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佘建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阶地
  • 3篇河流阶地
  • 2篇风化
  • 1篇新构造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治理措施
  • 1篇溶解无机碳
  • 1篇石料开采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稳定同位素组...
  • 1篇无机碳
  • 1篇粒度组成
  • 1篇花岗岩
  • 1篇环境效应
  • 1篇河流
  • 1篇红土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佘建伟
  • 5篇高全洲
  • 5篇刘昆
  • 5篇焦树林
  • 4篇丁健
  • 3篇王振刚
  • 1篇陶贞
  • 1篇刘尚仁
  • 1篇刘祖发
  • 1篇何捷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粤东花岗岩流域覆盖型风化壳风化特征比较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对比在同种基岩与气候背景下,相邻花岗岩流域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借助粒度组成、pH值和磁化率等实验方法,测定了粤东榕江和漯河流域阶地上发育的冲积物覆盖型风化壳。数据结果说明,螺河流域发育的该类型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强于榕江流域阶地上发育的该类型风化壳。粒度组成还表明,两流域该类型风化壳具有在<2μm粒级含量上冲积层大于基座风化壳的特征。两个流域风化壳粒度组成差别的原因是两个流域不同的剥蚀速率,榕江流域剥蚀速率较快。pH值在冲积物覆盖型风化壳剖面上呈现三低两高间隔出现的规律。螺河流域风化壳磁化率低于榕江流域是由局部的地貌条件决定,磁化率在粤东地区该类型风化壳的指示意义不准确。
刘昆何捷焦树林佘建伟刘尚仁高全洲
关键词:粒度组成PH值磁化率
风化基座的双层夷平结构及其意义——以粤北坪石盆地第6级河流阶地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武江在坪石段共保留下6级基座阶地。坪石的多级基座阶地是在与粤北金鸡岭夷平面同期发育的准平原基础上,由河流的阶段性下切所形成。本区由于受以掀斜运动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阶地所在的西南岸台地区抬升速率约为0.073m/ka,大于金鸡岭夷平面0.066m/ka的抬升速率,致使武江在坪石段不断向东北方向摆动,沿途形成了多级基座阶地。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尤其是在基座上覆富含有机质的河漫滩相沉积物的"储酸池"效应作用下,阶地基座发生了强烈的化学风化。该风化基座具有双层夷平结构,与我国南方覆盖型岩溶的双层夷平结构在成因上具有一致性。
刘昆高全洲焦树林王振刚佘建伟丁健
关键词:阶地
河流阶地发育与基座的风化——以粤北坪石盆地第6 级河流阶地为例
武江在坪石段共保留下6 级基座阶地。坪石的多级基座阶地(保留下来的是最年轻的6 级)是在与粤北金鸡岭夷平面同期发育的准平原基础上,由河流的阶段性下切所形成。由于受以 掀斜运动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武江坪石段不断向东北...
刘昆高全洲焦树林王振刚佘建伟丁健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文献传递
深圳市花岗岩石料开采及其环境效应与治理措施
根据深圳市各石料限采区实地调查的数据,2006年全年深圳市采石场的石料供应量大约为1055.00—1130.36万m3,预测深圳市2006—2010年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料每年的最小需求量约为1147.54万m3,其中...
佘建伟
关键词:环境效应治理措施
文献传递
河流阶地红色风化基座发育的时期与机制探讨——以粤北坪石盆地6级河流阶地为例
2008年
武江在粤北坪石盆地保留有6级河流基座阶地,是目前广东省内发现级数最多的阶地。阶地基座受后期风化作用影响,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基座。已有的河流阶地TL年代数据显示,本区风化基座的发育年代符合中国南方红土期的时空变化规律,但其形成机制与我国红土期相应的华南地貌风化壳有别。风化基座发育受到本区构造抬升和夏季风气候的共同影响。在我国南方红色风化壳广泛发育时期,西部地区的泥石流也出现多期活动。总体上看,泥石流发育期滞后于红土发育期,且不存在红土期内多次发育的特征,这说明夏季风气候对华南地区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红色风化壳发育和泥石流发育共同反映出夏季风气候的加强,季风区内的水循环加快,风化侵蚀更加强烈。
刘昆高全洲焦树林王振刚佘建伟丁健
西江河口段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1
2008年
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间对西江河口段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13CDIC)及其相关的水体理化参数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季节性采样调查。夏、秋两季"13CDIC平均值(-13.91‰、-13.09‰)小于春、冬季节(-11.71‰、-12.26‰),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13CDIC与温度呈负相关(p=0.000;r=-0.646),而与氧化还原电位正相关(p=0.000;r=0.569),表明河段表层水体$13CDIC受到季节性变化的水体理化性质等河道有机质氧化分解条件的控制;夏季洪水期%13CDIC与航测距离呈正相关,而春季枯水期的&13CDIC与航测距离负相关。’13CDIC的这种时空变异证明了研究河段河-海作用过程影响了水体的理化性状进而控制了河道表层水体DIC的性质。研究河段(13CDIC的上述时空分布规律与流域所处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汛期的夏季受陆源有机质的强烈分解作用的影响,DIC的同位素组成向海洋方向变轻;枯期的春季因海洋作用加强以及咸潮的入侵,河道DIC的同位素组成向海洋方向变重。
焦树林陶贞高全洲刘昆佘建伟丁健刘祖发
关键词:溶解无机碳稳定碳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