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江红

作品数:139 被引量:930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1篇中医
  • 29篇溃疡
  • 24篇细胞
  • 20篇健胃
  • 20篇健胃愈疡颗粒
  • 18篇功能性消化不...
  • 17篇疏肝
  • 16篇消化性溃疡
  • 14篇蛋白
  • 14篇颅脑
  • 14篇颅脑损伤
  • 14篇脑损伤
  • 13篇西医
  • 12篇胃溃疡
  • 12篇溃疡复发
  • 11篇幽门螺
  • 11篇幽门螺杆菌
  • 11篇螺杆菌
  • 9篇胃组织
  • 8篇蛋白质

机构

  • 101篇广西医科大学...
  • 37篇中南大学
  • 33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中医药大...
  • 6篇广西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柳州市中医院
  • 4篇南宁市中医院
  • 4篇上海健康医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38篇凌江红
  • 30篇李家邦
  • 27篇黄李平
  • 26篇张钰琴
  • 17篇申定珠
  • 16篇王煜姣
  • 13篇蒋荣鑫
  • 13篇谢天一
  • 11篇王道刚
  • 10篇戴幸平
  • 10篇刘启华
  • 10篇梁纲
  • 8篇王爱坚
  • 8篇张智
  • 7篇刘培凤
  • 7篇韦连明
  • 7篇黄国栋
  • 7篇严明
  • 6篇沈锦
  • 6篇周兵

传媒

  • 10篇中医杂志
  • 9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山东医药
  • 4篇新中医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中成药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医教育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1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香祛痘散治疗面部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皮损组织IL-1、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丁香祛痘散治疗Ⅱ~Ⅲ级面部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损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Ⅱ~Ⅲ级寻常痤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丁香祛痘散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祛痘散外敷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组织中的IL-1、IL-6水平。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组织的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皮损组织的IL-1、IL-6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外敷部位水肿、红斑、疼痛及渗出等不良反应。结论外敷丁香祛痘散治疗面部寻常痤疮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皮损组织的IL-1、IL-6水平。
赵彩月李小婵凌江红
关键词:痤疮血液流变学细胞因子
疏肝理气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行为学及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行为学及胃肠动力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每组8只。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采用夹尾激惹刺激加不规则喂养法进行造模,柴胡疏肝散组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水煎剂(1.41 kg/L)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周进行敞箱实验(OPen-Field法)、糖水消耗实验的测定,4周后测定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结果 4周后,模型组大鼠出现扎堆、靠边,不喜活动,攻击性减少,易受惊吓,毛发干枯不顺等表现,柴胡疏肝散组上述表现相对不显著。4周后剖腹取胃,正常组胃粘膜无明显潮红、肿胀、糜烂等病变,模型组胃内残留物较多,部分胃粘膜潮红,柴胡疏肝散组上述表现不显著。模型组大鼠敞箱实验水平运动次数、糖水消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减低(均P<0.05),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糖水消耗、敞箱实验水平运动次数及胃排空率均较模型组增加(均P<0.05),柴胡疏肝散组敞箱实验垂直运动次数较模型组增多,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疏肝理气法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抑郁状态并能促进胃动力。
王煜姣凌江红张钰琴梁纲农云凤刘培凤李东鑫贝美惠
关键词:疏肝理气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
从脑肠肽进行肝郁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被引量:46
2006年
总结脑肠肽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以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为基础分析从脑肠肽认识中医肝郁证的病理生理实质的可行性,并提出肝郁与FD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与假说。
陈业强凌江红
肝主疏泄与脑肠肽的相关性被引量:52
2003年
凌江红
关键词:肝主疏泄脑肠肽神经内分泌系统中医西医
枳实中药复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作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具有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及生活,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然而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枳实中药复方治疗FD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从FD的发病机制出发,对枳实中药复方治疗F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FD临床及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邓静凌江红上官鑫超车宇车宇王煜姣张钰琴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基于精神心理角度的疏肝理气法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疏肝理气法是中医对于肝气郁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的根本治法,具有促胃动力的功效,可作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的治疗方法。精神心理因素对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突出,已成作为人类DGIM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其对于人体的作用与影响首先体现在心理应激。由心理应激产生的情志活动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与中医"情志致病""肝气郁结"经典理论高度关联,本文即从精神心理角度探讨疏肝理气法治疗DGIM,并认为该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之肝"主疏泄",继而能够调畅情志,调理脾胃的经典含义。
宁海恩凌江红张智纪云西王煜姣
关键词:疏肝理气法胃肠动力障碍精神心理脾胃
新加清胰汤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加清胰汤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试验组(常规西医治疗+新加清胰汤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收集各病例临床症状(VAS疼痛评分、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肝功能、电解质、血脂等]、影像学(B超或CT检查)表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资料,并在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测定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较短(均P<0.05),在治疗2 d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治疗5 d后试验组WBC计数、CRP下降程度更大(均P<0.05);治疗后,Ang-2与IL-8明显下降,IL-2明显上升(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清胰汤内服联合中药灌肠疗法可以控制炎症反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及负担基础上,更快缓解症状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黄振宁姜丹梁凯凌江红黄宗轩
关键词:轻症急性胰腺炎
醒脑开窍方药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王道刚张钰琴凌江红
关键词:醒脑开窍方药中枢神经系统开窍醒神神昏谵语危重疾病
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复发模型的复制及健胃愈疡颗粒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复制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复发模型并观察健胃愈疡颗粒(JWYY)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腹腔注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致愈合溃疡复发。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复发组、模型未复发组、JWYY组、奥美拉唑(OMLZ)组,观察各组胃溃疡复发率、胃窦大体改变、胃窦组织病理学改变、炎症细胞密度计数。[结果]模型复发组胃溃疡复发率为87.50%,呈溃疡病理结构改变,溃疡边缘见残留之再生黏膜,再生黏膜较薄,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JWYY能改善胃溃疡愈合,减低IL-1β所诱导的瘢痕黏膜炎症细胞浸润的密度,降低溃疡复发率,与OMLZ无显著差别。[结论]IL-1β可能通过炎症细胞浸润诱导愈合的乙酸性胃溃疡复发;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JWYY抗溃疡复发的疗效机制之一。
凌江红李家邦申定珠周兵戴幸平
关键词:胃溃疡炎症中成药
健胃愈疡颗粒对消化性溃疡大鼠胃黏膜PS_2和PA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健胃愈疡颗粒对溃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Okabe改良法复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观察其对溃疡指数和胃黏膜血流的影响,并用RT-PCR观察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表达的变化。结果健胃愈疡颗粒能提高PS2mRNA和下调PAF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溃疡指数,促进溃疡愈合。结论健胃愈疡颗粒可通过提高PS2mRNA和下调PAFmRNA的表达,通过影响胃黏膜疏水性,加强黏液凝胶层稳定性,从而防止溃疡的产生和复发,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
黄国栋李家邦戴幸平蒋容鑫凌江红黄媛华黄道富唐丽君张曙
关键词:胃黏膜健胃愈疡颗粒PS2PAF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