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云奎

作品数:18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油田
  • 7篇盆地
  • 5篇压裂
  • 5篇油层
  • 5篇储层
  • 5篇川口油田
  • 4篇低渗
  • 4篇注水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上古生界
  • 3篇特低渗
  • 3篇注水开发
  • 3篇古生界
  • 3篇长6油层
  • 2篇低渗透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银根-额济纳...
  • 2篇油层组
  • 2篇气藏

机构

  • 10篇西北大学
  • 8篇陕西延长石油...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延长油矿管理...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18篇严云奎
  • 4篇王香增
  • 3篇许海红
  • 3篇张春灌
  • 3篇乔向阳
  • 3篇郭德运
  • 3篇袁炳强
  • 2篇王永东
  • 2篇李相方
  • 2篇赵靖舟
  • 2篇王泉波
  • 2篇杨高印
  • 2篇吴金桥
  • 2篇冯东
  • 2篇张涛
  • 1篇陈玉祥
  • 1篇王党社
  • 1篇崔智林
  • 1篇时保宏
  • 1篇张佳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钻采工艺
  • 2篇地质通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陕西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外能源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区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储层微观特征研究
多年来的勘探实践证明了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最具潜力的盆地之一,针对上古生界气藏在盆地东部(研究区)认识程度非常低的现状,本论文采用地质与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描述与实验室分析鉴定相结合,资料统计、单因素分析与综合...
严云奎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相储层微观特征成岩作用储层物性
川口油田西南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川口油田西南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颗粒间多为点-线接触关系,孔隙式胶结,总体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低孔低渗特征.粒间孔-溶孔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沉积相带、矿物成分及砂岩粒径等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性质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该区形成低孔低渗储集层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为储集层的主要增孔因素.
时保宏赵靖舟严云奎孙兴旺王永东
关键词:川口油田延长组储层特征
川口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技术
冯虎群严云奎董红棉安亚峰王党社闫飞马进学管飞沈渭滨张佳白雪
川口油田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在适应油田地下,地面特点,满足油田开发生产需要的原则下,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化工工艺流程,减少设备、人员、节省建设投资,节约消耗的原则,对油田的注水进行了整体规则。根据挟油田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关键词:特低渗注水
七里村油矿裸眼井小承压段压裂技术
张化安严云奎李锦天趁东长崔凤豢杨悦魏登峰钟生金王光耀
该项目提出小承压段,在旧进挖潜改造时,进行下压裂,即在原压段中间遮掩层上挤段,提高油层改造次数,延长油进使用寿命,提高单进产量。选段灵活,可避免油层中的小夹层,保证改造油层时,压裂段能在世富积层段,提高单进产量和压后增产...
关键词:
关键词:裸眼井压裂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4+5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被引量:18
2009年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研究了甘谷驿油田长4+5油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该区长4+5储层储集砂体成分主要以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A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特别是长石的溶蚀是使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
严云奎于波崔智林杨虎刘宝平王泉波
关键词:成岩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川口油田长6油层注水解堵开采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川口油田属特低渗透油田,平均空气渗透率为0.79×10-3~0.96×10-3μm2,储层物性差,油藏压力低,渗透率特低,基本无自然产能,水力压裂求产后产能下降快。1998年油田开始注水,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油田开发矛盾也在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水淹井多、吸水剖面不均匀、部分油井见效缓慢。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油水运动规律,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完善注采对应关系,以反九点法井网为主的川口油田注水开采,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严格控制注水参数,解决了水质超标、注水井注不进水、注水井堵塞、油井水淹等技术难题。油井增产明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确定了一套适合川口油田注水开发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为特低渗透油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原油采收率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严云奎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力压裂川口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以川口油田北区为例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建立延长组地层更为准确的等时地层格架。方法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特点,以标志层为基准、以沉积模式为指导、以旋回厚度为参考、以等高程切片法为手段,并以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证,开展研究区小层的划分与对比。结果长6油层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长61-1,长61-2,长62,长63,长645个小层。结论延长组地层各小层厚度不等,但横向厚度变化比较稳定。其中长61-2小层砂体连片,普遍含油,为川口油田的主要开发层位。
严云奎安亚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标志层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
陕北延安地区基底断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2012年
以重磁力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及地质地震资料,推测出研究区有8条基底断裂。已有油田大都沿基底断裂走向分布在断裂两侧,勘探井的试气产量高低与基底断裂分布关系密切,基底断裂的"隐性"活动导致沉积盖层中发育构造裂缝且以垂直裂缝为主,裂缝不仅能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而且能提高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研究区内油气分布及储层产能起关键作用。
许海红袁炳强张化安严云奎张春灌李锦华
关键词:重磁资料基底断裂油气分布
低渗致密复杂叠置储层组合立体井网高效动用方法——以延安气田为例被引量:14
2018年
延安致密砂岩气田具有纵向主力开发层系多、层间跨度大、有效砂体分布范围广、储层非均质强、区域差异明显等特征,需要采用'因层制宜、因区制宜'的组合立体井网高效动用技术进行开发。通过'分级约束'的立体井网设计思想,基于地面环境约束、宏观约束、局部约束以及属性约束的四级约束条件,建立从宏观到局部、从空间到属性、从地面到地下的多维度、多尺度、多因素耦合的立体井网优化设计体系。在该设计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延安气田地质特征,划分出了'河道富集区多层系'、'非河道低富集区双层系'、'非河道低富集区三层系'以及'河道低富集区多层系'4个开发区域,并给出了相应的'大井组直/定向井'、'大井组直/定向井+水平井'相结合的4套混合井网模式。另外,提出致密砂岩气田富集储层以采收率为主要约束函数、低富集储层以单井产气量为主要约束函数的井网密度优化标准,据此给出了延安气田最优井网密度为富集储层1 000 m×800 m,低富集储层1 200 m×1 000 m。
张涛李相方王香增严云奎乔向阳马骋雷开宇唐培哲冯东赵文
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航磁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在对银根-额济纳旗(银-额)盆地出露的岩体的磁性特征和航磁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局部重力异常资料和前人在区域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航磁异常与岩浆岩之间的联系,定量拟合解释了盆地东部地区的一条重磁剖面,进而探讨了岩浆岩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各类岩体磁性分布不均匀,哨马营东南侧的中性岩、银根附近的中性和酸性岩磁性较强,而其它地区出露的岩体的磁性则为弱磁性或无磁性,并且基性岩总体表现为弱磁性;区域磁异常反映了磁性基底的特征,额济纳旗西侧、苏亥图—乌力吉—苏红图一带区域磁力高异常是古元古界深变质岩系的反映,额济纳旗—绿园—特罗西滩—因格井和银根—查干德勒苏一带区域磁力低异常是前二叠系中浅变质岩系的反映;额济纳旗、哨马营北—特罗西滩、苏亥图西—因格井—乌力吉—查干德勒苏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中酸性岩所引起,哨马营—陶勒特—特罗西滩东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中性岩体所引起,绿园—务桃亥—因格井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沉积盖层中磁性物质所引起;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银-额盆地磁性侵入岩的发育。
张春灌杨高印严云奎袁炳强许海红
关键词: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航磁异常岩浆岩地质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