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巧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绞痛
  • 5篇绞痛
  • 4篇通心络
  • 3篇血压
  • 3篇通心络治疗
  • 3篇稳定心绞痛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病
  • 3篇不稳定心绞痛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肌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中医
  • 2篇稳定性心绞痛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不稳定性心绞...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苏州第四人民...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市第四人...

作者

  • 12篇何巧平
  • 2篇钱喆
  • 2篇黄敏
  • 1篇严禹
  • 1篇孔祥清
  • 1篇夏燮均
  • 1篇方彩英
  • 1篇孙勤
  • 1篇邓学东
  • 1篇郭建峰
  • 1篇沈延政
  • 1篇程志坚
  • 1篇程志坚
  • 1篇裘建明
  • 1篇方彩英
  • 1篇程志坚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苏州医学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江苏中医
  • 1篇苏州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房(左房)增大,并随年龄增大,高血压病史延长,左房扩大越明显,发生严重房性心律失常几率也越高。高龄组发生持续性房颤为30.77%,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36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5%(85例)。(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房的大小、二尖瓣返流、左室大小以及左室质量指数相关,尤其与左房大小的相关性更明显,室性心律失常与左房、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返流、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左室腔大小相关。结论(1)年龄、高血压病史、左房大小是影响高血压房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二尖瓣返流、左室增大、左室质量指数增高也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相关。(2)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房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离心性心脏扩大比向心性肥厚更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程志坚何巧平钱喆黄敏郭建峰方彩英
关键词:高血压心律失常
WNT4基因在房间隔缺损患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心房肌组织中WNT4基因的表达变化,分析WNT4基因与ASD病理生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20例单纯Ⅱ孔型ASD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右房心耳肌组织标本,采用RT-PCR技术检测心房肌组织中WNT4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WNT4基因表达于正常和ASD患者心房肌组织中,正常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54.67±25.85)%,ASD患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33.21±20.37)%,ASD患者心肌组织中WNT4基因的表达丰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t=2.4151,P<0.05)。结论:WNT4基因在心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SD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其在ASD患者心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ASD病理状态下右房压力负荷增加导致胎儿心脏基因程序启动、心脏特异性染色体重构机制有关。
何巧平孔祥清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肌
感染性心内膜炎38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近17年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结果 ①38例患者中36例为自体心脏瓣膜心内膜炎,2例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36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中,基础心脏病占72.22%(26/36),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占36.11%(13/36),先天性心脏病占22.22%(8/36),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占8.33%(3/36),高血压性心脏病占2.78%(1/36).心肌病占2.78%(1/36).②38例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0%(38/38),寒颤57.89%(22/38).贫血55.26%(21/38).脾肿大50%(19/38).脏器栓寒15.79%(6/38).③血培养阳性率为31.58%(12/38).其中8例为链球菌属,4例为葡萄球菌属.④38例患者中30例(78.94%)患者经单纯抗感染治疗后治愈,4例(11.1l%)患者经手术联合药物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有4例(11.11%)合并心衰而死亡.⑤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无基础心脏病患者10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26例.10例无基础心脏病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占6例,26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占7例,两者感染途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是风湿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对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有明确感染途径而长期发热者应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血培养阳性率并不高.合并心力哀竭者则预后不良.
何巧平
关键词:心内膜炎心脏病超声心动图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Q)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治疗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6.2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何巧平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高血压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患者伴有心律失常也极为普遍,了解高血压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对指导临床合理正确的治疗极有帮助,我们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以及临床资料作了比较性研究,对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作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程志坚何巧平钱喆黄敏邓学东郭建峰顾军方彩英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观察组),疗程为1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MI)也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6.25%)发生MI。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MI发生率。
何巧平
关键词:通心络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何巧平
关键词:疗效观察不稳定心绞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粥样斑块中医络病理论
高血压病对心肾的损害程度及其相关性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心肾损害严重程度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 8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者超声心动图 ,肾功能 ,肾动脉血流动力学 ,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体重指数 (BMI) ,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高血压 期心脏以向心性肥厚为主 , 期以离心性肥厚为主 ,室间隔增厚均大于左室后壁 ,左室质量指数 (L VMI)进行性增大。 2高血压病 - 期肾功能进行性受损 ,血液尿素氮 (BUN)、肌酐 (Cr)增高 ,肌酐清除率 (Ccr)降低 ,血尿 β2 - MG增加。3肾动脉最大血流速度 (Vmax) ,血管阻力指数 (RI)增高伴随肾功能恶化。 4高血压病晚期 BMI减少 .5回归分析显示 :L VMI/K(K值 :男 134,女 110 )与 Ccr呈负相关 ,Ccr与 RI呈负相关 ,但 L VMI/K与 RI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高血压病对心脏 ,肾脏同时产生损害 ,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
程志坚邓学东沈延政黄敏裘建明何巧平严禹孙勤
关键词:高血压
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UAP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及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心可舒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何巧平
关键词:心可舒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液流变学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性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将 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 (治疗组 ) ,疗程为 1个月。结果  1个月后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2 .5 % ,对照组为 6 7.5 %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 ,对照组有 2例发生心肌梗死 (5 %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 ,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何巧平
关键词:治疗组通心络血液流变性变化不稳定心绞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