应性分析
2022年
以龙稞1号为试材,在适应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内蒙古对其生育日数、抗病性、株高、千粒重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龙稞1号不仅在其适应区哈尔滨市能够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而且在黑龙江北部地区及内蒙古地区也取得了较好的引种鉴定效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生产。进一步分析表明,龙稞1号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并且选择和鉴定方法较为合适,因此体现出强大的适应性。
尚佳薇刁艳玲孙丹刁鹤楠王秀君于洋孙岩刘文林
关键词:引种适应性
优质抗病粮用大麦新品种-龙紫裸1号
2023年
龙紫裸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2006年以宽颖大麦-3为母本、合0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的优质、抗病、粮用大麦新品种。2013-2014年进行预备鉴定和产量鉴定试验,2015-2016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8年完成黑龙江省地区的区域试验。2021年10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大麦(青稞)(2021)230018。
刁艳玲孙丹尚佳薇王秀君刁鹤楠于洋刘文林
关键词:非主要农作物系谱法选育品种登记登记号
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
1991年
杂交小麦的产量鉴定表明提高"三系"水平,特别是选育优良恢复系是进一步提高杂交小麦优势的关键。从恢复系克82恢27,克82恢75的选育、鉴定,到以"克旱10"、"克旱12"命名的新品种推广,看到尽管选出产量高,恢复力又高的"两高",产量稳定、恢复力也稳定的"两稳"优良恢复系难度大,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两高"、"两稳"恢复系,在配制杂交小麦时做父本用,不制种时当新品种用的"两用"品种,既发挥了增产优势,又简化了制种程序,为利用杂交小麦打下基础。实践表明恢复系选择以一次杂交系谱选择方法好,为减少 T 质影响,可采用"品种×恢复系"方式,在分离后代中结合测交,筛选农艺性状好,恢复力高的品系,并注意恢复系所具备的农艺性状(如花药外露,开颖开花等)的选择。
魏正平刘树仁翟玉洁王岩于天峰刁艳玲李晓华
关键词:小麦选育杂交小麦三系配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