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航行

作品数:41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崩落
  • 11篇崩落法
  • 9篇冒落
  • 9篇矿体
  • 7篇底柱
  • 7篇诱导冒落
  • 7篇无底柱
  • 7篇无底柱分段崩...
  • 7篇无底柱分段崩...
  • 7篇空区
  • 7篇分段崩落
  • 7篇分段崩落法
  • 6篇铁矿
  • 6篇采空
  • 6篇采空区
  • 5篇采矿
  • 5篇充填
  • 4篇支护
  • 4篇堑沟
  • 4篇金属矿

机构

  • 41篇东北大学
  • 4篇南京梅山冶金...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河钢集团有限...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内蒙古包钢钢...
  • 1篇中国五矿集团...
  • 1篇海南矿业股份...
  • 1篇抚顺罕王傲牛...
  • 1篇南京宝地梅山...
  • 1篇鞍钢集团矿业...

作者

  • 41篇丁航行
  • 33篇任凤玉
  • 10篇何荣兴
  • 5篇孙明志
  • 4篇曹建立
  • 4篇李海英
  • 4篇韩智勇
  • 3篇宋德林
  • 3篇王青
  • 3篇刘洋
  • 2篇常帅
  • 2篇付煜
  • 2篇李元辉
  • 1篇李楠
  • 1篇陈超
  • 1篇赵兴东
  • 1篇张晋军
  • 1篇王志
  • 1篇胥孝川
  • 1篇陈晓青

