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琪

作品数:3 被引量:9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苜蓿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中国苜蓿
  • 1篇品种资源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变异
  • 1篇布勒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卢欣石
  • 3篇何琪

传媒

  • 1篇中国草地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苜蓿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4
1997年
以来自中国北方苜蓿主产区的94份材料(包括23个国家审定品种和71个地方材料)为样本,以美国标准秋眠性对照品种以及来自前苏联、伊朗和加拿大共25份材料为对照,研究了中国苜蓿地方品种和审定品种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遗传变异及其数量分类,并且通过等位基因酶的分析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分别探讨了各种群的基因多样度Ht、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基因多样度Hs、种群间基因多样度Dst、基因差异系数Dm、基因分化系数Gst、每代基因迁移值Nm以及群组间的遗传图距GD。上述遗传参数表明,在中国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中98%来源于品种内的遗传变异,2%来源于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水平仅为美国秋眠性对照品种间差异的1/3,反映出不同品种内的高度遗传杂合性以及对外界环境广泛适应的发育灵活性。同时研究发现中国苜蓿材料秋眠水平主要为1~3级,只有极少数来自新疆南部的大叶类型材料具有半秋眠特性,其秋眠水平在4~5级。中国苜蓿材料中没有发现非秋眠或极非秋眠材料。
卢欣石何琪
关键词:苜蓿品种资源
种群遗传变异及基因多样度分析被引量:39
1999年
阐述了种群遗传学和生态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定义和单位含义,其一是种系变异含义,其二是生态适应含义,并概述了遗传变异的研究历史。从3个方面及质量性状变异、数量性状变异与基因变异,介绍了种群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基因变异的测量和亚种群基因多样度的测量。
卢欣石何琪
关键词:种群
润布勒苜蓿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加拿大润布勒首猪于1972年自加拿大萨斯喀切省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经过试种栽培后,于1987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国外引进前精品种,后简称中国润布勒苜蓿。本研究探讨了加拿大润布勒首清引进中国后15年间的遗传变异。以加拿大润布勒苜蓿原种和在中国繁殖的润布勒苗辖两份材料各45株,用以测定形态特征。生理和生化特征,其中包括等位基因酶FEST(荧光脂酶)、LAP(亮氨酸氨基肽酶)、PER(过氧化物酶)三个多态位点九个等位基因频率、五个生长特性、五个叶片特性、两个繁殖器官特征、两个生理特性。等位基因频率用以统计基因型分布频率和基因变异。用PCA排序法分析总遗传变量。结果表明,加拿大和中国润布勒首辖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38,两个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21,后者首信遗传杂交度高于前者。加拿大润布勒首精引进中国后已经成为中国首措有价值的遗传资源。
卢欣石何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