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老年
  • 3篇出血
  • 2篇血肿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双管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清除术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脑出血
  • 2篇内固定
  • 2篇老年人
  • 2篇高血压
  • 2篇固定架
  • 1篇动脉
  • 1篇旋髂浅动脉
  • 1篇血压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北戴...

作者

  • 9篇侯勇
  • 6篇孙喜山
  • 5篇贺卫东
  • 4篇方华宴
  • 4篇李金伟
  • 3篇李德东
  • 3篇刘志超
  • 2篇房玉轩
  • 2篇李建明
  • 1篇栾海
  • 1篇杨滔
  • 1篇于君

传媒

  • 4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管冲洗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颅内血肿
2009年
目的评估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巨大血肿的两种治疗方法,以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量在60mL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置双管冲洗,对照组采用置双管密闭引流,比较两组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血肿残留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及随访生存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管冲洗法可更快而有效地清除血肿、减轻占位效应,效果优于双管密闭引流法。
孙喜山侯勇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重症脑干出血9例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脑干出血占全部脑出血的7%~16%[1];出血量≥5ml或血肿直径≥2cm者称为重症脑干出血,75%~80%的患者在发病较短时间内即死亡[2]。2007年4月—2011年8月,我们采用立体定向顶上小叶入路穿刺引流治疗重症脑干出血9例,手术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孙喜山侯勇李金伟贺卫东栾海于君
关键词:脑干出血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28例被引量:1
2008年
贺卫东刘志超方华宴李德东侯勇李金伟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交锁髓内钉
掌背侧联合入路克氏针加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克氏针、外固定架联合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克氏针、外固定架联合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45例。结果本组优33例,良7例,可5例。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克氏针、外固定架联合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喜山吴洲宏房玉轩侯勇李建明
关键词:外固定架
胫腓骨骨折242例疗效分析
2006年
方华宴刘志超侯勇李德东
关键词: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架
军事训练致16例腕舟状骨骨折被引量:1
2006年
方华宴李德东杨滔侯勇刘志超贺卫东李金伟
关键词:骨折应力性腕骨舟骨骨折固定术
腰椎间盘术后致马尾神经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查找发生的原因,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生率。方法我们对5例由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及随访,总结临床经验。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的马尾神经综合征与手术技巧、术后继发血肿等因素有关。结论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止血和术后彻底引流是预防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主要手段,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和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贺卫东方华宴孙喜山侯勇李金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马尾神经综合征
双管冲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巨大颅内血肿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双管冲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巨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巨大颅内血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病例均在CT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双管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双管闭式引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均在术后7天内拔管,对照组在术后7天内拔管仅4例,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颅内压恢复至正常时间(2.50±1.37)天,对照组为(4.22±1.39)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管冲洗清除颅内血肿效果优于传统双管闭式引流。
孙喜山侯勇贺卫东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改良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6例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自2005年3月-2011年3月,我们对传统旋髂浅动脉皮瓣进行改进,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br〉 1资料与方法〈br〉 1.1一般资料男19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8岁。皮肤缺损原因:电刨伤13例,烧伤疤痕5例,砸伤3例,车祸伤2例,皮肤结核2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皮肤缺损部位:手掌11例,手背7例,虎口3例,手背加虎口5例。皮肤缺损7.0cm&#215;10cm-11.5cm&#215;14cm大小。
孙喜山房玉轩李建明侯勇
关键词:皮肤缺损手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