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海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3篇植入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护理
  • 3篇癌患者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手术
  • 2篇输液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输液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疗法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0篇何海艳
  • 4篇陈丽莉
  • 2篇曾敏华
  • 2篇苏逢锡
  • 2篇严靖雯
  • 2篇苏琳虹
  • 1篇顾然
  • 1篇薛卫平
  • 1篇陈洁
  • 1篇邓贺然
  • 1篇林潇
  • 1篇宋尔卫
  • 1篇吴建南
  • 1篇陈娟娟
  • 1篇洪丽霞
  • 1篇贾卫娟
  • 1篇李顺荣
  • 1篇杨雅平
  • 1篇谭玉婷
  • 1篇饶南燕

传媒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植入静脉输液泵1856例体会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泵植入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1856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的资料。结果 1856例患者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植入成功率100%。其中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1838例(占99.03%),经左侧颈内静脉植入18例(占0.97%)。发生置管术中并发症6例(0.3%);发生术后使用输液港过程中并发症25例(1.3%),无死亡病例。结论植入式输液泵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植入成功率很高,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且多不是严重并发症。
邓贺然顾然杨雅平何海艳陈丽莉苏逢锡
关键词:超声引导静脉穿刺
乳腺癌治疗过程对女性性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乳腺癌患者常常在接受治疗后会出现性功能紊乱及性生活状态改变,尤其在年轻乳癌患者中,性功能紊乱会对她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关于乳腺癌女性性健康问题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要的概述了目前乳腺癌治疗策略对患者性生活带来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现状进行综述。
高思敏何海艳
关键词:乳腺癌性健康性功能紊乱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医用射线防护剂对比三乙醇胺乳膏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皮肤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 评估医用射线防护剂对比三乙醇胺乳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2017-2018年间接受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120例T1-4N1-3M0(Ⅱa-Ⅲc)期乳腺癌患者配对分为医用射线防护剂研究组60例和三乙醇胺乳膏对照组60例(均从第1次放疗开始使用),对照组出现≥3级皮肤反应时交叉至研究组,观察至放疗后1个月.结果 全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00%,研究组82% 为1级反应,对照组以2级(47%)和3级(13%)皮肤反应为主(P=0.000).研究组皮肤瘙痒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0).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明显延缓2级皮肤损伤发生(P=0.000).发生3级皮肤反应者在交叉至研究组或继续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剂后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医用射线防护剂与三乙醇胺乳膏相比,不仅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急性皮肤放射不良反应,而且能延缓皮肤损伤的发生,对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蓝晓雯林潇何海艳陈洁祝小花谭玉婷薛卫平黄晓波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两种不同乳腺真空活检方式的临床使用比较
2016年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在手术耗时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6月于门诊手术室进行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术的女性,分别采用目前临床使用的两种(系统A和系统B)进行手术,每组各50例。分别记录手术耗时(从定位到手术结束),出血量,术前与术中收缩压最高值差值(△收缩压)和心率最高值差值(△心率),血肿数量以及乳房外形。结果系统A与系统B的△收缩压,△心率,术后血肿数量级乳房外观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系统A的手术时间为8.7±5.39分,明显少于系统B的17.56±8.63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系统A的术中出血量为3.7±2.6 m L,明显少于系统B的6.1±3.9 m L,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系统A用于乳腺真空活检具有手术耗时少,出血量低的优势,可在乳腺活检中进行推广。
曾敏华苏琳虹何海艳
乳腺癌动脉穿支皮瓣切取部分乳房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总结我科83例乳腺癌动脉穿支皮瓣切取部分乳房重建术后的护理,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护理计划,总结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共83例动脉穿支皮瓣切取部分乳房重建术后患者:其中肋间动脉穿支皮瓣切取乳房重建术68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切取乳房重建术13例,胸背动脉穿支联合肋间动脉穿支切取乳房重建术1例,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切取乳房重建术2例,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皮瓣血运与引流情况、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术后出现局部出血1例,皮瓣坏死2例,余皮瓣愈合良好,无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后严密病情及皮瓣血运观察、引流情况观察是保证穿支皮瓣部分乳房重建成功的关键,辅以恰当的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
陈娟娟陈丽莉何海艳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护理
广东省乳腺专科护士课程构建及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为我国乳腺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养提供借鉴。方法 广东省护理学会通过招收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乳腺病区工作经验的79名学员, 采用理论授课结合实践乳腺专科护士培训,为期3个月。结果 培训后,通过理论考核、实践评价、个案汇报等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结论 我国乳腺专科护士发展虽然起步慢,但随着患者需求越来越大,应该不断完善培训方案,培养出一批符合国情的乳腺专科护士。
严靖雯陈丽莉何海艳王丽丽洪丽霞
关键词:专科护士
乳腺癌患者皮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安全性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单中心2185例分析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通过静脉输液港完成化疗的21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71例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管。656例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58例患者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平均带港215.9d。共发生27例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操作时间,临床分期,置管部位和规范化培训与输液港并发症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操作时间和规范化培训是输液港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输液港是一种安全的静脉通路,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规范化培训和顺利完成手术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饶南燕金亮陈丽莉曾敏华何海艳吴畏贾卫娟李顺荣吴建南苏逢锡宋尔卫
关键词:乳腺肿瘤静脉切开术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PORT)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利弊。方法 PROT组90例,PICC组50例,对比研究两组的主要并发症、患者的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结果 PORT组主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6%,PICC组主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4.0%,P<0.05;PORT组Karnofsky评分A级53.3%,B级38.9%,C级7.8%,PICC组Karnofsky评分A级6.0%,B级52.0%,C级42.0%,P<0.05;PORT组自我形象紊乱的总发生率为21.1%,PICC组自我形象紊乱的总发生率为68.0%,P<0.05。结论 PORT并发症低,患者自我护理便捷、生活质量高,出现自我形象紊乱的负性心理少,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苏琳虹何海艳
关键词:PICC护理乳腺癌
1例乳腺癌假体植入术后出血患者经尿激酶治疗血肿的护理
2023年
总结1例乳腺癌假体植入术后出血患者经尿激酶治疗血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疼痛护理、术后出血护理、尿激酶使用后的观察及护理、术后体位护理、术后的管道护理、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营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已拔除引流管,病情稳定,精神和心理状况良好,并顺利出院。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极大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黄钰婷何海艳
关键词:乳腺癌假体植入尿激酶护理
青年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探究青年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现状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广东省某三甲医院乳腺科2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社交回避量表制作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最终制作的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社会疏离评定两个部分,基本信息含有12个条目,社会疏离部分含有自我疏离感(3个条目)、他人疏离感(5个条目)、怀疑感(4个条目)、无意义感(3个条目)4个维度,共14个条目,总分14分。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率为94.00%(188/200),平均得分为(6.45±2.01)分;对青年乳腺癌社会疏离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医保情况、居住地、家庭关系是否融洽、患病前后社交活动是否受影响、治疗方式及性格特点10个因素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社会疏离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将上述10个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保情况、居住地、家庭关系是否融洽、患病前后社交活动是否受影响、治疗方式、癌症后生育忧虑、伤残接受是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的显著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基于现状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和社会关怀,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必要的生育指导,鼓励并帮助他们维持或增强与社会的联系,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黄钰婷何思文严靖雯何海艳杨子晴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多元线性回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