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宗亮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脑室
  • 2篇脑损伤
  • 2篇老年
  • 2篇出血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电图
  • 1篇对冲性
  • 1篇对冲性颅脑损...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菌
  • 1篇多药耐药菌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血栓

机构

  • 6篇黄石市中心医...
  • 2篇黄石市第一人...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黄石中心医院
  • 1篇黄石市第二医...

作者

  • 9篇何宗亮
  • 2篇王晓鸥
  • 1篇刘效锋
  • 1篇汪娟
  • 1篇李学友
  • 1篇王晓鸥
  • 1篇唐菲
  • 1篇袁征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新知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3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双侧脑室穿刺引流并尿激酶灌洗,1周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对病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治愈10例,轻残8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4例;治愈率33.3%,病死率13.3%。结论对于自发性重型脑室出血病例,早期行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洗,1周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刘效锋何宗亮王晓鸥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
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侧脑室引流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一组接受侧脑室引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另一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的预后优良率为48.4%,高于保守治疗组的23.4%(P<0.01);手术治疗组病死率为15.6%,低于保守治疗组的39.1%(P<0.01)。结论早期进行侧脑室引流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何宗亮王晓鸥
关键词:高血压脑干出血侧脑室引流
血糖水平变化在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分析血糖水平变化在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为判断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9-06-2011-06收治的213例脑外伤患者,按照脑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脑损伤组,比较3组患者血糖水平,分析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脑外伤程度、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各时期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外伤组、预后良好组患者T2即见血糖水平降低,且已降至正常值,中、重度脑外伤、预后较差及死亡患者T3时开始出现血糖水平降低趋势,且未降至正常值;Spearman’s相关分析提示血糖增高程度与脑外伤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74,P〈0.01)。结论 脑外伤患者受伤后会出现明显的血糖升高反应,而血糖升高程度与患者的脑外伤程度呈正相关,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脑外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防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何宗亮唐菲
关键词:血糖水平脑外伤脑损伤
老年脑瘤患者术后合并脑部感染脑电图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脑瘤术后合并脑部感染的脑电图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4-02 70例老年脑瘤手术患者,对术后出现合并感染进行分析,观察脑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脑部感染脑电图中无异常9例(12.86%),轻度异常占27.14%,中度异常占37.14%,重度异常占22.86%。轻度异常表现以α波为背景,可见大量低中幅θ波和少量的δ运动;中度异常表现为低至中幅的θ波,可见δ波节律性运动,α波减弱或消失;重度表现为两种,局限性异常者表现为低中幅θ波和少量的δ波运动前提下出现某一些部位的局限性运动,表现为弥散性异常基础上尖波、棘波、棘慢波和尖慢波。另外,治疗1周阳线率69.49%,治疗2周后阳性率45.83%,治疗3周后阳性率34.29%,治疗4周后阳性率28.57%,治疗后4周和其他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瘤患者术后脑病感染的严重程度和脑电图表现呈正相关,脑电图可反映治疗效果。
何宗亮
关键词:脑瘤脑部感染脑电图
不同治疗方式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不同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一组接受腰穿放去脑脊液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引流治疗的患者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腰穿的患者组,但颅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腰穿患者组(P<0.05);引流治疗的患者组其预后情况明显优于腰穿治疗的患者组(P<0.05)。结论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何宗亮王晓鸥
关键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
中药化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相关指标及DVT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化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凝血相关指标及术后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92例,依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与中西结合组,每组46例,两组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者加用中药化栓汤内服。观察两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等水平变化及用药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记录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结合组PT、APTT、TT水平较低分子肝素组显著较高(P<0.05);中西结合组髌骨上缘周径较低分子肝素组显著较小(P<0.05)。中西结合组术后下DVT发生率为2.17%较低分子肝素组15.22%显著较低(P<0.05);中西结合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较低分子肝素组17.39%显著较低(P<0.05)。结论:中药化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DVT疗效显著,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安全可靠,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宋凯林何宗亮汪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髋关节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缓释化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缓释化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27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收治患者行开颅手术全切术,术中在瘤床植入Vp-16多聚缓...
何宗亮袁征
关键词:手术切除复发性脑胶质瘤
文献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及其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且各项检查均正常的健康成人79例为对照组;检测脑卒中患者发生感染的特异性抗体IgG含量,同时比较感染阳性与感染阴性患者Cyc水平、血脂以及外周血FIB、D-二聚体和白细胞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IgG阳性率(81.3%)、Cyc(21.43±0.52),血清TC(5.81±4.82)、TG(3.72±0.63)及LDL-C(4.46±0.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5%、12.68±0.25、3.63±1.69、1.17±0.09、2.22±0.01);而血清中HDL-C表达水平(1.03±0.06)明显低于对照组(1.79±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血清TC(5.69±0.34)、TG(3.08±0.39)、LDL-C(3.57±0.64)及Cyc(25.55±5.4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4.32±0.55、2.03±0.42、2.61±0.51、14.49±6.33);而阳性组血清中HDL-C表达水平(0.89±0.13)显著低于阴性组(1.34±0.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FIB含量为5.03±1.23,明显高于感染呈阴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4±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二聚体和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引发多药耐药菌的感染,感染发生后血清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为今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新的思路。
何宗亮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多药耐药菌血脂
扩大翼点入路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998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107例额颞对冲伤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入路(37例)和扩大翼点入路(70例)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GOS预后评价标准,传统额颞瓣入路手术治疗的37例中,恢复良好11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9例,死亡率51.4%;经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70例中,恢复良好29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4例,死亡率34.3%;两者比较,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且改良的扩大翼点入路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额颞瓣入路患者(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具有明显优越性。
李学友何宗亮易智锋
关键词:颅脑损伤扩大翼点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