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春红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3篇植物
  • 2篇凋落叶
  • 2篇优势种
  • 2篇雨林
  • 2篇森林凋落物
  • 2篇山地雨林
  • 2篇群落
  • 2篇种群
  • 2篇壳斗科
  • 2篇壳斗科植物
  • 2篇
  • 2篇不同森林类型
  • 1篇凋落量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养分
  • 1篇养分释放
  • 1篇养分释放规律

机构

  • 7篇海南大学
  • 2篇海南省霸王岭...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作者

  • 7篇万春红
  • 6篇杨小波
  • 6篇陶楚
  • 4篇李东海
  • 4篇冯丹丹
  • 4篇周文嵩
  • 3篇杨琦
  • 2篇杨立荣
  • 2篇杨民
  • 2篇吕晓波
  • 1篇黄瑾
  • 1篇龙文兴
  • 1篇符有利
  • 1篇邢莎莎

传媒

  • 3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海南铜鼓岭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特征比较研究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沿海地区,植被类型丰富,主要分布着山麓灌木林和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其中热带常绿季雨矮林为顶级植被类型。铜鼓岭的群落外貌、区系成分及组成结构均与海南岛其他热带森林有所不同。木文以山麓灌木林和季...
万春红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
文献传递
海南昌江县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群动态被引量:4
2014年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inensis)种群属于稳定型。白木香和野荔枝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海南龙血树种群接近DeeveyⅠ型,野龙眼种群接近DeeveyⅢ型。结合静态生命表的分析,整体上白木香和野龙眼种群表现为增长型、海南龙血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而野荔枝种群表现为稳定型。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较差,人为干扰明显,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
周文嵩冯丹丹李东海陶楚万春红邢莎莎杨小波
关键词:濒危药用植物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
海南霸王岭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霸王岭地区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种,分属于84科,166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69科144属219种,表现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在种子植物的地理区系分布方面,该类型群落的种子植物的科和属的地理区系分布类型都有10种,总体而言都是以热带区域的分布类型为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特征;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原则,群落中的植物以高位芽的生活型为主,尤其是中高位芽生活型种类最多;群落中植物的叶的特征是以革质、全缘、单叶、中型叶为主,体现了该地区群落的气候和水热条件相适应的特征。
吕晓波杨立荣杨小波李东海陶楚万春红杨民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生活型
海南岛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海南岛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产量及其组成、季节动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其组成不同。其中,年凋落量大小依次为山麓灌木林(6.227 t·hm-2)>季雨矮林(5.636 t·hm-2)>南亚松林(5.403 t·hm-2)>高山云雾林(5.305 t·hm-2)>山地雨林(3.753 t·hm-2),总体表现为沿海森林比中部山区森林的凋落物量大,这可能是受台风影响的结果;叶凋落量以南亚松林所占比例最高(72.26%),枝凋落量以高山云雾林所占比例最大(30.42%),繁殖器官凋落量以山麓灌木林所占比例最大(17.18%);2)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量的季节动态不同。山麓灌木林和季雨矮林年凋落量季节动态呈双峰型,春季和秋季为凋落高峰期;山麓灌木林的叶凋落量季节动态呈双峰型,季雨矮林则仅在秋季落叶多,为单峰型;枝凋落量季节动态除山地雨林有两个高峰外,其他均呈单峰型;繁殖器官凋落量季节动态除山麓灌木林呈双峰型外,其他均呈单峰型。3)山麓灌木林凋落物年凋落量及其组分与林分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季雨矮林叶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年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在铜鼓岭同一森林类型中,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其组分与微地形没有明显关系。
万春红陶楚杨小波黄瑾冯丹丹杨琦周文嵩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影响因素
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对凋落物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在海南铜鼓岭山麓灌木林和季雨矮林固定大样地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凋落物,比较两林型的凋落物数量及其器官组成、凋落叶物种组成,探讨森林群落物种组成与凋落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林型的凋落物总量及其器官组成不同,山麓灌木林(6.227 t/hm^2)比季雨矮林的年凋落量大(5.636 t/hm^2);凋落叶是凋落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反映凋落物的凋落情况。(2)山麓灌木林凋落物优势种和主要物种为贡甲、林仔竹、橄树等15个物种,凋落叶总量占77.72%;季雨矮林的凋落物优势种和主要物种为方枝蒲桃、肖蒲桃、贡甲等17个物种,凋落叶总量占71.84%;山麓灌木林中凋落物优势种和主要物种的叶凋落量与其组成物种的株数、总断面积、树冠面积极显著正相关而季雨矮林的凋落物优势种和主要物种的叶凋落量与其组成物种的株数极显著正相关。山麓灌木林中两者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20%,季雨矮林为25.93%,两林型的群落物种组成与凋落叶物种组成不一致,热带森林群落优势种不一定是凋落物优势种。
万春红陶楚杨小波龙文兴冯丹丹周文嵩杨琦
海南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了解霸王岭地区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更好、更全面地管理和保护山地雨林,通过对样地群落中8个主要的乔木种群,采用样方法取样和方差均值比的方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红椆、肉实树3个种群为随机分布类型,公孙锥、鸭脚木、岭罗麦、黄杞和狭叶泡花5个种群为集群分布类型。反映出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期阶段,随着演替的发展,随机分布类型会逐渐上升。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可分为5种类型:Ⅰ型:红锥、公孙锥和狭叶泡花种群的集群—随机—随机模式;Ⅱ型:鸭脚木种群的集群—集群—随机模式;Ⅲ型:黄杞种群的随机—集群—集群模式;Ⅳ型:肉实树和红椆种群的随机—随机—随机模式;Ⅴ型:岭罗麦为随机—集群—随机,表现出不同种群的生长、发育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性。
吕晓波杨立荣杨民杨小波李东海陶楚万春红
关键词:山地雨林种群年龄结构
海南铜鼓岭保护区2个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叶的分解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以海南铜鼓岭保护区原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和遭破坏后天然更新的山麓灌木林的共同凋落物优势种—贡甲(Maclurodendron oligophlebium)凋落叶、群落优势种—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凋落叶以及2个演替阶段森林各自的混合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分解试验,探讨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森林演替过程的关系和养分释放规律。经过1年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凋落叶在季雨矮林中的分解速率明显高于灌木林;(2)凋落叶中N的释放规律为"富集-释放",其他元素整体表现为"直接释放";(3)在季雨矮林中,分解系数k与初始N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初始C/N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灌木林中,分解系数k与初始C质量分数及C/N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陶楚杨小波万春红李东海符有利周文嵩冯丹丹杨琦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速率养分释放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