传媒

  • 12篇金属矿山
  • 8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矿业
  • 3篇采矿技术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黄金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矿冶工程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现代矿业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URPAC的残矿开采堑沟巷道空间位置优化被引量:5
2016年
由于残矿空间形态的复杂性,传统的剖切作图方法难以直观全面地掌握该类型矿体形态,进而难以精确指导采切工程的设计,而SURPAC软件采用三维建模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以西石门铁矿堑沟底部结构诱导冒落法开采残矿为背景,采用SURPAC软件对堑沟内矿石量、金属量、品位等指标进行计算,将堑沟巷道所在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作为优化对象,经过对临界冒落跨度和现场工程技术条件的分析,得出堑沟巷道在两个方向上可布置的范围.依据该范围,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以回采金属量和平均品位作为考核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优的堑沟巷道空间位置:堑沟巷道间距24 m,位于118 m水平.通过现场实施,取得理想的试验效果,实现了残矿的精细化开采.
丁航行任凤玉刘洋宋德林阚景文李楠
关键词:铁矿山回采
梅山铁矿大采场结构参数的工业试验方案被引量:5
2015年
增大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能够显著提升矿山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已成为该采矿法的大发展趋势。梅山铁矿将由原有的15 m×20 m采场结构参数增大到18 m×20 m,需要进行现场工业试验以优化凿岩爆破参数,使之与新的结构参数相匹配。经过综合考虑,设计了7组试验方案,并选择-303 m水平4-5L联巷S1~S5进路作为试验矿块。目前试验矿块采准工作已完毕,回采验证工作正逐步开展,预期能够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
邱海涛秦国保吴荣高丁航行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双碳背景下铁矿崩落法低碳高效开采理论模型构建
2023年
崩落法广泛应用于地下铁矿山的开采,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多数矿山采场地压显现严重,普遍存在矿石贫化损失大、回采爆破悬顶推墙等问题。在双碳背景下,减少采矿业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提高产能和降低碳排放,归纳了金属矿山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立了崩落法碳排放核算模型,据此分析主要碳排放来源的影响程度及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充分利用“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移动规律、地压活动规律)降低采准系数与优化工艺参数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低碳高效开采技术和崩落法地表塌陷区资源化利用方法,构建了崩落法低碳高效开采理论模型,该模型可定量分析工艺技术对碳排放源的控制关系,对于指导崩落法矿山低碳高效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海英任凤玉丁航行
关键词:崩落法采矿
梅山铁矿东南区破碎采场诱导冒落回采试验被引量:1
2020年
梅山铁矿东南区破碎采场节理裂隙发育,矿岩稳固性较差,矿石回收率低,存在大量残矿。为了充分回收上部分段残矿,开展了诱导冒落回采试验研究。根据该区域的结构面调查和稳定性分级,-303和-318 m分段矿体稳定性分级处于不稳定-极不稳定范围,易冒落。基于拱形冒落的原理,分析了顶板围岩的受力状态,计算出引起回采空间顶板岩体破坏的持续冒落跨度为34.2 m。由此设计了诱导冒落法两步骤回采方式,先进行-303 m分段岩体诱导冒落,后进行-318 m分段冒落矿石的回收。为了减小炮孔的破坏程度,缩短-318 m分段回收分段炮孔的长度。设计在-303 m分段S5~S8正常回采进路中间补打加密进路。根据矿石的流动规律和残矿的空间位置,设计将-318 m分段S7和S8进路作为主堑沟回收巷道,S6和S9作为辅助回收巷道。根据现场回采试验,-303 m分段S5和S6进路视在回采率分别达到了151.18%和193.97%;-318 m分段S7和S8进路视在回采率分别达到了129.15%和134.05%,成效显著。
邱海涛丁航行
关键词:诱导冒落破碎矿体残矿回收
二道沟金矿采场岩爆控制试验被引量:8
2012年
二道沟金矿三条急倾斜极薄矿脉平行产出,应用浅孔留矿法与削壁充填法开采,随着采深增大,岩爆现象逐渐增加,严重影响采矿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调查分析岩爆采场入手,总结出二道沟金矿岩爆发生的三大必要条件,即岩体受高应力作用、应变能的高度积蓄与其突然释放,揭示出上盘楔形体的附加应力是引起高应力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卸压控制采场岩爆的技术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卸压效果,使岩爆采场得到了正常开采.
任凤玉丁航行任国义刘忠友
关键词:岩爆控制锚杆支护
缓倾斜厚石膏矿低贫化放矿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解决石膏矿贫损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优化了采场放矿底部结构.主要研究了端部放矿时石膏矿石散体流动迹线和覆岩下放矿时矿石厚度、堑沟间距及出矿横穿间距对矿石回收率的影响.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矿石散体厚度超过20 m时,宜采用平底堑沟诱导冒落,矿石回收率随堑沟间距变大而增加,且在堑沟间距取18 m时最大;散体厚度小于20 m时,宜采用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回收率随堑沟间距增大而减小,为提高回收率,堑沟间距取10 m,出矿横穿间距取8 m.
贾海波任凤玉何荣兴丁航行
关键词:低贫化放矿
导流放矿技术在谦比希铜矿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主采区V盘区为倾斜中厚矿体,矿岩中等稳固,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生产中出现的矿石损失贫化较大问题,多年来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本文从研究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废石漏斗的形成过程人手,查明了覆盖层废石沿上盘边壁快速到达出矿口,是导致下盘残留体过大的直接原因。由此提出导流放矿技术措施,即在采场顶部预留上盘三角矿柱,只在下盘侧与上分段采场崩透,形成导流口,将散体重力流在放矿初期引向采场的下盘侧,以此减缓顶部废石的下移速度。该措施在谦比希实施后,试验采场的矿石损失贫化率约降低6个百分点,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丁航行任凤玉曹建立张晋军杨清平
关键词:倾斜中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基于SURPAC的复杂岩体RFPA^(3D)模型构建与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RFPA^(3D)软件前处理功能薄弱,无法有效便捷地建立形态复杂的岩体模型,而采矿专业软件SURPAC具有强大的复杂地质精确建模能力,且两款软件模型单元均为六面体单元,以此作为研究基础,提出利用SURPAC软件快速准确地进行RFPA^(3D)模型生成的方法.根据SURPAC块体单元和RFPA^(3D)模型单元之间的数据关系,在MATLAB中编制以上两种软件的模型转换程序STOR.m;并在某露天铁矿挂帮矿开采边坡失稳分析中进行了应用.计算过程及结果表明,复杂岩体模型的转换高速便捷、准确可靠,同时拓展了RFPA^(3D)和SURPAC的应用空间.
胡颖鹏任凤玉丁航行付煜
关键词:SURPACMATLAB三维模型
西石门铁矿残矿资源安全连续开采技术研究
岳润芳任凤玉祁建东褚军凯丁航行窦梅林伍瑶前曹建立刘德祥陈超
西石门铁矿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矿体背斜,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南、中、北三区进行开采,其中南、中区矿体遭受一轮小矿点抢采,剩下的不连续残留矿体分布无序、稳定性不一、矿量集散性差异大、品位变化悬殊,而且近矿采准条件...
关键词:
关键词:铁矿开采机械设备
崩落法分区交界矿体连续开采技术被引量:3
2019年
小汪沟铁矿采用分区崩落法,沿矿体延深方向分为上、中、下3个采区同时开采,分区交界部位的采区矿柱受采动应力的长期作用,在距离空区边界15~25 m的范围内,产生了破损程度不等的采动裂隙,由此导致凿岩夹钎,增大了采准工程的施工与回采难度。总结上、中位采区矿柱回采经验,基于散体柱支撑理论,依据采空区冒落线接近于拱形及陷落角内倾的现场监测结果,对临空高度大、承压时间长的中、下位采区矿柱,研究提出钻孔探测空区边界、调整回采顺序与回采进路方向、增大巷道支护强度等综合技术措施,适应采动裂隙条件,使崩落法分区交界难采矿柱得到了安全连续回采。
李海英任思潼丁航行丁航行
关键词:采动裂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