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小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昆山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风
  • 3篇血性
  • 3篇通瘀
  • 3篇瘀热
  • 3篇凉血
  • 3篇急性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针刺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中风后
  • 2篇中风后抑郁
  • 2篇中风后抑郁症
  • 2篇头痛
  • 2篇缺血
  • 2篇热证
  • 2篇周仲瑛教授
  • 2篇卒中
  • 2篇瘀方
  • 2篇瘀热证

机构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篇昆山市中医医...
  • 2篇昆山市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 1篇睢宁县中医院
  • 1篇连云港市中医...
  • 1篇沛县中医院
  • 1篇溧阳市中医医...
  • 1篇常州市金坛区...

作者

  • 18篇何小刚
  • 5篇过伟峰
  • 4篇马海蓉
  • 2篇李建香
  • 2篇王志英
  • 2篇王敬卿
  • 2篇阚丽娟
  • 2篇蔡秋芳
  • 1篇李玉梅
  • 1篇耿翠琴
  • 1篇王永生
  • 1篇赵扬
  • 1篇张玉琴
  • 1篇吴勉华
  • 1篇戴德纯
  • 1篇顾锡镇
  • 1篇路楷
  • 1篇盛丽琴
  • 1篇蔡秋芳
  • 1篇袁园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凉血通瘀汤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颅内水肿状况减轻(P<0.05);临床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结论凉血通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何小刚蔡秋芳马海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瘀热证
一种神经介入用脑血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神经介入用脑血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以固定板的中心为原点呈上下对称,活动槽内设置有旋转结构,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固定...
何小刚张蓉徐海洋马莉莉万海燕钱蓉蓉
文献传递
芎芷煎方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120例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2例肝郁血瘀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予中药汤剂芎芷煎方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9个月以观察远期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3个月、疗程结束后9个月)统计2组患者前1个月的头痛次数、平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采用偏头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检测2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胎球蛋白A(F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含量,并做统计学比较,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疗程结束后9个月时评价2组患者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患者头痛次数、NRS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次数以及血清CGRP、NO、HCY、CRP、NSE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随着观察期的延长,上述指标逐步降低(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患者头痛次数、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随访时治疗组止痛药物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9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CGRP、NO、HCY、CRP、NSE含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9个月时,治疗组患者平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本组其他观察时点(P<0.05),也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患者MSQ评分以及血清5-HT、FA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随着观察期的延长,上述指标逐步升高(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患者MSQ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9
李乐军杨崇河黄赛忠李成栋李玉梅何小刚
关键词:偏头痛远期疗效
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揿针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揿针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伴功能性便秘的患者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揿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3、7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排便状况评估。结果3、7 d后观察组便秘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揿针针刺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状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任学娟张玉琴何小刚龚海燕耿翠琴
关键词:帕金森病穴位按摩便秘
从脾肾阳虚论治痿证被引量:15
2014年
痿证范畴广泛,包括现代医学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前人多从"热""虚"论治,甚者认为"痿病无寒",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脾肾阳虚所致者亦不少见,拟法温肾健脾法治疗,取附子理中汤化裁,取得较为显著疗效。
何小刚
关键词:痿证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中风后抑郁被引量:13
2007年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心血管、呼吸等多系统的临床不适症状,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厌世和自杀等行为,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PSD作为一个治疗学单位,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
何小刚过伟峰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
周仲瑛教授从肝胃失和论治慢性胃痛的经验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胃痛案例3则,均从肝胃不和立法,但通过把握病理因素的特异性、可变性、交叉夹杂性,各显组方用药特点,从中体现审证求机、知常达变、园机活法的辨治思想。
过伟峰何小刚高向丽王志英
关键词:慢性胃痛
一种康复锻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锻炼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支架,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右方设...
何小刚范静静李亚张蓉
口腔定位疗法联合特定穴位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研究口腔定位疗法联合特定穴位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疗法,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第一疗程加用廉泉、风池、金津、玉液针刺,第二疗程进一步加用口腔定位疗法。于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后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第一、第二疗程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值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总改善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对照组患者2个疗程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第二疗程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值高于第一疗程(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特定穴位针刺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且疗效高于单纯常规疗法。此外,融入口腔定位疗法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融入特定穴位针刺。
杭方杰傅晓燕王婷婷戴德纯唐春林何小刚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针刺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及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将530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瘀热证7个基本证候,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3、5、7、11、21天共6个时间点进行证候调查,研究证候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各时间点瘀热证始终占据第一位,风证、火热证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时间延长,痰证比例下降,血瘀、气虚比例上升,阴虚阳亢证始终处于最后一位。将各证候例数按时间点进行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热证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火热证、风证为常见证候,呈现出向血瘀、气虚演变的趋势。
李建香过伟峰吴勉华顾锡镇王永生王敬卿赵扬邵凤扬陈隐漪张元兴邵大飞马海蓉何小刚路楷钱菊芬张红新
关键词: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规律瘀热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