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海涛

作品数:204 被引量:1,280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5篇脑炎
  • 44篇病理
  • 42篇抗体
  • 35篇细胞
  • 33篇受体
  • 30篇氨酸
  • 28篇脑脊液
  • 26篇蛋白
  • 21篇天冬氨酸
  • 21篇N-甲基-D...
  • 20篇细胞学
  • 20篇临床病理
  • 19篇肌病
  • 18篇神经系
  • 18篇神经系统
  • 18篇周围神经
  • 18篇N-甲基-D...
  • 16篇肿瘤
  • 15篇神经病
  • 15篇综合征

机构

  • 19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赤峰学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清华大学玉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204篇任海涛
  • 114篇关鸿志
  • 84篇陈琳
  • 74篇赵燕环
  • 72篇郭玉璞
  • 72篇崔丽英
  • 39篇彭斌
  • 25篇钱敏
  • 23篇卢强
  • 23篇刘智
  • 21篇范思远
  • 20篇朱以诚
  • 19篇魏妍平
  • 15篇高晶
  • 15篇柳青
  • 12篇黄颜
  • 11篇方方
  • 11篇赵艳环
  • 9篇袁晶
  • 9篇金丽日

传媒

  • 7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中国神经免疫...
  • 7篇脑与神经疾病...
  • 6篇中国现代神经...
  • 6篇协和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第九次全国神...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15北京...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罕见病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2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20篇2015
  • 16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观察
目的观察隐球茵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分析脑脊液检测资料,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4年中北京协和医院隐球茵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诊断检测方法。结果(1)临床资料:共15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
关鸿志陈琳郭玉璞任海涛赵燕环
文献传递
脑卒中后炎性因素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炎性因素在卒中后脑组织中的存在时间及分布特点。方法卒中尸检脑9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炎细胞及炎性因子。结果小胶质细胞激活出现于梗死后10h,2d后逐渐分布于周边区。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由星形细胞表达。星形细胞在中心区消失,周边区增生。吞噬细胞于缺血1d始分布于梗死中心区。白细胞共同抗原仅在出血病灶周边表达。结论人脑梗死后10h起即有炎性因素变化,2d之内主要分布在中心区,2d后主要分布在周边区。直接破入或穿过内皮细胞的连接进入脑组织的血源性白细胞的共同抗原的表达有所不同。
高晶郭玉璞赵庆杰任海涛赵燕环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小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类
妊娠和阴道分娩对肛提肌形态学及阴道黏膜神经表达的影响
目的比较妊娠和阴道分娩后肛提肌形态学和阴道黏膜神经分布的变化,探讨妊娠和阴道分娩后盆底神经肌肉病理学特征,以及妊娠和阴道分娩对盆底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 北京协和医院行阴式手术的非妊娠期未产妇...
滕莉荣边旭明朱兰郎景和刘俊涛杨剑秋任海涛陈琳
文献传递
COVID-19相关性胼胝体压部细胞毒性水肿1例
2023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发热后突发头晕、肢体协调不良7周”入我院。患者于2022年12月16日发热(具体数值及发热波形、时间不详)、否认其他呼吸系统症状。当日新冠核酸检测报告阳性,同天活动中突发头昏、黑矇、短暂意识不清(自觉10+min),苏醒后肢体协调异常,可爬行但无法站立,伴恶心、呕吐,言语含糊(可疑小脑性言语),其亲属赶到后发现患者有间断可疑视阵挛、肌阵挛样表现,行头颅CT未见明显出血,17日行头颅MRI可见胼胝体压部及左侧小脑臂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ADC值减低,考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予以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丁苯肽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李静任海涛葛峻岭姚国恩
关键词:呼吸系统症状胼胝体压部磁共振弥散成像肌阵挛ADC值黑矇
脑膜胶质瘤病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表现
症状性脑膜胶质瘤病比较罕见,尤其是原发性脑膜胶质瘤更为少见.本文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14年脑膜胶质瘤患者7例.总结了本院脑膜胶质瘤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发现脑膜胶质瘤病生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
谭颖关鸿志任海涛赵燕环崔丽英
关键词:临床病理影像学诊断脑脊液检查
