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玮玮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石油烃
  • 5篇地下水
  • 5篇污染
  • 4篇地下水系统
  • 4篇石油烃污染
  • 4篇水系
  • 4篇烃污染
  • 3篇炼油
  • 3篇炼油厂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地下水质
  • 1篇地下水质量
  • 1篇地下水质量评...
  • 1篇岩溶
  • 1篇岩溶水
  • 1篇岩溶水系统
  • 1篇运移
  • 1篇指数法
  • 1篇治理技术
  • 1篇石油烃污染物

机构

  • 7篇济南大学

作者

  • 7篇于玮玮
  • 6篇马振民
  • 4篇张亮
  • 3篇李玲玲
  • 1篇李玲玲
  • 1篇邢立亭
  • 1篇吕华
  • 1篇周瑞
  • 1篇王珊

传媒

  • 4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矿冶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模糊评判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针对济阳县地下水水质特点,选用Fe、Cl-、SO42-、NO3-、NO2-、F-、As、Hg、Cu等27个监测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法评价出济阳县地下水水质处于II类水-V类水之间,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对比表明,模糊评判法更适合于劣质地下水质量评价。
于玮玮邢立亭马振民张亮周瑞
关键词:综合指数法地下水质量
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8年
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状况,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地下水系统孔隙介质、裂隙介质以及岩溶介质石油烃污染特征、迁移规律、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具体进展,并对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现场实测和试验、裂隙介质和岩溶介质石油烃污染运移机理以及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控制和恢复技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马振民于玮玮吕华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
某炼油厂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物运移预测研究
开采及其加工业致使大量石油烃类污染物进入到地下水系统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且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选取某炼油厂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机械弥散作用的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学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二维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物运移模型...
张亮马振民于玮玮李玲玲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物运移
济南炼油厂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机理研究
济南炼油厂坐落于济南特大岩溶裂隙水水源地的补给—径流区,炼油厂在3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事故不断发生,生产过程中所产生高含量的石油烃废水,致使大量石油烃进入到地下水系统中,污染包气带和含水层。石油烃中含有多种致...
于玮玮
关键词:炼油厂石油烃污染地下水污染污染机理
文献传递
岩溶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治理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综述岩溶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治理技术,分析曝气、化学氧化、微生物修复、水力截获等技术的特点,提出多种治理技术综合运用能降低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地下水污染治理应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与土壤的修复及地表水的截流同时进行。
马振民李玲玲张亮于玮玮
关键词:岩溶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治理技术
石油烃在包气带中迁移机理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室内土柱淋滤实验,探讨石油烃在包气带中的迁移机理。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包气带对石油烃的截取率较高,并且截取率与包气带土的渗透系数、进水浓度、进水时间间隔有关;实验条件下污土释放石油烃类物质的量很小,石油烃释放的水相油浓度随时间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污土的存放时间越长石油烃的释放量越小。
王珊马振民于玮玮李玲玲
关键词:石油烃包气带
某炼油厂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机制被引量:3
2009年
以某炼油厂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土壤及地下水样品进行土柱淋滤实验,通过对其分析,得出该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途径主要有沟渠及污水坑渗漏、跑冒滴漏事故造成渗漏、污染土层及垃圾坑面状淋滤;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物的存在形式有溶解油、乳化油和吸附油;三种污染机制分别是通过石灰岩直接入渗、双层介质入渗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张亮马振民于玮玮李玲玲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