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冶雪艳

作品数:63 被引量:46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10篇水利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地下水
  • 13篇回灌
  • 10篇黄河
  • 10篇黄河下游
  • 9篇人工回灌
  • 7篇水资源
  • 7篇补给
  • 6篇地下水人工回...
  • 6篇水层
  • 6篇城市
  • 5篇地下水资源
  • 5篇断流
  • 4篇多孔介质
  • 4篇渗透性
  • 4篇水流
  • 4篇人工补给
  • 4篇黄河断流
  • 4篇黄河下游断流
  • 4篇含水
  • 4篇含水层

机构

  • 63篇吉林大学
  • 4篇卡迪夫大学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建筑股份...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奥地利格拉茨...
  • 1篇泰来县水务局
  • 1篇济南市环境研...
  • 1篇吉林省墒情监...

作者

  • 63篇冶雪艳
  • 43篇杜新强
  • 11篇曹剑峰
  • 8篇姜纪沂
  • 6篇杨悦锁
  • 4篇平建华
  • 4篇路莹
  • 4篇赵婧彤
  • 3篇李鸿雁
  • 3篇李铮
  • 3篇赵玉红
  • 3篇薛丽君
  • 2篇侯嘉维
  • 2篇韩建超
  • 2篇曹玉清
  • 2篇李升
  • 2篇王福刚
  • 2篇李砚阁
  • 2篇范伟
  • 2篇方敏

传媒

  • 8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人民黄河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黑龙江水专学...
  • 3篇化工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首届“寒区水...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文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坑降水方案确定的VB可视化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基坑降水方案确定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参考相关技术手册及资料,总结了其主要计算步骤。基于VB程序设计方法,编写可视化程序,实现不同井位、抽水量、井结构条件下,基坑范围内水位变化预报。结合北京某大厦基坑调查的实际数据,对基坑工程的降水方案进行了设计计算,获得了井点数量及间距、布井方式等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同时,对人工降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可方便快速地确定合理的降水实施方案,为安全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冶雪艳姜振蛟耿冬青查恩爽
关键词:基坑降水VB语言降水方案
洮儿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库天然调控能力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洮儿河冲洪积扇为一相对独立的大型储水构造,含水层为砂砾石,厚度10-43m,储、导水能力强;表土层较薄,极易接受大气降水人渗补给和河流渗漏补给,具有较强的调蓄能力,可视为大型天然地下水库。在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流二维平面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在模型识别和验证的基础上,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地下水库以现状开采强度持续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条件下,从现状年到2020年研究区内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确定了地下水库多年平均意义上的最大天然调控能力为4.30×10^8m^3/a,并且指出地下水库的天然调控能力并不是一个单一确定数值,具有随着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特点。
杜新强冶雪艳
关键词:地下水库地下水资源水资源调控
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结构的回灌促渗介质实验方法及其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层状非均质结构来设计回灌过程中的入渗介质达到促渗的目的。多孔介质结构是影响回灌过程中物理堵塞的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来实现层状非均质结构设计来填装回灌入渗砂柱,所不同的是一部分砂柱的上层填装...
冶雪艳杜新强张晓婉赵婧彤
文献传递
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6
2005年
地下水库是水资源人工调蓄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都独具功效,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应该大力开展对地下水库相关理论问题与实践技术的研究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性强的应用规范。地下水库技术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山区、滨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杜新强廖资生李砚阁冶雪艳
关键词:地下水库人工补给含水层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
冶雪艳
关键词:黄河下游突变模型
文献传递
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45
2013年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和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的实施旨在完善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深化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构建大学生创业训练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来看,存在课题选题重复、急功近利、无从下手等现象,究其根本是缺乏创新性的表现。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
杜新强冶雪艳
关键词:大学生
石油有机组分在包气带水土中残留和迁移差异被引量:4
2013年
引言 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而被不断开采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此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有机物因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而散落于地表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1-3]。地表的污染物又可通过入渗的方式经过包气带土壤而最终进入到地下水中[4-6]。
杨明星冶雪艳杨悦锁杜新强丁时伟太媛媛
关键词:石油烃包气带淋滤
一种基于反冲洗的透水铺装堵塞治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冲洗的透水铺装堵塞治理装置及方法,所述治理装置包括:布设在透水铺装的中间深度处若干组反冲洗管网,每组反冲洗管网通过等径接头和弯头交叉连接布置有多根反冲洗管,所述反冲洗管网的各管路之间水流或气流连通,...
杜新强宋亚霖冶雪艳刘文娜
文献传递
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流速对多孔介质胶体堵塞的影响机理被引量:5
2021年
通过一系列室内砂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流速对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滞留-迁移行为的影响;运用COMSOL软件模拟,拟合实验数据后得到表征胶体沉积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流速增大缩短了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时间,并增强水动力拖拽力,导致介质对胶体的吸附量减少,有利于胶体的迁移;回灌时间的延续造成的多孔介质渗透系数降低,可通过瞬间增大流速使渗透系数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然而随后形成新的吸附渗透性仍会降低。水源离子强度、介质粗糙度等因素会影响胶体迁移的流速效应。在相同条件下,吸附系数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加。综合来看,离子强度的增加可抵消一部分水动力拖拽力的影响,提高胶体在多孔介质中滞留的概率;介质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可削弱水动力拖拽力作用,同时增加胶体与介质的吸附、沉积点位和接触面积,导致胶体易于在多孔介质中发生滞留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介质堵塞。
冶雪艳冶雪艳罗冉李铮崔瑞娟
关键词:地下水人工补给胶体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傍河区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以第二松花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基础,它一直是国际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第二松花江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RASTIC方法和GOD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实测铬含量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RASTIC模型对第二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评价较为合适,评价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情况;第二松花江流域傍河区域的地下水环境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污染,故在布设水源地开采井时应尽量避开地下水高脆弱区,做到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冶雪艳尤传誉杜新强王丽雪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模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