文献传递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组织相容性白细胞Ⅰ和Ⅱ类抗原分子的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非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组织相容性白细胞Ⅰ、Ⅱ类抗原(HLA-Ⅰ、Ⅱ)分子,探讨PM和DM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链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技术对17例已确诊的PM和DM患者、7例非肌炎患者肌肉组织染色观察。结果HLA-Ⅰ和HLA-Ⅱ类分子在肌炎组的阳性率分别是88.24%和64.71%,对照组为阴性。它们主要沉积在肌纤维表面、单核细胞、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上。结论研究结果提示HLA-Ⅰ、HLA-Ⅱ类分子在PM和DM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段宏伟陈琳郭玉璞郭玉璞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组织相容性免疫组织
1例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误诊分析
2004年
魏妍平任海涛赵艳环
关键词:误诊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治疗
基因芯片捕获及高通量测序在迪谢内型肌营养不良基因诊断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初步建立基于基因芯片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迪谢内型肌营养不良(DMD)微小突变的临床检测新平台,验证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中国人群微小突变特点。方法对41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连续门诊就诊的DMD和贝克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非大片段缺失或重复者),提取基因组DNA后,依次进行DNA建库、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和测序数据分析,检测DMD基因微小突变。发现致病突变后,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未发现致病突变的患者,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是否为抗肌萎缩蛋白病。结果共38例患者检测出致病突变,经Sanger法验证全部正确。新报道突变21种,微小突变类型分布与国外人群相似。3例未发现微小突变的患者经肌肉病理检查,1例确诊为DMD,2例排除DMD。本方法检测敏感度97.4%,特异度100%。结论基因芯片捕获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检测DMD微小突变,结果准确,方法便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戴毅姚凤霞魏晓明孙岩任海涛赵燕环陈琳崔丽英
关键词: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外显子
抗IgLON5抗体相关脑病三例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抗神经元抗体检测筛查抗IgLON家族蛋白5(IgLON5)抗体相关脑病患者,对抗IgLON5抗体阳性者进行临床观察,描述其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伴有明显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或者多系统萎缩样表现的患者,对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IgLON5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继续进行HLA-DRB1、HLA-DQB1基因检测,并进行临床评估、免疫治疗与随诊。结果3例患者抗IgLON5抗体阳性,其中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61~64岁。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例1口唇不适伴不自主运动、行走不稳和失眠;例2失眠、睡眠行为异常和精神异常伴吞咽困难;例3失眠、睡眠行为异常、构音障碍、震颤伴有流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2例可见轻度淋巴细胞性炎症并可见浆细胞,1例未见异常。多导睡眠监测:例1和例2可见睡眠呼吸暂停,例2和例3严重失眠,例2可见睡眠行为异常。基因检测3例均HLA-DQB1*0501阳性,2例伴HLA-DRB1*1001阳性,1例HLA-DRB1*1001阴性。3例均接受免疫治疗,1例有效。结论抗IgLON5抗体相关脑病是一种少见的抗神经元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病,具有较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尽管本病具有tau蛋白相关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改变,但免疫治疗仍具有潜在价值。
任海涛关鸿志范思远王姝徐晓璐郝红琳刘彩燕崔丽英黄颜
关键词:自身抗体脑疾病睡眠障碍免疫疗法
Ⅲ型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总结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Ⅲ型糖原累积病(GSDⅢ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2例GSD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肌肉活检,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在光镜、电镜下观察。结果12例患者均幼年起病出现肝大、低血糖相关症状,肌病表现为:乏力感、易疲劳、会走路晚、运动慢、上楼费力、运动后胸闷憋气、不能跑跳。均有空腹低血糖、氨基转移酶升高;伴肌酸激酶(CK)升高、代谢性酸中毒者各11例;9例有血脂异常;5例血乳酸升高;血尿酸升高、血浆肉碱水平减低各1例。腹部B超均示肝大;1例超声心动(UCG)改变符合心肌病,11例餐后肾上腺素刺激试验阳性。生玉米淀粉治疗对所有患者肝病症状均有效。肌肉病理改变以肌纤维空泡样变为特征;高碘酸Schiff反应(PAS)染色示糖原颗粒增多;酸性磷酸酶(ACP)染色示2例部分ACP活性明显增高;油红O(ORO)染色示6例脂滴轻度增多。结论GSDin型的临床表现多样,关注肝脏病变的同时,应重视肌肉及心肌受累情况,肌肉病理改变与肌无力程度、病程、肌酶水平的相关性不确定。
代英杰陈琳郭玉璞任海涛赵燕环魏珉邱正庆宋红梅
关键词:糖原累积病肌疾病病理学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